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技性科学租金 精选

已有 3346 次阅读 2019-12-24 07:18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技性科学租金

武夷山

 

    Science,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科学、技术与人类价值)杂志2020年第1期发表加拿大约克大学地理系副教授Kean Birch的文章,Technoscience Rent: Toward a Theory of Rentiership for Technoscientific Capitalism(技性科学租金:试图为技性科学资本主义建立Rentiership理论)。

    本文的“摘要”说:

     当代的技性科学资本主义之特征为,将各种“物”(例如,基础设施、数据、知识、身体)组合或重新组合为资产。由于这样的资产化过程,资本积累的策略就改变了。技性科学资本主义不再倚重创业策略,而是日益以rentiership(博主:该词具有租金收取、食利、获取投资收益等含义,很难翻译)为基础,指的是通过所有权和控制权(如知识产权,垄断局面,规制性或市场性的做法与手段,像投资争议法庭、排他性协议什么的)来占有价值。无论是在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其他学说中,rentiership时常被描述为坏现象(扭曲市场,不劳而获),但本文想用来自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或科技元勘)的启示,将rentiership视为一种技性科学的实践和过程。因此,不是简单地将rentiership看作资本主义的“副作用”,rentiership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形式的价值萃取过程是如何构成了不同形式的技性科学,反过来说,不同形式的技性科学也构成了不同形式的价值萃取过程。那么,STS就能为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租金和寻租的辩论提供一个独特的分析性进路。

   

    本文“结论”部分大意如下。

 

    本文目的是思考STS(科技元勘)对于经济学租金理论的启示,以及租金理论对于STS的启示,因为在当代资本主义中rentiership 日益重要,反映在(但不限于)以下现象:知识产权的普遍化,对科技型初创公司的金融支持,自由劳动的货币化,未来期望值对于研发资助的话语作用。

    Rentiership现象是一个非常急迫的公共议题,它与人们的多种关切(不平等加剧、社会流动停滞、代际冲突,等等)相关,受到多个学科的关注。它似乎更合适在其他学科(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里辩论,但我认为,STS也能为相关讨论作出重要贡献。

    首先,一般而言,STS有能力为更新了的的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贡献。日常生活日益受到技性科学的影响,因为人们需要技性科学来生产、运输、消费、回收(或弃置)产品和服务。全球性政治决策也会产生重大后果,例如,2008年政府决定采用联合国的国民账户体系,这将对研发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该体系将研发支出视为资产性投资,而不是生产性消费,这就意味着科学已经被转化为资产(主要是私有资产)之生产,从而要求新的价值评估、新的治理和新的管理动力学。

    其次,在具体化的内容上,STS通过讨论rentiership,能为政治经济学和其他学科提供很多东西。目前关于rentiership的多数讨论都是宏观层次的,而STS赖以为基的方法学进路和哲学(即跟踪行动者及actant----行动元)也可以成为分析rentiership的重要进路。例如,可以跟踪参与创造新资产的行动者,弄清他们如何将“物”转变为资产,如何通过各种拥有权和控制手段来萃取租金。

    第三,STS是一种分析性进路,它寻求对称性地处理其研究对象。这一原理有助于对“rentiership就是坏事(市场扭曲或不公平行为)”这一假定提出分析性的质疑。确实,对有些形式的rentiership(例如网络效应导致的垄断)不应给以政治支持,但另一些rentiership使我们能对自己的生活施加更强的控制,尤其是当它们与技性科学开发(例如个人数据的开发利用,自动化对就业的冲击,监控范围的扩大,等等)交织在一起的时候。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211234.html

上一篇:欧盟与拉美的科技合作
下一篇:晚上在工厂劳动----小学五年级日记4

9 郑永军 范振英 刘立 周忠浩 赵凤光 杨正瓴 强涛 刘良桂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