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勒梅尔森-MIT学生发明大奖获奖者阮凯拉 精选

已有 4978 次阅读 2021-3-29 07:08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勒梅尔森-MIT学生发明大奖获奖者阮凯拉

武夷山

 

    杰罗姆.勒梅尔森(1923-1997)是美国著名发明家,总共拥有550多项专利。我有几篇博文涉及此人,如:“勒梅尔森-MIT计划”的发明团队项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34661.html);给个体发明者多些关爱(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68464.html)。

    在勒梅尔森赞助经费的支持下,麻省理工学院于1994年建立了“勒梅尔森-MIT计划”,该计划下的一个项目是学生发明大奖。2018年勒梅尔森-MIT学生发明大奖的获奖者是Kayla Nguyen(阮凯拉),奖金1.5万美元。

    阮凯拉生于越南,4岁时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加州。她父母辛苦地从事着低薪工作,但始终认为女儿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她妈妈40岁时进大学念书,读了个生物化学学位。就这样,父母给女儿树立了榜样:要努力工作,承受牺牲。所以,阮凯拉从来不畏惧失败。

    阮凯拉9岁时,她叔叔(或舅舅)带她去参加一项活动,听到了美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物理学家萨莉·赖德(1951-2012)的演讲。赖德强调,要有更多的女性进入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职业。这番经历鼓舞着小阮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成为一名能激励其他人追求梦想的人。

    小阮喜欢观看美国公共广播公司(一家公益电视台,其节目无广告)的科普节目。看完节目后,她会用家里的杂物制作一些实验装置。十几岁的时候,她在一家滑板商店打工。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和创造力,她能为顾客设计一些滑板部件并将其安装在滑板上。她还为自己制作了一副专用滑板。

    长大后,阮凯拉去加大圣芭芭拉分校读物理学专业,2011年获得学士学位。接着,她去康奈尔大学读研,获得化学物理学硕士学位。然后她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辅修了应用物理学。目前,她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跟随Pinshane Huang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开发新型的电子显微技术。去年11月,她获得了欧莱雅公司美国分部与美国科学促进会共同支持的“科学中的女性研究奖金计划”颁发的研究奖金。

    阮凯拉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电子显微技术。她的第一项发明成果是EMPAD(电子显微镜像素阵列检测器),这是她读博期间与同事的共同发明。这个检测器是一种特殊的相机,能比已有的检测器更细致地监测和展示图像的深部细节。她的第二项发明是airSTEM,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器。由于其发明成就,2018年她获得勒梅尔森-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发明大奖。

    除了自身的学习科研外,阮凯拉投入很多时间参加社区活动和义务辅导活动。比如,她所在社区的东南亚裔族群的女性若遭受家庭暴力要伸冤的,阮凯拉为她们做义务翻译;东南亚裔族群的人士找工作或申请奖学金的,她为他们校改求职简历或申请表;她还去一家临终关怀中心为老人服务。

    事实上,早在高中时,她就积极参与“加利福尼亚青年智库”的活动,与其他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高中生一起讨论如何为自己的社区赋权。读本科的时候,她就辅导物理学专业学妹们的功课,鼓励更多的女性进入物理学这个基本上男性一统天下的领域。

    读博期间,她继续做志愿者。比如,她与康奈尔材料研究中心的同仁一道,访问纽约市布朗克斯区(黑人居民较多、犯罪率较高的一个区)和首都华盛顿市的一些中学里的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为他们做科普演示。她就是想告诉那些孩子,通过艰苦的努力,通过教育培训,他们也能克服经济社会障碍。除了上述活动,她还担任了康奈尔户外教育计划的攀岩教练,在中学生夏令营中担任女生的顾问和辅导员。

    阮凯拉的长期目标是成为大学教授,从而鼓舞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和家庭条件不佳的学生)去发明创造、打破框框进行思考、从事STEM职业和回馈自己所在社区。她十分鼓励年轻女性与其他女性结伴努力,她说;“发明不是发生在真空里,而是发生在团队中。因此,如果你们一道积累知识,你们也可以一道解决大多数的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279073.html

上一篇:在对一份研究报告的意见中谈情报学的资政作用(2010)
下一篇:2002年发表的“域外新书——我已上岸:自然史的开端的终结”

13 郑永军 王安良 李学宽 张启峰 杨正瓴 张春路 文端智 晏丽红 罗娜 曾杰 张晓良 彭振华 刘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