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创客教父:必须把重点放在让大家兴奋的东西上

已有 2659 次阅读 2015-10-29 03: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经济转型, 玉米地, 创客空间, 创客文化, 李大维

  来自美国旧金山、被誉为创客教父的Mitch Altman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传奇人物,他集发明家、黑客,教育者、企业家以及“创客文化教父”头衔于一身,以他发明的一个恶搞摇控器闻名。为什么要做那个发明呢?据说是因为很多时候公共场所电视的声音太吵,Mitch Altman一按那个小东西,就可以把电视的声音关掉。那个恶搞的小东西在3周里出人意料地有2万台的销量,此外,他发明的虚拟电池以及脑电波的诱导器都是杂志上最受欢迎的DIY的项目。近日,Mitch Altman也来到上海,参加主题为创客和社会革新的浦江论坛文化论坛。

  创客从“好玩”变成了生意?

  创客运动眼下正在中国流行,但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创客?”的问题,许多国人的理解尚存在偏差,不少人将创客等同于创业者。1028日下午,文化论坛主持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师、数制工坊创始人丁峻峰在论坛上指出,创客文化产生的大背景,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互联网的便捷,加上3D打印机等智能制造工具的普及,使自造者(创客)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下而上从事智能硬件领域的发明创造,逐渐成长为社会革新的一股重要力量。创客运动发源于美国,现已成为全球运动。它在中国兴起后,有望改变我国社会和经济自上而下的惯性,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民间力量,助力实现从制造中国智造中国的飞跃。

  MitchAltman也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拥有机会。“中国的人才特别好,中国的教育机会也非常好,中国还是世界工厂,有很多资源和材料都聚集在中国。但我觉得中国有一些文化上的东西需要改变。要鼓励人们去尝试,从失败中学到教训,不管是失败还是教训都是很宝贵的,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让大家感到兴奋的东西而不是赚钱上。赚钱当然很重要,但是找到人们的兴奋点这一点对于中国的未来和全球的未来都很重要。”Mitch Altman说,创客空间就是一个能够让人们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地方,而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环境和来源。

  对此,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也指出:“有勇气去捣鼓东西的精神比最后做出来的东西更重要。”中国第一家创客空间“新车间”创始人李大维则略带伤感地表示:“我们在怀念过去的好时光。过去我们做创客只是为了好玩,但现在它变成了生意。我们都经历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应承认全球创新文化的多样性”

  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教授Silvia Lindtner认为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文化,中国的创客空间不一定要像硅谷,承认全球创新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中国的年轻人非常重要。她感到“创意文化”这个概念本身也正受到“山寨”的冲击,当人们考虑创意文化或在中国推动创意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最近,有不少业界人士私下里调侃:中国的创客空间比创客还多。对此,西南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创新部部长李君说:“我原来真的觉得创客少,后来发现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找。当你想要做项目、活跃社区的时候,你会发现很缺人,这就会驱动你去找那些人。”

  北京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则认为,一方面是大家没有去寻找创客(虽然确实有很多人在做一些奇怪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很多创客空间越来越同质化,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区别。“最终,关键还是看每一个创客空间是不是真的给创客或所有人带来了他们需要的东西。好比如果你在芜湖建一个类似于36氪那样的孵化空间,可能没有人来;你在芜湖建一个像柴火那样的教育型创客空间,人可能也不会很多;但是如果你在芜湖建一个可以开放造汽车产业体系的创客空间,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觉得不缺创客了。所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有价值、有区别的创客空间是很重要的。”

  王盛林感到创客人数与创客文化有关。他举例说自己小时候踢球并不是因为喜欢踢足球,而是因为看了曼联的比赛。创客就像那些喜欢踢足球的人,其中有一些人后来变成了职业运动员。“在创客领域,创客嘉年华应该慢慢变成像曼联、英超那样的东西,让人看了就想成为创客。”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41506-931789.html

上一篇:《2015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出炉
下一篇:永久性冻土层下的“植物诺亚方舟”——挪威考察行记(三)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