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与一位大学教授讨论信息计量学问题

已有 2514 次阅读 2021-9-5 17:16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与一位大学教授讨论信息计量学问题

武夷山

2008年2月28日

 

X老师:
   关于您的感觉,“看来当今主流信息计量学家实际上多是做分析性的Informatics,而不是真正基于数据归纳的Informetrics”,我以前没有这么想过。
    我原先的感觉是:主流信息计量学家与中国人的差异主要来自研究人员的专业背景,来自应用需求。
    Egghe与Rousseau都是数学出身,所以特别喜欢将特殊情境下获得的定律推广到一般情形,而且做得很好。他们关于“成功产生成功”的数学模型做得很好,我很佩服。国内,我看只有XX大学的XX(数学出身)一个人在做类似的工作,不过属于对国外同行的成果进行修补的性质,尚未达到Egghe与Rousseau的层次。
    应用需求的差异是,中国人以至东方人(含中国、韩国、日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澳大利亚)倾向于拿这些研究成果付诸应用,比如真的用H指数去评价人。他们西方人即使做评价,也是游戏性质的,评价结果一般不会影响评价对象的学术地位与资源获取能力。
    至于分析与归纳,我的感觉是,从数学背景以外进入信息计量学的人,普遍喜欢归纳,如历史学家普赖斯的指数增长,语言学家齐普夫的词频分布,人口统计学家洛特卡的高产作者分布,S. Katz的自组织律,等等,一般来说,他们的数学功力也达不到分析的地步。但是,主流阵营中其实两类人都包括的。我觉得主流阵营有四大类人:分析者,归纳者,手段探索者(如可视化方法的探讨,Leydesdorff做了一些事)和政策应用者(这部分人最多,因为不需要太硬的数学技能。我没有瞧不起他们的意思)。
    供您批评。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302966.html

上一篇:新西兰医生诗人Glenn Colquhoun的一首诗
下一篇:美国加州一名音响工程师的哲思(18)

10 许培扬 李宏翰 郑永军 陆仲绩 王安良 刘德力 周春雷 范振英 杨正瓴 魏瑞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