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博士:凡此种种 精选

已有 6551 次阅读 2021-9-2 18: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凡此种种

冯兆东(2021-09-02

 

1、             前言

我已经被高看为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的行家有好多年了。总有在校学生和慕名的乡亲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向我咨询:该不该读博士。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的答复到后来的深思熟虑的答复,我也算是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看法啦。以下是我的看法。

 

2、              博士:凡此种种(什么人应该读博士)

2-1:科学天才们,自然应该读博士啦。记得前不久爆屏的北大的韦教授吧?那个并没有天才像的韦教授,也许在其他方面很是格格不入,但他就是一个数学天才。纵观科学历史,有不少的格格不入的天才们,对科学进步做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贡献。他们真正算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2-2:比较聪明的坚毅者,他们也可以读博士的。他们是有成绩的学者的大多数。我这里强调的是坚毅者(只是还算比较聪明而已)。我们常常说: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时时刻刻为抓住机会准备着自己的人们,说的就是这些人。这个道理适合于描述古今中外的情形。有一句英文:Persistence makes perfect(只有坚持,才可能完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              博士:凡此种种(读博士的动机)

3-1:有天生的科学好奇心,想成为科学家。我们熟知的近代科学大师们,大都是这类人。他们中有人甚至敢冒天下大不韪,逆(当时的)潮流而动,最终改变了世界。他们的杰出人物包括:哥白尼,达尔文等。我是说:全球地讲来,读博士的人们中,总有一部分人的动机是:对自然的好奇和对科学的热爱。

 

3-2:想成为学者,因为他们喜欢那种生活方式。我真的遇到过不少美国的博士生,他们的成绩也还行,他们也算是比较聪明的,但根本算不上是:一开始就对自然好奇和对科学热爱的那种。他们坚持读博士的理由是:社会的其它行业的竞争太激烈且这些行业对个人的约束太苛刻。换句话说,在他们看来:学术届的竞争没有那么炙热,做学问对个人约束较少。他们认为(我也这么认为):各个行业中,做学问最适合于他们。特注:这些人中的坚毅者是成功学者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3-3:想成为学者,因为他们羡慕学者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形在中国比较多。在美国那里,读博士并不是那么重要的社会事件:读就读呗,不读就不读呗。在中国就不太一样啦:读博士算是重要的社会事件啦。向我咨询该不该读博士的人们大多是希望通过读博士来光宗耀祖的或改变目前社会地位的。例如,一位退休厂长给我打电话说,他希望他儿子成为博士,以彰显门庭。一位不太著名的大学毕业的学生告诉我,他想考博士,以改变社会地位。毫无疑问,这些人中的坚毅者也可以成为成功学者的。

 

4、              博士:凡此种种(博士毕业之后)

只要被录取为博士啦,只要正规地博士毕业啦,你就是一位有足够知识且在此基础上可以独立思考的学者了,至少是一位具备学者基本条件的成功学者候选人啦。可是呢,竞争远没有结束。就拿国内来讲,学者有各型各类,就像中国大学也分多型多类一样:如世界顶级大学,世界级一流大学,学科一流大学,省级重点,一本,二本,等等。很是自然,各级别的大学有各级别大学的期望。具备学者基本条件的成功学者候选人们:也被对应的各级别的大学给级别化了。这是现实,别不承认。如果您想要上升一个级别(无论什么动机),您就得去加倍地努力(虽然不易,但这个上升通道是开放的)。

 

但是呢,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加倍努力地去做上升级别的事儿,您可以心安理得地在您现有的级别里尽心尽力,用您的已经有的知识和继续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独立思考能力去在您现有的岗位上(或级别上)建功立业。我是说,即便您所在的级别在中国世俗看来并不过瘾,但您的努力和博士学位以及您的人生目标都是可以被满意地回应的。您自己应该满足于此,社会也应该鼓励这样的满足。我不是在兜售鸡汤,我是在发表人生感悟呢。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中国的所有大学里全是这样的将个人努力和所得博士学位以及个人人生目标都能满意回应的教师们,这个社会的完美度该有多高啊。例如,如果中国的所有二本大学都被这些完美的教师们推到了完美程度,那中国社会该有多么完美啊。所以,博士学位的holders,只要您不躺平,无论您在什么级别的大学里,您的努力和博士学位以及您的人生目标都可以被满意地回应的,您自己完全可以满足于此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00905-1302577.html

上一篇:豪华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大楼
下一篇:博士:上课好还是不上课好?

23 黄永义 刘秀梅 李宏翰 宁利中 陈志飞 郑永军 刁承泰 郁志勇 张学文 杜占池 李东风 鲍海飞 杜芳 李学宽 谭平连 周浙昆 张士宏 梁洪泽 农绍庄 王兴民 张鹰 姚伟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