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身体力行鉴别”弓之六善”——仪德刚教授的弓箭之道与技术哲学

已有 2197 次阅读 2023-3-7 22:1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听闻仪德刚教授按照沈括《梦溪笔谈》“弓有六善”的描述制作的传统筋角弓和竹木箭近日在镇江沈括故居梦溪园落实了展位,想起这篇旧文:

1640858316.jpg 

筋角弓的构成 


  传统弓箭的制造和使用涉及到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抛体运动等诸多力学知识,但中国在17世纪以前并无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力学知识,因此,古人并没有下意识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中国古人对弓体力学性能的认识,以及通过对箭体飞行的轨迹等日常经验知识的积累而获得的关于如何制作弓体、箭体、瞄准器的方法,都反映出他们对于此类与力学知识相关问题的认识传统。基于前人对这些知识的相关研究还很不够,东华大学教授、世界传统射箭联合会亚洲区域主席仪德刚在他关于中国传统弓箭,特别是筋角弓制作工艺的调查中,融入了大量针对工匠们认识相关力学问题的提问,得到的信息为今人分析古人思考相关力学知识的方法提供了帮助。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古代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与古代其他技术发明一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经过日积月累的摸索逐步完成的。某种意义上,对这一并非由科学原理指导的发展路径的梳理,也代表了长期从事科技史和科技政策研究的仪德刚教授对于一种技术创新智慧的尊重。

  气质古朴的传统弓箭研究者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仪德刚教授每周四晚上在校园里开设的中国传统射艺公共选修课程很受学生欢迎,选课几乎要秒抢。由于场地限制,一个课堂最多能容纳30人,因为想选这门课的学生实在太多了,学校近期又增开了一个班。抢着来上课的,模特、服装艺术、戏曲表演等专业的学生都有,女生比男生更多。对此,仪德刚向记者分析,射箭不像球类等剧烈运动,它的每个动作都有板有眼,需要心存敬畏,因此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射箭的人整体仪态给人的感觉比较温文尔雅,所以大家都有热情学习。

  但这温文尔雅,绝不是一上手就可以实现的。仪德刚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的一列大小不一的筋角弓,记者征得其同意后,拉开其中看着较轻的一把试了试,不能充分拉满弓不说,身体竟还有些因失去重心而站不稳。这么重的弓,女生来拉,真能保持仪态优雅吗?面对记者的疑惑,仪德刚教授解释说:你的姿势不对,标准的姿势下,人的手臂和身体伸展的感觉是舒适的,它有一种内在的张力平衡。拉弓所需要的力量大小取决于弓上面的牛角片和筋丝材料多少,我们上课的时候一般会用碳纤维弓片或小磅数的角弓替代,这样使用起来感觉用力就可以轻一点。

  作为中国传统射艺研究及推广第一人,仪德刚的另一个身份是世界传统射箭联合会亚洲区域主席。他的课上,既教射礼文化,也授弓道技艺,用的弓和箭大多是他私人亲手制作的。我们不是要比谁射得远,而是比谁射得准。人的功利心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波动会直接反映到射箭的结果上,所以真要射得精准,需要不断地挑战自我。古人说射以观德,我跟学生说,你们起码要通过射箭学会礼貌。

  面容清瘦坚毅的仪德刚本人,在他的学生眼中,就有一种很古朴的气质。在记者看来,这位祖籍山东、早年执教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技史学者,如果汇入都市熙攘的人流中,也许不会引起什么人的特别注意;但只要和他面对面,立刻就能感到那种经过长期心性修炼的人才有的沉静和定力。曾在世界传统弓箭大赛165米远射项目中得过个人第四名并与队友一起拿过团体冠军的他,话音温和,语速从容,话语中没有多余的修辞,表达意思却如他手中轻易可以命中靶心的箭一般精准。他身上那种仿佛有一个广袤草原为思想背景的严肃深沉很容易让人想象他血液中的北方基因,而脾气的随和又容易让人想到上善若水4个字。事实上,他的祖先分别担任过明代第三个皇帝朱棣的礼部尚书和第四个皇帝朱高炽的兵部尚书,他喜欢用中国古代弩机上的瞄准器来注释他家族的姓氏——“

  皇家最后一代兵工厂唯一幸存者申遗

  据《考工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弓箭在中国出现。它既是重要的狩猎工具,也是冷兵器战争中的主导兵器。中国传统射箭术是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研习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历史中的,最初是指记录报靶员所报数字的人;秩序中的,最早指的是射箭时用来观风向的旗帜,后来演变为射箭的场地——校场,再后来演变为上学的场所——学校。这些都足见弓箭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在《考工记》《天工开物》《梦溪笔谈》《武经总要》《射经》《射书》《射义新书》等中国古代典籍中,保存了诸多关于弓箭制作及其使用技术的文献资料,但长期以来,这些资料并未引起有关学者的足够重视。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火器的引入,传统弓箭被迫退场。20世纪30年代,在蔡元培的倡导下,当时中央研究院和中央博物院的多位学者对我国东北、西南、台湾等地的民间艺术、手工业开展调査研究,其中,关于传统弓箭制作的方法,以民国艺术史家谭旦冏于1942年在成都所做、后来发表在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辑刊上的《长兴弓箭铺弓箭制作技艺》调查最具代表性。可惜的是,在谭旦冏调查结束后不久,成都最后一个弓箭铺便很快销声匿迹了。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位于北京的清朝弓箭大院 14家弓箭铺的老板都被调去了北京木工厂做木匠。破四旧后,弓箭更被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而无人敢于问津。制作传统弓箭的行业亦因技术失传及传统制作材料的消失而日渐式微。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物质主义文化的滲入,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射艺在中国更是遗失殆尽。但同时,一些爱好射艺的西方人却追寻中国昔日的射艺传统,不断深入开展研究和演练。

  仪德刚研究中国传统弓箭技艺迄今已经有21个年头了。这缘起于他2000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史科技考古系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时,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同建立的一个伙伴小组的研究方向——“中国力学知识发展及其与其它文化传统的互动。该伙伴小组致力于中国传统力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研究。中国古代弓箭的制作及使用由于涉及到的实践力学知识较多、技术传承性也较大,成为研究具有较强技术传统的中国古代力学知识的发生及演变的好题材。

  仪德刚为了准备博士论文收集资料时,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意外地发现了消失40多年的清末民初皇家最后一代兵工厂”——弓箭大院的唯一幸存者、已存在了300多年的聚元号弓箭铺(主要给清朝礼部做仪仗器具)竟还有后人在执业。当年弓箭大院里的弓箭铺均属皇家专有,从业者大多为皇亲,并以满族以主,其产品均上交兵部、礼部、户部等,不得外卖,宫中定期按弓箭大院的人数发放钱粮,待遇丰厚。在旧地图里,弓箭大院周围还可见到弓弦胡同、南弓匠营等。

  在时任国家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的介绍下,2001年的一天,仪德刚和同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去位于北京朝阳区团结湖居民区内的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探访。那是花10块大洋从弓箭大院一位王姓破落铺主手中买下聚元号弓箭铺的杨瑞林(聚元号第八代店主)的儿子和孙子——杨文通、杨福喜父子由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弓箭大院(更早的在紫禁城内)搬迁而来并重新开张的聚元号老弓箭铺

  此前,虽然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制作工艺,但古文非常精练,如果没有实物,很难印证;而且那些文献材料被大量使用,如果不能亲眼见到真实的操作过程,在理解上也很容易产生偏差。仪德刚通过研究得知许多老艺人都已不在世了,因此当他见到杨文通父子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之后,仪德刚每天到杨家向已辗转从事了好几份其他职业的杨文通老先生请教弓箭制作的过程,为了留住弓箭制作手艺,他还特地花2500元向当时已在开出租车谋生的杨文通的三儿子杨福喜定制了一把弓,唯一要求是允许他全程跟拍制作过程。除此之外,仪德刚的传统弓箭调研工作先后遍及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及蒙古国、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他不仅全程记录制作弓箭的详细步骤,还进行了弓箭力学及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多篇。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传统弓箭制作工艺及相关力学知识分析》和《北京聚元号弓箭制作方法的调查》对中国传统弓箭的制作原料、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及其背后的力学、材料学、地理学等科学原理等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也进一步扩大了聚元号的知名度。文章发表后的一个月内,杨福喜制作的80多套弓箭全部售罄,往后再来的客人只能提前预定。经仪德刚的研究、整理、推荐和申报,2006年,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通过了专家论证,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杨文通老先生没有等到这一天,那年初他去世了。此后,杨福喜制作的弓箭远销到了40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仪德刚先后赴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做为期半年和一年的学术交流,为宣传中华传统射艺文化奠定基础。几年后,由仪德刚指导制作蒙古族角弓的研究生、制作藏族角弓的青海民间匠人等,均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市级传统手艺传承人。

    理论和实践两条腿走路

  作为一名崇尚身体力行、具有实证风格的学者,仪德刚为传播和推广传统弓箭技术与文化所做的工作,比这些还要走得更远。制弓技术早在《考工记》里有清晰记载,唐代以后,通过丝绸之路和军事战争,韩国、土耳其、匈牙利等国与中国交流了制作弓箭的技术。由于射箭在韩国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韩国古代制作弓箭的手艺一直得以绵延。2007年,韩国首次主办了第一届世界传统弓箭大赛,参赛国达30多个,注册国达到了50多个。2008年,在国内一时还找不到中国古代弓箭的仪德刚,在徐开才的鼓励下,从外蒙古国买了一张牛角弓代表中国队参赛。整个中国代表团在当时香港知识产权署署长、热爱中国传统弓箭的英国人谢肃方的带领下,一共七八个人,包括杨文通的儿子杨福喜在内,都不会射箭。仪德刚的弓箭射出去一直脱靶。蒙古、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选手进了前十名,十强中却连一个中国人的影子都见不着。第二年,组委会让仪德刚领队。早期中国队参赛用的是竹弓,器、艺皆不如人,2010年前都没有得什么奖,但中国人擅长学习。参赛回来后,国内制弓、制箭的人群开始发力。有人模仿西方玻璃钢的制做方法,仪德刚用的是中国牛角弓的做法。高仿一代催生了中国庞大的市场,想玩传统弓箭的人越来越多。2010年中国队再参赛时,虽然射得还不怎么准,但装备已经齐全。2010年后,起色开始出现。2012年,中国队拿了前3名,2014年拿了团体冠军。仪德刚个人从2007年开始,在每届大赛上都做学术报告介绍中国传统射箭的历史和文化,并先后获得165米远射项目第四名、最佳射箭表演奖、最佳传统射箭服饰奖、优秀国际传统射箭裁判、特殊贡献奖等。2015年至2017年,中国队在团体比赛中持续名列前三。仪德刚后来一直作为中国队的领队,并连续两届被选为由韩国发起成立的世界传统射箭联盟亚洲区(包括日本、韩国、蒙古、布丹、新加坡、越南、俄罗斯等国)代表。

  朴瑾惠下台以后,韩国政府不再出资支持举办世界传统弓箭大赛,中国国内各个高校开始举办大学生射箭比赛,各个民间联盟的射箭比赛也层出不穷。将射箭作为藏民族传统文化的青海省,在2017年后还接手了原来韩国举办的国际大赛,参照韩国模式,每两年一次面向世界举办五彩神箭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南京、北京等地也多次举办了传统弓箭比赛。

  在国内外比赛中持续实践传统射箭技艺的同时,仪德刚还一面在实验室继续探索传统弓箭的制作技艺,一面开展着传统弓箭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某种意义上,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发生着良性的互动。例如,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集自然科学与工程艺术于一体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了弓有六善伯兄善射,自能为弓。其弓有六善:一者性体少而劲,二者和而有力,三者久射力不屈,四者寒署力一,五者弦声清实,六者一张便正。仪德刚在向学生讲述其中的二者和而有力时介绍,沈括认为弓节(握把)短则和而虚,长则健而柱,意为但凡弓的把手短,开弓就容易,但弹力小;但凡弓的把手长,弓就硬,很难拉开。而他本人在实际拉弓的过程中,感觉到这个弹性通过杠杆作用一节一节地在往回引,始终有一种柔和的弧线的变化,不会感觉特别僵硬。如果你这个弓做得不好,或者是用单独的一根弹性木头做的弓,你拉着会觉得挺软,但拉到一定程度就会觉得特别硬,几乎拉不开了。因为最后有一个稳定性的瞄准阶段,要求你的力量是比较柔和而循序渐进的。由此,他认为:所谓和而有力,就是指你做的弓,射手能够捕捉到它的弹性线形比较柔和地变化的信息。古人说,你要成为一个好的射手,就要矢量其弓、弓量其力,意思是说,你的箭和弓要配套,箭杆弹性的变化要和弓的力量配套,人的拉力和弓的弹性也要般配。如果弓的力量超过你的拉力,你拉起来会发抖,这样你也不会成为一个好射手。箭、弓、人必须非常柔和地三者合一,才能有一个稳定的过程作为瞄准所需要的时间段。所以沈括提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说明他当时也尝试了射箭的一些学习和实践,这很难得。

  对沈括的评价,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仪德刚的自我写照——因为如果不是依据实际的制弓经验和射箭基础、亲身实践和体会过工匠们的行为方式,仅凭文字材料、版本考证去揣测沈括所要表达的弓有六善的本意,难有定论。类似的方法也应用于他对于学界关于郑玄弹性定律之辩的反思中——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弓箭制作者对力的认识比英国物理学家胡克的弹性定律还要早,仪德刚认为不能那样过度拔高,因为中国古人实践的智慧使他们可以在还不一定懂得其中原理和数据的时候,就能把事情做对。这就像中国古人没有现代的水准仪,但盖房子还挺准确。仪德刚曾根据古书上所画的复原了一个宋代的水准仪,复原后发现它实际使用的状况与个别文献记载的并不相符,但经过合理调校,他发现在20米之内盖房子,误差还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做事情的人和写书的人不是同一人,写的时候有笔误。他总结。

  但这与其说是一种可以普遍推广的方法,不如说更多来自于仪德刚物理专业本科、科技史硕士、博士和管理学博士后的交叉学科背景优势,以及长期从制箭、射箭实践中得到的身体记忆优势。正如他自己所说,可以不必带功利目的地两条腿走路,是幸运的。也正是凭借这种理论与实际的两不偏废,他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工匠修理弓箭过程的观察,推测出是湿度和温度的因素影响了修理结果的好坏,总结出是烧制鱼鳔胶的温度影响了其粘性的强弱……

  这也代表了仪德刚对于科学进步路径的一种观点:以中国古代最出色的建筑为例,并非是因为建造的工匠们懂得非常多的力学原理,而是工匠精神的结果。许多工匠师傅向徒弟传授的,全是秘而不宣的口诀,没有原理,于是徒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杨文通传给他儿子的,也是口诀,所以他儿子不会射箭,从实战性能上说,他的弓箭做得也没我好,我后来发现其实是由于他不懂原理。我从事的是实验科学,能把各方的精华都学到,知道杠杆作用如何能省力、使箭速快。说这些话的时候,50岁的仪德刚教授脸上浮现出凭机智取胜的淘气男孩般的微笑。

  20199月,仪德刚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计划花4年时间,在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内容,集中调查丝绸之路沿线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不丹、俄罗斯、塔基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匈牙利、伊朗等国原住民在不同地区的传统弓箭技术分类、口头传承的历史和文化,对比各国传统弓箭的制作技术与射箭相关民俗文化的异同,通过弓箭器材和文化的分类整理,探索物质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传承,扩大与恢复传统弓箭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文化认同。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41506-1379332.html

上一篇:完善无障碍公共交通,助力包容的低碳出行未来
下一篇:对存在者之存在真理的揭示——凡高书信中的绘画思想研究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