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nti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xintie1

博文

[转载]西电的初创岁月

已有 1839 次阅读 2020-4-22 11:51 |个人分类:胆剑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难忘的岁月

记者:王老师,什么原因让您来到张家口?您当时是什么心情?

从张家口到西安

王德满:我是从第四野战军的南下工作团分配来的,到张家口是在1949年的9月12日。

我们原来所在的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在北京,那时叫北平。林彪解放平津以后,在北京吸收了好多知识青年,起初叫做民营工作队,后来叫南下工作团,一共三个分团,一分团、三分团在北京,二分团在天津,那时候我在一分团。南下工作团嘛,八一左右就要南下到武汉去。可是武汉住不下这么多人,所以我们就在河南和湖北交界的鸡公山停下来,在那儿集训学习,进行毕业分别前的思想教育,9月初宣布我们要去中央。我们想着可能是政协开会成立了联合政府,大概政府需要人。9月6日离开鸡公山上车才被告知我们不是到北京,是去张家口。我们坐火车北上,走了一个礼拜,9月12日到了张家口。当时对于到张家口这个地方究竟干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只是听说是中央军委的事情。我们都很高兴,因为这是参军过程中非常光荣的事情。

我们到这里先是政治学习。那时候学校叫军委工程学校,从名字也知道大概与工程有关系,正式开学是49年的11月初,举行了开学典礼,军委的一些首长也来了。我们从9月份就正式学习了,一直学到50年的三四月份,差不多半年的样子。政治学习最后一个环节叫做写思想总结,就是通过实际经历写出你的主导思想,实际上是交代历史。

那时候的编制都是大队、中队、小队,一个小队十二三个人,十二三个人每个人自己写,写完以后在小队里面报告,报告以后大家讨论找疑点。经过小组通过,中队又要选一些典型在中队给大家介绍,最后就算是思想总结结束了,也就是政治学习结束了。然后又进入文化学习的试教试学阶段,也就是5月、6月两个月,之后就分班了。有一些文化程度稍微高一些,就编了工程班,分工程甲班和工程乙班;另外还有一个机报班,就相当于机务员,等同于大专的水平。暑假以后,我们开始了正式的文化学习和正规的训练。

当时从工程班里头挑了26个人,这就是我们的一部。那时候军委工校分三部——一部属于通信兵部,主要搞工程;二部负责搞情报,做技术侦查;三部搞机要。那时候一部的主任孙俊仁同志,后来是电子部的副部长。他是抗日战争中在上海交大电机系毕业后到延安去的,后来回来做我们一部的主任,直到我们成立学院以后,他是副校长。他认为研究电子的人同时要懂机械,所以他就从工程班挑了26个人,都比较年轻,成立了电子机械专业。我就是其中之一,从50年开始学到52年冬天毕业。

当时张家口的具体情况

王德满:52年我们正式成立了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李东汉是一位少将,孙俊仁是副院长。那时候成立了三个系——一系是指挥系,就是从部队里的通信股长,管通信方面的一些领导,在部队里的军衔一般是大卫,也有少校;二系就是通信系,那时候叫做无线系;三系当时叫做有线系。后来不久,从大连工学院分来一批同志,包括教师和学生,就成立了雷达系,那时候叫四系。

我们刚刚去的时候,每个系只有一二百个学生,可能雷达系还不到一百人。当时的教师数量很少,有从国外回来的。印象比较深的是朱真长,是从美国还是英国回来的,做有线教师的主任,还有通信兵部的总工程师陈太一教授。还有比较重要的,像毕德显教授,那是最早的一批院士。当时国内有三个无线电方面的一级教授,毕德显是其中之一。另外一批就是当时我们自己成立的研究班,主要是像我们这些知识青年。有地方大学理工科三年级以上的,还有正儿八经毕业分配来的。像电子机械专业领头的叶尚辉教授,就是50年的冬天从清华机械系毕业分配来的;后来一系的樊昌信教授,一直是通信方面的领头人,也是50年冬天从北大分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是我们学校学科的领导人,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在59、60年大发展的时候,又从地方很多学校调来一批教师。像密码学的领头人肖国镇教授,是从华东师范大学分来的,还有后来的王育民,是我们学校55级的,我还上过他的课。

我们班的同学毕业以后,大概有十个人留下做老师。有一些人教力学,那时候力学还比较简单,主要两门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还有人留校教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因为我们基本上是电子机械,所以我们就是偏机械系统,偏力学系统的。还有少数人教机械制图。当时按苏联的叫法,我们都叫机工教授会,后来都改成教研室了。另外一些同志就分到全国各地了,比如说和我们联系比较密切的有四个同志就在那时候的五院,就是钱学森组建的研究导弹的地方。还有一些去了当时的重点国防工厂,比如说南京的720厂,当时叫长江机械厂。

到西安之前整个学校有多少个系,多少人的师资力量是什么样的?

王:那时候对西安这个校区建设的规划是2500人,但是从那里过来的时候还不到2500人。当时那一批教师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总体来说教师质量和数量同一般的正规大学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都被派到外面一些大学去进修。到了西安,从59年开始大搞科研以后,教师水平就明显地上升了。从张家口往西安搬之前,我们大体的课型已经有了一个构架,就是无线、有线、雷达。从严格意义来说,解放前只有电机系,后来才分成电讯搞弱电,电力搞强电。电机系分出来的就叫做无线电系了,无线电系再分成通信、雷达。那时候在国内来说我们的学科是比较齐全的,在电子学方面的这些主要学科我们都有了。

57年我们知道学校要搬迁了。开始说是搬北京,而且地方都选好了,在通信兵部院子隔壁。我们学校还派了人到那儿去搞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后来因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开发大西北,就决定搬到西安。那时候把上海交大搬到西安来周总理做了很多工作,我们都知道很不容易,很困难。上海交大最后分两半,一半人来了西安,好像当时来西安的力量还是比较强大,到西安交大,他们比我们早到一年。原来西安交大现在的校址是分给我们的,因为西安交大早来一年,占了那个地方。我们57年知道搬迁,实际上学校准备工作比我们早,因为要到这里盖房子。我们想象的很简单,中间一个大操场,周围一圈房子,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的。

我们一般的教师和学生搬迁提前一两个月就行了。部队里头要走很简单的,因为那时候都是穿军衣,我们走军列。我刚好那个暑假请假到青岛去结婚,所以从青岛过来,没同大家一起走。我把一口皮箱,一个木头箱子请同事一起拎过来的。我印象最多的就是提前一个月,大家自己到街上去买点木头箱子,有的人有一口皮箱。因为原来在部队里头,就是部队发的被子、大衣、棉衣,到了明年棉衣交了就发单衣。之所以买一个木头箱子就是装书,我当时就买了一口大的木头箱子装书,然后自己几件简单的衣裳装一个皮箱,就请人家带过来了。搬家对我们来说很简单。当然学校要搬实验室器材、图书馆的图书,还要搞桌椅板凳,他们的工作量就比较大了。

在西安的逐步发展

记者:你刚才说我们从张家口搬到西安来了,到了西安之后你跟同事是什么感觉?

王:开始的印象不太好,因为西安的变化主要在最近十年,我们到西安已经50多年了,前面三四十年变化不大。那时候除了钟楼、东大街稍微还有点像样的房子以外,即使像现在的南大街那么好的街,那时候都破烂得很。现在的西大街仿古一条街是很好的,那时候都是破破烂烂的,还不如我们现在城墙边上那些小铺子好看。那时候风沙大,不过由于人少,机动车也少,空气状况比现在要好一些,所以晴天的时候可以看到秦岭。后来烧煤的烟,汽车尾气,现在你要想再看到秦岭就很困难了。如今从我们学校里要进城去,太方便了,不知道有多少公共汽车可以去。那时候我们在这里,要走路,经过田野走到边家村。学校周围全是田野,不是水地,是旱地。没有庄稼的时候我们就从田地穿过去,要种上庄稼我们就从中间的田埂上走过去。后来旁边有一个西安广播电台,架了比较高的天线,逐渐在那边盖了一点房子,这样算是有邻居了。在边家村只有一个8路车到西门为止,可能是五分钱还是三分钱,从西门进去以后,可能还有个公共汽车,那时这个地方是没有公交车的。最近这几年变化太大了,现在我们处在高楼大厦包围之中。

记者:您刚开始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学校给您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王:现在有正规的教学楼,正规的宿舍,而且有暖气,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是讲老实话,当时对这些物质条件方面的东西不是非常在意。因为我们学科主要是偏理论性,对实验要求比较少。那些对实验要求高的学科可能对物资要求看得高一些,我们在这方面的要求不是很多。注意的只是上课的情况,专业建设的情况,像我们这门课究竟学术有多少,占的地位怎么样。另外就是希望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宿舍,一个安静的办公室。那时我们住在东北角的宿舍楼,现在那两栋楼已经拆了盖成行政楼了。我们打水要到交通银行附近。交通银行在院墙外头,院墙里头是锅炉房。也就是从东北角走到西南角提着开水瓶去打开水,但是大家都不在意这个,那就走远点打呗。

现在学校里的马路都已经是水泥硬化的了,当时很多马路还没有硬化,都是泥巴路,但是大家都不太在意。到西安以后,学生人数第二年翻一番,到了五千,第三年又在翻一番,到了一万。那要调好多人进来当老师,尤其是那个时候拔青苗,就是56级的学生。我们学校的老师,一个是我们自己的56级,56级按照这个基数来说就是56年入学。当时我在管理力学教研室的时候好多就是这么拔出来的,所以慢慢地教师就多了,又带家属去了,我们住的地方也经过了许多变迁。我来的时候是58年,搬来的时候是单身,基本上教师都是单身,像我们分了一间房子,只有七八平米,有的是两个人一间房12平米,有暖气,也感觉挺好。后来我的爱人从青岛调过来,调过来以后还有一个小孩,就分给一间房子,12平米。大家对生活方面没有什么抱怨,也没有感觉到不方便。我们住的地方现在叫筒子间或是筒子楼,就是走进去一个走廊,这个走廊可能住四户人家,五户人家,六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感觉也挺好。那时候邻居很熟悉很友好,有个什么事情也能互相照应。倒是现在条件越来越好,越感觉到不满足了。

记者: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多了,那对于我们整个学校来讲,到了西安之后有什么样的变化?

王: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学生翻一番,实际上就是各个院系学科多了。那个时候有线系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有线单独作为一个系已经不能够成为一个学科了,但是现在这个有线通信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那时候三系叫做导弹控制系。导弹控制系里头四个专业,一专业就是弹道式导弹的控制。在大气层以外不借助于空气动力,是完全靠惯性、靠自己的火箭来控制的。二专业就是在大气层以内的,按现在来说就是中层和近层导弹,按当时的学科名字叫做飞航式导弹,就是像飞机航空这样,借助于空气动力,因为在大气层以内是有空气的。三专业是遥测遥感,就是先用测量仪器把远方的信号测量到,然后感知再指挥。四专业就是计算机。最早的计算机专业是在我们里生长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来源是原来雷达系的一部分。雷达系除掉雷达以后,有一个侦查干扰,还有一个防空自动化,防空自动化主要就是小型计算机。这部分的老师现在你们可能也听到过,蔡希尧教授就从这里把三系计算机专业带起来了。

导弹控制系那时候是绝密的,它的保密级别在我们学校是最高的。那时候我就从公共科教研室分到三系,因为这个专业对力学要求很高。这些东西都是钱学森他们搞的,所以我们原来搞力学就分到这儿去了,进这个楼梯、上这个楼梯都要有单独的证件才能通行。三系在我们现在的东大楼,东大楼就是为三系盖的,在西边的西大楼是五系,就是现在的微电子学院,那时候五系刚开始成立。这个系的学术水平要求最高,但是保密不如三系,所以管它叫“秀才系”。五系成立了六个专业,第一专业是信息论,当时信息论组织的那个老师在会上说,信息论所使用的数学多到可怕的程度,这句话令我印象最深,因为我不是这个专业的,我就听到他使用数学多到可怕的情况,后来密码学就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第二个专业是电波传播,类似北大物理系理论物理课程里的电动力学,实际上就是一个以电动力学为核心的学科,讲电波传播的理论问题,不是讲技术问题。五系的三专业是量子电子学,四专业是半导体,五专业是元器件,六专业是电真空。后来把四、五、六三个专业都合在一起就是元器件。五系后来就演变成现在的微电子(技术物理)学院,激光专业,红外专业都是从三专业里边出来的,后来做激光专业以及微电子学院(技术物理学院)的院长安毓英就是59级的学生。

就我自己比较熟悉一点的专业来说,就是做大型天线结构。大型天线结构是从雷达开始的,因为雷达需要剖物面反射,就是平行光束到这个剖物面以后聚焦到焦点,多么远的东西来可以聚焦到焦点,可以放大若干倍,要发射的话就在焦点发射一个点源,然后通过剖物面平行地出去,不会散开,能够保持它的强度,就可以射得非常远。所以这个剖物面天线是作为雷达特有的东西出现。

记者:我们到西安后,计算机系还没有发展,您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计算机就是用来算题,当时就是算这个大天线。讲老实话,我不是计算机系的,我又不是学电的,但是我是我们学校使用计算机来算术的第一批人。为什么我们用得最早呢?就是因为在力学里面,像这种结构要求精密度非常高,几百平方米的面积,要求它在自己重量、风力、冰雪、温度变化这些外界的作用下,变形的均方根值为零点几毫米,甚至零点零几毫米,它后面的结构必须非常可靠。就是在这样的作用下你要算它变形究竟是多少,达不达到要求,以及如何改进。所以作为国内使用计算机算题来说,最早是从力学里引进的,当然气象要求也很高,所以我们来做这个大型天线结构就要用它算题。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每秒钟三万次,速度非常慢,现在都是每秒几千亿次。那个机器的名字现在我还记得,叫做DJS121,D就是电子,J就是计算。当时算题不像现在键盘一敲,尤其现在的PC机计算机太方便了,那时候要输入程序,输入数据。

在边家村,有一个科学院的光机所,这个科学院的光机所成果很多,航天、火箭方面的成就都有。那里有一台计算机,我们就到他们那去算,一个礼拜排两个小时,排四个小时就很了不起了,可是这么慢的速度怎么办?所以后来我们就跑到外地去,到陕西的蒲城天文台。蒲城天文台是我们国家的数字中心,现在CCTV北京时间7点整是从那里出来的,那是数字中心。那里也有一台DJS121。那个时候我给73级、74级、75级工程兵学院上课,他们把我们带去到那儿去算。白天他们做他们的工作,晚上把时间留给我们。到他那儿去算一夜两夜,通宵的算。所以后来我写了两句诗:“机房度长夜,差途迎朝阳。”就是机房里头算整一夜,第二天早上算完了拿起行李坐火车回来,刚好太阳就照到火车里,这两句诗我现在还记得。一直到算紫金山天文台那个项目的时候,是1976年的9月9号,我在西北大学得出来正确的结果。那一天的时间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是毛主席逝世的日子。

我们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力学研究所。我们已经算了一些天线结构以后,有了一些工作基础,像算大天线结构的第一个通用程序就是我写的。以前我就做过一些研究工作,有一些成果,当时学报叫我写我也不愿意写。后来一些单位向我要程序,那个程序很长,我写出来再说明十分麻烦,就写出来登在我们学报上,慢慢地有一定的影响了。所以电子工业部在我们几所学校里头,建立了第一批专业研究室。我还记得我们学校的专业研究室有两个,一个是雷达方面的,还有通信方面的。我们这个叫做机械结构力学研究室,是一个专业的,就是说这些人不上课了,专门去研究机械结构力学,因为这些东西都属于机械系统,要讲质量,讲力量。

向科研进军

记者:我们从学校搬到西安开始,从单一的教育就开始往科研方向发展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转变,为什么我们开始重视科研了呢?

王:我们原来在部队里,尤其是张家口的时候,培养的目标就是维护使用,教大家到部队去,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只要达到电台会维护,会修理会使用的水平就可以了。后来要研究设计,就提高了一个层次。我们学校支援了两个学校,一个是我们分了一个雷达学院到重庆。当时我们就是这样分工的:雷达学院管维护使用,西军电管研究设计。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建了桂林电子学院。我们到西安以后,周围这么多有名的大学,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北大学……所以学校不搞科研是不行的。再加上上面一些研究任务需要,比如说通信,远程雷达,还有微电子方面的一些器件,半导体之类的东西。过去我们在张家口是一个部队学校,当你纳入到正规大学的行列,你就必须要做科研,不然是活不下去的,你无法同人家交流。所以刚好搬到西安,从59年开始,我们就重视科研了。那时候我们就在主楼五层,有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教师,还有哈军工的一些教师,组成了五楼这个科研集体,科研部的部长专门管这个。

然后又建立了三系、五系,对科研也就更重视了。就像我搞的这个力学,从七几年到84年大概将近十年时间,主要搞大型天线结构。但是后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大型天线结构本身可做的工作不是非常多了,所以当时国际上冒出来电磁固体力学这样一个学科,就是电磁场同力学场互相融合互相交会在一起。为什么出现这种问题呢?比如说核聚变,原子弹是核裂变,氢弹是核聚变,氢弹是不可控制的核聚变。我们现在要搞核聚变发电,这里就有许多电磁场的问题和力学问题胶合在一起。当时我和一个清华力学专业的研究生一起开始转入到这个领域,研究核聚变是我们搞的第一个课题,当时在国内来说应该还是有点影响的,但是我们没怎么去宣扬这个事情。当时我们国内第一台核聚变的实验装置,在四川乐山,好像是叫575所,那个核聚变的装置是从苏联引进来的。这个装置没有详细的理论计算资料,这么大的压力,这么高的电流压上去以后,这个结构会不会破坏,安全不安全。有结果说是安全的,但是磁场强度是多少,没有计算。这个单位请我们国内一个重点大学的力学研究室去算,大家花了一两年时间,花了四五万块钱,算出来的结果明显不合理。按照那个算出来的结果,这个机构早就破坏了,但是苏联在我们这儿已经运行了好几年了。

后来我带着我1987级的研究生到他那儿去,我们也没要钱,把它作为研究生的论文题目。我们算出来磁场强度,中心点,周围点的磁场强度,以及它的结构安全度是完全合理的。这个结果是在国外的一本一流刊物上发表的,因为有实际的东西,所以国外愿意接收,这种文章后来在SCR引用了。SCR现在是评价高校论文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引文索引,你的文章被别人引用次数有多少。当时我记得这篇文章在SCR发表后,学校给奖励,学校奖,系里奖,当时发的将近我现在一两年的工资。

后来就不搞核聚变了,因为按我们当时的想法,真正要实现从理论上来说很遥远,当然现在来看,核聚变的实现仍然很遥远。我们曾经还搞过磁悬浮列车。当时我带着一个本科生做毕业论文,就让他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他的毕业论文现在还可以查到。因为那时候德国已经研究出来了,英国也研究出来了,英国的磁悬浮就摆在伯明翰的博物馆里,我还去看过。当时我们的想法是中国搞这个磁悬浮列车不可能,时间还差得太远,首先超导技术赶不上,后来真想不到我们能研究出来——上海磁悬浮。我们很高兴,能领先这么快。这个做完以后,我们又转到了电磁炮。电磁炮是前不久在美国海军里应用发射出来的,多重的炮弹估计可以打多远。我们那个研究生现在就留在机电学院当老师,当时他就跟我一起做电磁炮研究,我们都挺兴奋。电磁炮的好处就是不用化学能,不用火药爆炸,直接用电磁能来驱动要打出去的东西,所以叫做电磁炮。它的功率很大,而且不容易被敌方侦察到,没有烟雾,声音也比较小。

当时我们做这个东西,只能搞理论,没法做。可是这些你不做是不行的,空口说白话,发表文章国外的刊物是不接受的。我们同九院——绵阳的工程物理研究院,也就是原来钱三强他们主持搞原子能的研究院合作,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当时国内合肥的中国科学院,有一等离子物理研究所,专门就搞这种东西。我们还专门到他那儿去过,看到他们的成果。他们也曾经做出来过,不过实际同他理论计算差距比较大,比如说他的理论计算,当然炮弹比我们做得要重一点,每秒钟8米,综合速度已经很低了,但是实际上打出来只每秒2.7米,结果差得太远了。我们同九院做完,最后向自然科学基金交差的时候,实际做出来的东西,现在照片上都有。我们那个炮打是一公斤重,没有合肥的那个重,算出来出口的速度是每秒104米,实际测量是每秒钟100米,也就是计算理论结果和实际的结果非常一致,当时在国内外都是属于领先层次的,所以像这种文章都在REE接收。

记者:那我们78年恢复重新招生的时候,您觉得这个学校和66年之前有什么区别的?

王:文化大革命以前,穿军衣的时候,招生的来源不是像现在这样通过统一高考,都是派人到各个省去同当地联系,当地推荐一些人考,然后去政审,再加上一定的体格检查,这样把学员带回来。所以这一批可能江苏,浙江的多,这一批可能江西的多,这一批可能河北的多。有时候这一批文化程度高一些,那一批文化程度低一些。恢复高考是在77年冬天,最早的第一届是77届,实际上78年1月份才上学,叫做77级。77级招进来的学生成绩相当好,因为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积累下来的,耽误了,不能考学校。像我们校长段宝岩就是77级考下来的,但是他是78年1月份才进校,那时候就同现在地方上的做法差不多了,没有多少差别。

学科方面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继承了66年的一些学科,像一二三四五系。后来成立过一些新的系,像专门成立过电磁场系,实际上这个电磁场是完全搞理论的,没有工程实用它也不好独立,所以这个系又取消,分到各个其他别的专业去了。后来提出要向理工文管全面发展,原来我们是单纯的工科,加上一个五系,就有理科了。我记得是70年代开始不久,就建立了管理系,专门搞管理,这就有理工管了。文科当时有政治系,后来就逐渐地建立了人文学院,还有外语系。理学院有数学系,有物理系。现在又有网络学院,软件学院,我已经退下来了,就不太清楚了。

我从文化大革命以后就没有上过本科的课了。78年我们学校里招第一届研究生,就是文化革命以后第一届招研究生,当时只有我们四系机械系,还有雷达系招研究生,我们机械系招了6人,雷达系招了8人,第一届研究生一共14个人,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给研究生上课了。研究生的课我们原来在本科的时候都没有学过的,讲老实话,学科越来越发展,我们也有好多课都没有学过。那就得自己学,当老师的必须有这个本事,不会的自己学,学完了以后再去教,所以教学相长,当老师苦就是苦在这儿,必须要不断地学。好在老师的本事就是能够自己学,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就教研究生,带研究生,也就没有上过本科的课了。

记者:我们从78年恢复高考之后,一直到88年到十年间您一直在搞科研,到88年之后,这个学校就从原来的西军电变成电子科技大学了,这样一个飞跃,让您看到了什么变化?

王:88年以后的变化,那就是学科更加细分。像微电子学,刚开始的时候还就是半导体,真空,电真空这些,现在分了好多方面。再比如雷达系也是一样,也是越分越细了,像侦查干扰都是后来慢慢发展起来的,原来开始也曾经有过。现在的计算机系,是原来导弹控制系的三系,这个三系的名称最早就是有线系,之后有线不用了,就变成导弹控制系。后来就变成纯粹的计算机系。计算机系就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这些专业了。这个系后来又分出软件学院,网络学院,专业就是这样逐渐越分越细。另外作为学生来说,学生的分配也都同国内的形势一样的,过去就是国家统一分,后来就逐渐地采取双向选择。所以每一年到了春季的时候,学校都要热闹一阵子,双向选择。这样的话也就出来有一个就业的问题了,不过我们学校的就业率,根据我的了解,在西安市还是最高的,因为到底是这个专业吃香。

后来这个双向选择又从刚开始那几年有点不一样了。最开始都是在3月份,刚刚是春季学期开始的时候,所有有关的研究所、工厂、单位都来,现在有好多单位提前了。不等春季开学,秋天就来了,像华为、中兴、航天航空、大唐电讯等等,我所见到的这些秋季就来了。今天学校出了几张布告,这个单位招聘,谁愿意就递简历,然后就公布一批面试的名单。这个就是学院的变化。这样做以后,我感觉到本科也好,研究也好,到最后快要毕业之前,好多时间都花在这件事上了。我对这个事情感触比较深,就是扩大以后,我感觉到不管是搞教学还是搞科研的都比较浮躁。首先人数,比如说带研究生,我是在学校第一年招研究生就开始带了,一年一个,在身边的三个,有时候今年研究生考的人多了,我收两个,那身边就四个,那就了不起了。现在招研究生,一来就十几个,博士生带硕士生,我就感觉到你有多少时间,所以我对这个感觉很怀疑。另外就是说这个老师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你一共有多少年时间,一年能够发表多少论文。我对这个东西表示怀疑。我总感觉那时候我搞科研,讲老实话就是不计成败,只有一个想法,我就是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出来,要做出一个结果,而且要合理,仅此而已。可是现在做题目首先想我要发表文章,要发表几篇,我将来职称同这个挂钩,我能不能够毕业,我就感觉近几年来弄得到比较浮躁,当然这个是不好的消极面,积极面呢,我说得少了。当然积极面我们还是成果很大的,像探月工程等等当然还是很多的。

————————————————————————————————————————————

发文者按:感谢吴华主笔了这些有关西电的记忆、精神、文化”故事。(hqmd2014@126.com。联系人:吴华,联系电话:81891716),我在西电住过半年,西电正门又是60年代劳卫制每天长跑必过之处,对这些记忆尤感亲切。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54893-1229589.html

上一篇:求助弹塑性问题有那些无量纲系数?牵涉到应变的积累和弥散时弹塑性问题及粘弹性问题有哪些无量纲系数
下一篇:重大的历史机遇都是在重大的灾难以后, 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 成长起来的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