junlysk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unlysky

博文

我所以为的意义、道德与信仰

已有 3335 次阅读 2014-1-8 14:4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我所以为的意义、道德与信仰

2012.8.23 

 

道德,我所以为的,是社会性的产物,它紧紧地与“人生的意义”相结合,通过在人们的内心(soul)当中树立生活的意义(这样的“意义”对于个体来说,仅仅只是一种信仰),企图使社会当中的人能平等的爱与被爱(love)、使人们心中得到平和(peace)与愉悦,以此构建一种社会秩序。道德标准跟随着文明的进展而进化,但其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却永不改变。

在寻求何谓“道德”的途中,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人的意义”。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认识到,所有关于“人的意义”的结论当中必然含有两种对立的成分——“索取”和“奉献”。

人,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能够生活在一个环境当中,他必须向周围的环境索取——索取食物、索取水、索取情感、索取荣誉等等,只有索取了他才能活下去,而且索取的越多他就越壮大,生活的也就越好。支持这样观点的依据还不仅仅是这样的浅薄,更深一层次的是这样的“索取”规则同样可以构建一种秩序,以维持其长久不衰的存在下去,这点我们可以从“丛林规则”当中的“弱肉强食”看出,强者吃掉弱者而生存下去,如此循环可以经久不衰。

在小学的课本当中,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如今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却被各种激烈的竞争包围,难道我们从小就被忽悠着吗?难道那么多书本上的描述都是哄人的么?对“人的意义”在于奉献的观点,这样解释道:

人,生活在“社会性”当中,“意义”的关键之处在于“联系”,奉献乃是“生活的意义”的根本。我们谈“木头”,乃是说“与人有关系的木头”,我们谈“石头”,乃是说“与人有关系的石头”,意义存在之处,就是与“个体”有“联系”,祖先对我们的意义,乃是他们对我们生活的贡献,那些没有贡献的人怎么样了呢?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只属于私人的意义,实在是经不住考验的。所有真正“生活的意义”是:对团体贡献的力量,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别人能够认定为有效的意义。

对“人的意义”讨论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意义”,包含“奉献”与“索取”并不矛盾,如何理解它,关键在于“社会性”。人,如果你把他仅仅作为一个动物,其“意义”便是“索取”,仅仅是为了生存。把人从“动物性的丛林”中放到更为复杂的“社会性”当中,“人的意义”就附加了多重性,“人的意义”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我们可以当把社会性当中“人的意义”叫作“生活的意义”,把社会性叫作人性,丛林当中的动物性叫作兽性。

所以,我所以为的“人的意义”便是——人应该尽量脱离“兽性”,展现“人性”,不单单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这样一个过程便是人的意义。再次强调一下,“人性的意义”在于对团体的贡献和与他人的合作当中,爱与被爱。

对人的意义有了这样的共识,便可以理解我所以为的道德了。人的“兽性”与“人性”矛盾但统一的存在于人的灵魂(soul)中,相互斗争而且纷争不息,这种纷乱无序会表现在个体感情的痛苦上,放到大的社会当中就会体现为社会的混乱与无秩序。于是,伴随社会性而产生的道德就出现了。道德是社会性层面的,道德给予人们的是一种信仰,指引个体走向“社会性的人的意义”,而脱离“动物性的人的意义”。道德的出现使得社会有了统一的价值方向,在社会当中实现了秩序的构建,信仰使得个体内心当中的“兽性与人性”之争不再纷乱,个体内心亦可以得到平静与愉悦。

当今社会的进步是科技的进步,在知识的积累下人类完成了无数巨大的创新,一次次科技的进步都在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change the world a little成为了无数科学家为之终生奋斗的梦想,然而,科技的终极发达真的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吗?人类在过去几百年的进步几乎只是科技的进步,这些进步的变化体现在哪里?最明显的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科技,作为人类的工具,它可以平等的使用在善与恶上,像有人用一把手枪去杀人,而有人用一把手术刀去救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无道理,几百年来人类在道德上几乎没有进步,尤其在近代人类也并不缺乏伟大的科学家,而缺乏伟大的哲学家。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6595-757144.html

上一篇:2014.1读川端康成《雪国》
下一篇:win8 + fedora20双系统 ,修改启动顺序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