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拾贝者与贝壳(完整篇TED&SusTech演讲) 精选

已有 7740 次阅读 2022-1-3 10:1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应TED在南科大分会的邀请,我做了一次年前演讲。和同学们分享成长的故事以及看待世界的视角。感觉很特别。我把之前的文章和感受整理了一下,用一种新逻辑串起来。新瓶装旧酒,提升系统性,以及新的思维生长点。用原创的三首科学小诗,表明态度,科学家是认真的!科学家的诗歌是需要科学背景才能完全体会的!


同学们,大家好。我很高兴受邀来做一场演讲。我的第一印象,这不就是一场报告吗?于是欣然答应。可是随后我陷入了沉思,报告与演讲好像应该确实是不同的东西。相同点就是传播信息,那么不同的点可能就在于其传播的内容与方式。

首先,报告,或者科学报告,是传递已经成熟的知识体系,我作为专家为同学们讲述什么是地球,什么是科学。而演讲则不同,更像是一篇散文,作为师长,作为朋友,表达的主要是自己的感悟,与同学们之间发生思维共鸣。在演讲过程中,自己重新思考,让自己也在此产生新的感悟。

这次的演讲主题是《拾贝者与贝壳》。看来,组织者下了功夫。刘老师目前研究海洋,所以专门量身定做了这个题目,一看就和打鱼有关。就如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一样,是冶金类的书。这是玩笑话,下面我先用一首原创的小诗,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进入状态。

 

《拾贝者与贝壳》

刘青松

 

清晨

夜还未苏醒

趁着潮退

拾贝者已经在海边

光着脚 在漫长的海滩

寻找着自己

 

风带着海水的咸

浪也略显羞涩

一切尽显温柔

变成软软的白沙滩

 

贝壳

隐藏于沙粒间

壳体

些许破损

记录着自然的循环

诉说着曾经的光辉

隐藏着默默的期许

 

拾贝者

轻缓地行走于柔柔的海滩

清晨漫长

海浪声响

于一道曙光前

拾起这枚破损的贝壳

贴于耳边

倾听到自己的前世

那颗曾经包含的珍珠

化成了大海的眼睛

与闪耀的启明星一起

定义了黎明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在诗歌中,作者通过拾贝者与贝壳的关系,讲述了一个自我寻找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着自己。自己的人生选择,自我定位,自我实现,很多时候都与自我成长有关。

我很小就喜欢科学,证据非常充分。我们家的老式闹钟,会被我拆卸。锁会被我砸开取出里面的金黄色锁芯。虽然我没有能力还原。我还会把家里猫的胡子剪短,看看到底有何功能。

但是有关一个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回首就如同沙滩一样漫长。我经过了很长的路才拾起沙滩上的这枚属于我的贝壳。

所以,拾贝者与贝壳之间的距离就是成长的距离。

在成长过程中,我逐渐总结出来如下几个人生原则。

首先叫做坚持理论。这类似于长跑,最初跑得快的选手未必能跑到终点。那些坚持的人,也许慢一点,但是最终都会达到终点。所以,有些时候,在某一领域被称之为专家的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同龄人在该领域没能坚持到最后。

第二点,要找准方向。古人讲南辕北辙就是这个道理。道理虽然浅显,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关键的路口禁得住利益的诱惑,从而放弃初心。我读博士时,有一个师兄,把上述问题进行了另外一番陈述。他说,如果我们走上一条有金子的道路,这肯定非常难找,但是无论多小,我们获得的都会是金子。如果我们走向一条有煤的道路,路上捡的煤块再大,也只是煤。今天,我加上一句,如果我们走上了海滩,总能找到一颗属于自己的贝壳,和你息息相关。

上面的分析是从我自己寻找和奋斗的过程来展开。关于拾贝者与贝壳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师生关系。作为师长的拾贝者,如何在海滩中与你这个贝壳相识?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缘!

我告诉我的学生,我们之所以成为师生,皆靠缘分。

 

《拾贝者与贝壳之缘》

刘青松

 

浩瀚天幕

繁星点缀成星座

曾经最亮的一颗

爆炸成超新星

形成蟹状星云

向四周弥散

错过了它的前世美丽

可是

可以跨越时空

在宇宙深处

至今还可以看到它消散的轨迹

依旧那么光彩夺目

最终

那光彩落入人间

镶嵌于贝壳中

被拾贝者轻轻拾起

 

水分子很奇妙,它整体不带电,但是由于氧原子和氢原子不对称分布,造成氧原子显示负电,氢原子显示正电,这种分子叫做极性分子。

一个水的氧原子会和相邻水分子的氢原子之间就会产生电磁引力。如果温度 降低,这种引力逐渐克服热运动,慢慢就会从气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水分子之间牢牢被吸引在一起,形成晶体,就变成了固体状态。

可见,任何一个水分都有其势力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大家各自漂泊。这个范围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缘分。所谓缘,就是边缘。所谓缘分,就是这个边缘所影响的范围。

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但是其物质边缘可不止于此。银河系外围有非常稀松物质组成的银晕,这个范围比银河系目前定义的范围大几十倍。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距离大约是254万光年,几十亿年后,它们会相撞。但是,目前,科学家认为这两个星系的外围物质晕已经开始接触。它们的缘分可谓超出我们的认知。

人生有缘,也就是影响力开始相互交叠。缘分的深浅与影响范围的交叠程度正相关。

人本来就是社会性群体,这就造成了我们必然会与某一些人又缘分,就像水分子一样,在人生的履历中,和某些人有短暂接触,然后就是十字路口的朋友,扬长而去,在生命中没有留下波痕。

与水分子类似,必然要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使得缘分交叠得更深一些,才能逐渐从气态分子,变成固定的晶体。前者叫做缘分浅,后者叫做缘分很深。

如果,从一块冰融化,变成气体蒸发,水分子四散,缘分散尽。可是如果再次降温,就那么凑巧,又有两个水分子凑在一起,这叫前世有缘,这个几率是有的,但是,概率非常小。

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那么一定的概率,身体中的某些原子,在前世某一个有机物物体或者晶体中相遇。目前,没有科学仪器能够测出这种现象,但是一定存在。

缘分就是概率,概率小到一定程度就是奇迹。可是,再神奇的奇迹都有科学道理在背后做支撑。

世间最大的缘分,是宇宙的包容。恰巧在这一短暂的时刻,存在人这样能思考,并创造出文字,可以记录信息的有机智慧生物。这个时间太过短暂,我们错过了太多曾经发生的精彩,以及以后迎面而来的更多奇迹。

我想多活几年,并不是为了浪费资源,而是想看看更多的将来。

 

讲完了拾贝者与贝壳之间的缘分,我们再讲讲我们拾贝者如何追寻真理,也就是那枚镶嵌珠宝的贝壳。这个真理,也就是规律和准则。我称之为万物有格

 

我大胆地提出一个想法,万物是不是都有格?

何为格?

其最初的含义是长长的树木枝条,在此基础上,其含义开始向多个方向分化。第一种就是这些枝条相互交叉,互不融合,于是有格格不入等含义。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第二种最最重要的演绎,这些木条可以做成格子状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标准、范围的含义。一个标准的物理小空间,就可以被定义为格。比如“晶格”。如果格用作动词,就是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比如格物致知。

如果刚刚达到这个格子的标准,叫做“及格”或者“够格”。超出这个格子,当然就叫做“出格”,表示没有遵守这个规矩。如果离开得更远,就是“格外”了。有格外,就有“格内”。不过很可惜,格内这个词的意境太过写实,缺少了韵味。比如,我们在格内换行,这真的就指示直白地指示一行之内的意思。不知道将来格内这个词是否有什么契机,把内涵延伸一下,比如,表示规规矩矩,中规中矩等等。他是一个“格内人”,希望100年后,这个词汇流行!

如果不按照标准执行,打破行规,于是就有了“破格”。对于破格提拔人才,我印象深刻。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博士是非常稀缺的人才,有不少刚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才就立刻被破格聘为教授,成为栋梁之才。

格,必然具有相对非常稳定的特征,这样大家才能遵守和膜拜。我们有人格、国格、价格、品格、性格等等。如果这些内容随意变化,就会造成混乱。提到价格,大家立刻就会明白。如果一个人的人格飘忽不定,估计可能是多重人格在作怪。其实,既然被定义成格,人的性格就很难改变。很多人,包括夫妻之间,许久才能明白这个道理。人之间相互交往,不是为了改变其性格,而是欣赏其“风格”。就像刺猬,即便满身带刺,一样相互吸引对方,物种继续繁衍。

而对于世间特别宽广或容易变化的事物,古人并没有给出格的定义。比如,浩渺的宇宙,并没有“宇宙格”这个词语;时光苒荏,也没有“时光格”这个词语。随之,也没有“云格”、“雨格”、“雷格”、“电格”等等。可是,仔细思考之,实际上,这些事物在我们心目中已经有了固有的形象。每种事物都有自己专属的形象和内涵,云雨雷电,互不重叠。云格,环游远方;雨格,滋润万物;雷格,打破陈规;电格,刺破黑暗。

偏偏风有了“风格”。显然,此风非彼风。风飘忽不定,肯定无法定义出目前其代表的含义,固定的特征。文风与画风,固定成型就是风格。也引申为人的行为风格。如果非要共同用一个词汇,真正指风的格调,风格可能就代表大隐无形。在人生中,总有一些默默帮助和关注我们的贵人,我们称之为“风格人”。希望这个词,在10年内流行。

万物有格!

这个格并不完全是其实在的属性,而是其焕发出来的各种固有的精神。万物有格,就表示每种物体都有其世间意义。从这个角度,就更能焕发出我们对世界的热爱,对生活的期盼。

一个人性格完备,品格高尚,其格调也会高,就会有吸引人的做事风格。如果再加上不拘一格的做事方式以及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就能确定大的格局,破格成为人才,格外让人欣赏。

时间真快,我还有很多感悟,还有很多层面来分析拾贝者与贝壳之间的关系。真正让思维发散开来,竟然让人痴迷。不过,无论如何,我需要在此打住,并用如下小诗和大家共勉。

 

《拾贝者与贝壳--时间的使者》

刘青松

 

时间很难收藏

只能寄托于自然的馈赠

在沧海之中

摇一叶扁舟随着波涛起伏

时间冲出眼前波浪

触碰船舷

在记忆深处

刻下舟前闪闪波光

 

时间不亲切不礼貌

它只忠于自己的方向

风一样

随手带走了头发的乌黑

以及

“慢着”我大吼一声

用双手紧紧捂住记忆

免得随风而去

 

偶尔  时间也会懒惰

形成一湾水潭

水面平静  

映照水边垂柳姣好面容

可以立于山峰顶端

感受全球演化

也可以在沙漠记录驼铃声响

 

生命的意义在于循环穿梭

时间是红娘

奔走于朝阳与黄昏

出生与决绝

嬉笑与哀愁

将来与过往

 

在睡梦中长出翅膀

乘坐时间天际翱翔

回首那颗晶莹的蓝色泪珠

是宇宙结晶的快乐与悲伤

在某天

从空而落

镶嵌于贝壳中

在某天

被拾贝者

于白色沙滩捡起

缘分在此凝结。

 

感谢大家倾听,祝愿大家有一个美好的夜晚。再次祝福!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7014-1319366.html

上一篇:轻松读懂海洋(8)海陆地质开关—中美地峡
下一篇:轻松读懂海洋(9)海陆地质开关—德雷克海峡

19 吕厚远 孙颉 黄永义 李毅伟 信忠保 张晓良 温斌 武夷山 史晓雷 方立明 师永辉 王磊 郑秀娟 赵明辉 晏成和 许培扬 许立信 路鑫民 邝宏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