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瑜伽放松的过程和皮肤电阻

已有 851 次阅读 2023-1-28 00:4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瑜伽放松的过程和皮肤电阻

“Yogashita vritti nirodha”(经2),帕坦贾利对“瑜伽是什么?“表明瑜伽是一个阻碍意识改变的过程;阻碍并不意味着压制,而是“放松”的能力,在意识的各种改变上像水一样漂浮。这是通过瑜伽练习获得的能力。正如我们在之前对自己研究的分析中所看到的那样,一个对压力做出反应的人可以摆脱正常状态,然后放弃唤醒状态,一旦紧张局势结束;能够从正常的清醒状态中出来进入深度放松,然后在情况需要时从这种放松状态中出来的人,心理成熟的人。他真的可以通过意识、控制神经系统及其反应来应对所有的生活状况,过着平衡、快乐和富有成效的生活。这就是瑜伽的目的和经验。

通过皮肤电阻的对照研究确定的其他四种类型的人中的每一种都说明了这种放松过程中的某种形式的精神障碍,这会干扰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功能,从而导致ida和pingala、精神能量(manashikgs)和生命能量(prana shakti)之间的失衡。在瑜伽生理学中,我们知道当ida和pingala平衡时,susumana nadi(精神能量)会发挥作用,并有一种冥想状态,而在瑜伽治疗中,这两种力量之间的失衡恰恰是精神失衡和心身疾病的根源。

在减压计划中进行的研究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们清楚地说明了斯瓦米·萨蒂亚南达的主张,通过平衡ida和pinga,从而实现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控制。这也表明,无论具体问题如何,总会有一套瑜伽技巧来抵消它,并使整个机体达到平衡状态。同样,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某些做法在特定的失衡中可能是不适当的。瑜伽技巧就像强效药物,没有经验就不能开。尽管已经描述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心理生理行为,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也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有些人开始对放松做出正常反应,但是“卡住了”“在某一点上,有时甚至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后会激动地反应。保守党的案例表明,当一个人遇到压抑的、未解决的创伤经历时,这种阻碍实际上会导致恐惧或痛苦。这些障碍在相关的人身上经常同时出现在瑜伽练习中,这有助于他认识和理解问题,然后摆脱它。

发现一个人的个人水平

同样重要的是要单独考虑每个人,因为我们都有不同的方法和能力来应对压力,有些人在压力更大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应力可通过以下公式简单定义:

压力=压力情况的数量/处理能力

因此,为了减少压力,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来减少压力状况的数量,或者通过瑜伽、,并且通常需要两者的元素。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压力水平,这取决于外部环境及其应对能力。因此,瑜伽练习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每个人都能达到生物反馈装置报告的相同结果上。每个受训者都要学会在正确的方向上引起积极的变化,这就足够了。在此基础上,他将通过日常实践来发展和发现自己的水平。

在这个项目中,桑卡尔帕疗法被推广,以帮助患者巩固生活中的变化。它包括考虑到心理关系、处理问题的机制、陷井和鸟粪——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充分,同时减轻压力。它还包括对话、讨论和会议,让每个参与者都能看到他或她的错误态度会给放松带来困难。由于这仅仅是在智力和意识层面上完成的,因此瑜伽中的sankalpata就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将所需的改变传递到心灵的深层潜意识层面。

这需要很多技巧来指导课程,避免与生物反馈装置和实现“权利”的竞争力过度联系然而,总的来说,观察到生物反馈装置的应用结果只带来了积极的结果。自我肯定需要改变的想法以及瑜伽和其他瑜伽技巧的有效性。

尽管这项研究对这一广阔的领域仅提供了一个小的接触,但瑜伽和生物反馈的结合可能会证明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他们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我意识,无法评估自己的内心行为和反应。

这些课程主要侧重于减轻压力,而不是减轻压力,但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进一步完善,以引导人们进入冥想,并释放大脑的创造力潜力。这包括在逐渐复杂的瑜伽练习中使用脑电图仪记录脑波模式。虽然在课程期间出现了这种更复杂的设备,但它已经建立。皮肤电阻计完全足以引导人们走上自我意识的漫长道路。

放松只是冥想的必要先决条件。一旦掌握了冥想,冥想就会成为一种更有意义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可能性只能增加。




https://m.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73728.html

上一篇:瑜伽和生物反馈的使用后果
下一篇:瑜伽期间大脑活动的图像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