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纲
简单的发明,意义重大的突破
2021-4-20 13:38
阅读:2401

简单的发明,意义重大的突破

——隆重推荐王迪兴先生的计算机科学成果

李维纲

王迪兴先生,是我在微信群里新近结识、又于昨晚果断拉黑的一个人。

虽然如此,我还是要隆重推介王迪兴先生的一项简单而意义重大的发明(以下纯属我个人对王迪兴先生发明的理解,或者按王迪兴先生的看法,是误解)如下:

王迪兴先生的发明,其基本单元说白了,就是一个硬件查表系统。以操作数和操作码为地址查表,(仅仅需要一个时钟周期)就可以在基本单元输出端输出计算结果。这个基本单元的输出端如果设定为4个,最多表示16种不同情况,用这16种不同情况代表0~15个二进制数,产生计算结果超过16时,还有一个输出端口表达进位信息。如此级联多个基本单元,可以构成16进制的计算系统。将该系统微型化之后,可以作为普通计算机系统中的专用“协处理器”,高速进行预设类别的计算。这个计算,就是一系列查表过程,不需在CPU的算术逻辑单元(ALU)中经过许多中间步骤,有可能突破传统算法理论对计算复杂度的判断,值得理论计算机专业的学者深入研判。

此外,如果将上述基本单元按照一个基本单元的输出数据端和另一个基本单元的输入数据端级联,甚至形成闭环相连的情况,将因为反馈作用,系统性状变得极为有趣。由于运算的基础是查表,使得,基本单元输出与输入之间,不但可以具有线性函数关系,还可以是非线性函数关系。这样的级联方式,类似于神经元的级联方式,又具有超越神经元级联效果的巨大潜力。

请设想一下:每个基本单元部分输入端和传感器相连,部分输出端和执行器相连,从而,这样一个系统将可以具有和周围环境的交互能力!利用闭环级联系统的反馈设计,系统会具有趋向某些“极点”的偏好性。特别,当一个高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根据内环境、外环境的变化,改写基本单元所查表格中数据时,该系统和环境的交互能力、偏好性还具有可以进化、适应性时,该系统将具有“活物”的特征。这是值得理论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学者深入研究的崭新重要课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维纲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1352526-128291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