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的基本含义

已有 2574 次阅读 2020-2-27 14:02 |个人分类:集成电路(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半电路, 半电磁场, 电路, 传导电流, 电磁场

“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的基本含义

   

核心:

   同时利用“导体内的传导电流”、“导体外的电磁场”两种途径传输信号的电路,叫做“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这只是一个临时的名字。

   该电路,属于电磁现象的工程实际应用,不属于物理基础探索。

     

在经典电磁理论里,

   (1)场(电场、磁场、电磁场),是最基本的作用方式或变量。

   (2)某些情况下的“场”,如果满足基尔霍夫定律的适用条件,可以简化为“路”(电路)。

   基尔霍夫定律的适用条件:

   基尔霍夫定律在稳恒条件下严格成立;在准稳条件下,即整个电路的尺度远远小于电路工作频率下的电磁波长时,基尔霍夫定律也符合得相当好。(《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1987,第587 页)。

    

   (3)绝对地讲,导体里的传导电流、导体外的电磁场,共同完成了电磁作用的传递。实际上很难绝对划分传导电流、导体外的电磁场的区分边界。导体外的电磁场,可以看成是麦克斯韦“位移电流 Displacement Current”的一般性推广。

   在电路的几何尺寸越来越小,导体间空间距离越来越近的情况下,单纯用“电路理论”进行设计,而不考虑场的相互影响,会造成电路的性能恶化。“串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更一般地,同时考虑“导体内的传导电流,导体外的电磁场”两种途径传输信号的电路,就是“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这种电路设计,直接使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这是未来高集成度集成电路的可能核心方法之一。

  

“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是一个临时的名字。期待并感谢您给出更好的名字!

         

相关链接:

[1] 1995,关于“互容”概念的意义[J]. 电工教学,1995,17(4): 35-3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DZ199504010.htm

http://www.cqvip.com/QK/98031X/199504/2000725.html

[2] 2019-02-25,俄罗斯学者将俺的电路理论“互容”概念写入了教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4136.html

[3] 2019-07-10,电路概念《互容》汇报后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8921.html

[4] 4 Strange new ways to compute,作者: Moore, Samuel K.,IEEE Spectrum,卷: 55,期: 1,页: 10-11, 出版年: JAN 2018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241695

https://spectrum.ieee.org/nanoclast/computing/hardware/4-strange-new-ways-to-make-a-computer

[5] 2020-02-26,真傻的学院网页介绍更新(2020-02-2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0494.html

[6] 2019-07-11,[请教] 有没有必要通过媒体《专访》推动“半电路、半电磁场”集成电路芯片的预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9103.html

[7] 2019-08-04,[请教] “半电路、半电磁场”集成电路简称“半场”集成电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2378.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赵福垚老师的“基于电磁场理论的电路设计方法/技术”,相当好地反映了我的思路。感谢并祝赵福垚老师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0675.html

上一篇:真傻的学院网页介绍更新(2020-02-25)
下一篇:破除论文“SCI至上”:“代表作”与“三类高质量论文”是什么关系?

3 郑永军 范振英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