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缂丝:色彩最丰富的镶色技艺曾远超欧洲

已有 2850 次阅读 2021-4-1 03:0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瑰宝,极具装饰性和观赏性,因外形如同被刀雕刻过的丝绸,又称“刻丝”。由于其织造工艺十分繁复,过程耗费工时极长,价贵比黄金,因此也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与“织中之圣”的盛名。始于书画装帧包首的缂丝,在宋代发展成为书画艺术,备受后世收藏家的重视;元明清三代中的缂丝织御容、缂丝衮服和缂丝书画一样,被宫廷内府垄断,民间难得一见。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延禧攻略》中嫔妃手持的团扇,有不少就是缂丝制品。

缂丝究竟是一门怎样的技艺?近日,作家、策展人林玲携其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中国丝绸文人画:从宋代到当代的缂丝艺术》和缂丝书画,在上海图书馆与公众分享缂丝艺术。全书从“东方瑰宝——锁在深宫的缂丝画(宋代—清代)”“中西方融合的20世纪——告别宫廷的缂丝画”和“再中国化的当代艺术——当代缂丝艺术画”三大方面,介绍了缂丝在中西方的历史以及中西方缂丝艺术融合的过程。

体现中国人性格中宁静致远的一面

缂丝起于宋代,通经断纬,色彩丰富,图案自成一体。人们透光看到的缂丝上的小孔是不同色彩之间过渡的标志,孔越多,说明过渡色越多。相比之下,织锦通纬,图案是连续纹样,颜色最多七八种;绫则只有一种颜色。

据林玲介绍,中国古代的缂丝艺术精细度极高,每厘米包含80——100根丝线,是色彩最丰富的镶色艺术。工匠可以把一根丝线劈成100根,将极细的丝线融合,创造出新色。据说宋朝时期,颜料还相对匮乏,但染织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各大染坊分别加工绿、蓝、黄、红等一种大类色,每一种色系按照色阶又由浅及深包含28-36种细分色彩。一根丝最多可以劈出50根,通过不同色系丝线的粗细结合,可以做出一根根独一无二的新色线。相比之下,欧洲缂丝虽然绚烂,但每厘米只包含8——12根线,用羊毛、丝绸、金线交织。因为小尺度体现不出色彩效果,欧洲缂丝大多尺幅较大。

中国工匠在与肩同宽的机器前坐着织造的技术优势,使其比站着作业的欧洲工匠容易操作,便于同时进行脑力劳动,相当于用丝线作笔,用梭子作画。宋代上海松江人朱克柔制作的缂丝精品《莲塘乳鸭图》被誉为“最像画的丝绸”,由南浔富二代藏家庞莱臣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同样纤细的材质,在中国人手里可以进行如此耐心的编织,而且具有如画般的感觉,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性格中宁静致远、吃苦耐劳的一面。又比如,缂丝的工艺是十字平面交织技法,对于交织时产生的裂缝,欧洲人的解决办法是拿针缝一缝,中国人则会用56种技法去解决。

宋代宫廷对缂丝艺术的提升

宋徽宗本人是一位画家,对绘画的材料要求比较高,青山绿水的“青”要用青金石,“绿”要用绿松石,昂贵且难得,所以他大力发展缂丝,用当时已完善的纺织工艺来弥补不足的绘画工艺。宋代最出色的花鸟画用缂丝表达色彩更为丰富、细腻,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国画中使色彩自然过渡的重要技法——晕色的效果。通常国画在纸上要好几遍或十几遍才能达到的效果,缂丝由于染色时红、蓝、白等各大类色分别有几十种可供选择,一次就能做到。宫廷画师和宋徽宗本人成为了缂丝画稿的提供者,画稿的使用和欣赏者都来自皇家,这无疑提升了缂丝艺术的水准。在缂丝作品上,可以像在中国古代书画上一样留下名姓、落款,使其获得了艺术品的标志。

南宋之后,江南地区富庶,宫廷引领的缂丝收藏正循环地带动了缂丝制造业的兴起,带来了缂丝从包首到艺术的飞跃。但宋代的缂丝都在宫廷里,民间没有机会收藏。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当朝,出身贫苦的皇帝对缂丝不在意,缂丝收藏才终于在民间出现。

用一本书记载非遗技艺的前世今生

起源于欧洲缂丝工业化基地法兰德斯(今比利时境内)的欧洲缂丝作品,现今主要为维也纳教堂和美国收藏家收藏。因为美国人比较喜欢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东西。

为改变中国传统缂丝作品的“老气”感,让缂丝这项非遗技艺演变出能为当代人所接受的美,林玲认为,缂丝需要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她和刘野、丁乙、周春芽、张晓刚等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合作的“当代大师”缂丝系列,与传统缂丝在视觉上产生了极大的差异。画家刘野原创的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第一次公开拍卖就拍出了322万的高价,让不少人感到惊讶。不少人说林玲“盘活”了非遗,林玲却表示自己短时间内不会再参加拍卖了,因为“大众花不了几百万去买缂丝作品”,她觉得写一本关于缂丝的书更好。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林玲花了9个月时间,将过去的研究与实践集结梳理,完成了这部涵盖缂丝前世今生的作品。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41506-1279601.html

上一篇:苍山碧水他愿白头,人间滋味尽出西洱
下一篇:长江禁渔前最后一代渔民:江河教给了他们什么?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