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转载]饶毅: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的重大缺陷

已有 3688 次阅读 2021-1-11 12: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的重大缺陷

 左岸枫史 (发布时间:01-1011:43文化达人,优质创作者)

 

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一旦提到这个问题,恐怕会有很多人用四大发明来做实证,再用李约瑟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观点来佐证,即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然而中国古代科学果真在明清之前一直处于超前的地位吗?现代更多的学者提出了相反的看法,饶毅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不仅否定中国古代科学的先进,更提出了"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的重大缺陷"的观点。

饶毅其人,就其本职研究而言,他是享誉国际的神经生物学家。但除此之外,他也是一名非常关注科学史的业余历史学家,这样的双重身份,带来的是对中国传统科学的不同思考。

多是技术而非科学

经过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饶毅发现李约瑟所提出的"在明清前,中国科学一直先进于西方",这一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客观事实的。饶毅此观点地提出基于他对"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是探索未知、发现规律、追求真理的知识体系的总称;"技术"是建立在已知基础上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称。简言之,科学是发现新知、是理论性的,而技术则是经验积累、是应用性的。

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科学理论可以指导技术革新,技术革新也有可能倒逼科学理论的新发现。然而,科学与技术终究是不同的,判断"中国古代科学先进于西方"的正确性,先要确定——存在于中国古代的,究竟是科学还是技术?

饶毅的答案是: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稍好于科学,但总体都是落后于西方的。

"中国四大发明"为例,有人认为,四大发明是科学。但在饶毅看来,最多称其为"原创技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中国诸多先于西方国家发现或制造出来的技术,大多都只是发现了科学现象,并没有因此深入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

饶毅在一次采访中以徐光启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和中国《九章算术》的比较来举例子,徐光启的观点是,这两本书中的运算方法是大致相同的,区别在于《九章算术》只教了人们怎么算,《几何原本》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告诉人们为什么这么算。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有先进的技术自然不可否认,但是个别不能取代整体,技术的先进也并不同于科学的先进。因此,必须认清中国古代科学"落后说"的现实,避免自我麻痹。

好奇心阻碍了科学精神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人并非没有发现科学的眼睛,上文提到,中国古代许多技术发明是触及到了科学现象的,中国古代之所以多技术而少科学,是因为中国人始终没有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古代人很少进一步去探究科学原理呢?生物学家饶毅同样给出了答案——好奇心不足,中国人的探究欲望更多地投入到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上了,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没有充足的好奇心。

是的,好奇心不足,这就是阻碍科学精神在中国古代广袤大地中诞生的原因。中国古代士农工商四个阶层,读书为取仕,自给自足是农民,靠手艺吃饭是工人,利益驱使是商人。

农民难以接触到高深的学问,工人靠手艺传承来糊口,商人也少有超出时代的去革新技术、压低成本的意识,毕竟古代并非是资本主义经济主导,而能读书的却多在诗书礼易中打转,以当官求稳为目的的繁多。

世人匆忙,多为碎银几两。然而科学是纯粹的,科学研究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要坚持对科学的研究,好奇心是背后坚定的精神支撑,否则经济的压力、琐碎的生活都能做你科学研究道路上的拦路虎。

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往往在当时很难获得什么反响或回报,但有着这样的科学基础,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饶毅曾经提到:像牛顿那样的科学家,就是在好奇心驱动下做研究的,当时看似没有作用,但它的"后发力",却帮助日后的英国强大了起来。

没有好奇心,只知道学着前人的方法亦步亦趋,不做科研,不懂创新,那么将永远都只能落后别人一步。

纵观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由英国主导,第二次英国却由美、德主导,这是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两个成果——发电机和电话,分别是由德国人和美国人研发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失去主导地位的原因。

 

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

纵观中国科技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内容丰富,但独独缺少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缺乏是我国文化重大缺陷的表现。可以说,科学精神的缺乏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部分限制了科学精神的滋长。

中国科学精神的发展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土质坏了,禾苗难以成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部分发生影响,科学精神也难以茁壮成长。

饶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创新需要冒尖与中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冲突迄今无法解决"

事实的确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后得到充分发扬,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底。而中庸文化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更是衍生了诸如"枪打出头鸟"的民间谚语

然而科学需要创新、创新需要冒尖。只有一个个"冒尖"的新研究才能称之为创新,只有一个个"冒尖"的人才才能担当起一个领域的领跑者的身份,这样的人才能带来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但是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理想。固有的思想观念给予"冒尖"者的不是褒奖,而是批评。尽管国家在鼓励创新,但当一个年轻人有了创新成果后,外界可能会有质疑,领导前辈或许会不满,毕竟对于有些人而言,被超越是件并不愉快的事。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恐怕有才之人也不敢冒尖了,生怕遭遇排挤。冒尖新思想与中庸旧思想的冲突不彻底解决,科技人才就难以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

除此之外,在中国的大环境之中,在中国近14亿人口中,普通人永远占大多数。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左右。更别提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了。

在这样的国民素质之下,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饶毅所说的:在科学界以外,不科学的东西更容易流行,反科学的东西总是时不时冒出来。不科学的东西之所以获得更多的追随者,正是由国民文化水平来决定的。

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精神也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可以说,科学精神的缺乏是中国自古以来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元凶之一。古代科学精神缺乏,使得古代科技发展在整体上始终落后于西方世界。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科技得到飞速发展,中国科技则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科技的落后,导致西方大炮陈列于国门之前,我们难有抵抗之力。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到现在,我们终于不再落后,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时代。

然而,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中国科技虽然进步了,但当中国终于迈向现代化之际,科学精神、科学传统的缺乏,已然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以教育现代化为例,从近代开始大规模翻译国外书籍,到建立起成熟的学校体系,看似欣欣向荣的背后,却掩藏着巨大的危机。饶毅提出:由于科学传统的缺乏,教育方式的现代化一时难以带来观念的现代化。

科学传统的缺乏,带来的是对科学一贯如此、始终如一的忽视,是对科学价值的藐视。在人人向""看齐的时代,青少年读书更倾向于选择在未来有赚钱潜力的专业,选择能够挣钱的职业,难以激发对科学的热情。

 

将科学精神刻进中国文化中

是时候了,是时候将科学精神刻进中国文化中了,要让科学精神像儒学文化一样,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中。

是时候了,是时候抛弃中国文化中的糟粕了,要实现中国文化与科学精神的互利,要让中国文化持续地滋养科学精神。

饶毅作为一名乐于以科学的、历史的态度来研究有趣的、有意义的问题的学者,为了将科学精神融入到中国文化中,他做了很多努力。他持续发声,著有《饶议科学》一书。

但是他不仅说,他还在做,他积极参与多项科技体制改革,以便从上层建筑上为科学精神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他还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创办了名为"知识分子"的微信公众号,希望能够传递改变的力量。

在饶毅看来,培养科学精神,就要肯定荣誉制度、反对利益制度,使科学研究保持在最纯粹的层面上。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

饶毅既不认同过去大家讨论评价的方法,认为那样容易滋生腐败;也不认同如今事事量化的标准,认为那样是不负责任的体系,导致无用的、低质量的论文泛滥。

他主张院士评审制度去利益化,允许争议,以原创性的贡献为评审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将院士制度回归到科学本身的意义上来,才可以回归到表彰的性质上来。

而针对所谓的冒尖中庸的冲突,饶毅也有自己的观点。想要培养人才,鼓励创新,就必须要保护冒尖。他提倡应该从四个方面去努力,即发现特色、保护争议、支持青年、保持理性。

以坚持理性为基本前提,首先发现人才,不能以总分论人才,而是要发现每个人的特色;其次要避免中庸文化下的消除争议,发生争议要保留、讨论甚至支持,不能忽视;最后是支持青年,青年是科研的有生力量,不能唯年龄论,唯权威论,只要有研究,就有发言权,无关年龄。

相信在改变文化、发展科学的不二法门中,逐渐将科学精神刻进中国文化中,促成中国的长足发展。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00905-1266712.html

上一篇:居里夫人:虽很是风骚,但精神可嘉。
下一篇:地理学:啥都是,却又啥都不是。

3 黄河宁 张学文 李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