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与《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辑部老师的交流(2015)

已有 2162 次阅读 2022-1-23 16:22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与《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辑部老师的交流(2015

武夷山

 

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提两点意见:

1. 虽然你们承认“交叉学科期刊难以进入学科核心期刊表”是个问题,但似乎未打算解决。其实很容易解决:一是设立交叉科学类,此类期刊放在一起评价(如《中国软科学》,还有大量的大学学报)。二是允许复分。比如,现在《中国软科学》归于“科学、科学研究”类,其实还可以归于“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这样,一种交叉科学期刊若能进入多个学科的核心,即使在每一类都不靠前,那也算是一种本事。

对于交叉学科期刊,既然只将其分到某一类,则采用整本刊的载文量作为分母显然不合理。

以《中国软科学》为例,中国知网目前将其评为所在类别的第一名,这比较符合业内人士的定性评价。现在《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辑部将其归于“科学、科学研究”类,又采用整本刊载文量作为分母,自然被引率较低,总体排在第7位,这显然大大低估了它的实际地位。

2. 不同数据库的被引量相加,在中国现实情境下是不合理的,因为有些刊物与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签了独家,有些与两家都签。对于两家都签的刊物,两边数据库都能提供很多被引数据,相加起来就是很大的数据量。而对于只签了一家的,如《XX学报》只签了万方,则中国知网那边提供的该刊被引数据极不完整,即使加上万方的数据,也是“吃亏”的,而两边都签的刊物就大大“占便宜”。

2015626日)

 

我觉得,人也好,刊也好,有特色比面面俱到要更重要,更为社会所需。贵编辑部现在的评法,不利于交叉科学期刊,不利于您所说的在小学科交叉中表现较好的期刊。所以,我建议单搞交叉科学期刊一类,就是想建立“特区”。

另外,为了奖励特色,今后不妨增加“栏目贡献”指标——对于设有栏目的期刊,某一栏目的论文被引占全刊物被引的比例特别大,就说明此栏目有特色。例如,我猜测,《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的“留学生研究”栏目就属于这一类。凡是拥有特色栏目的期刊,就可以进入核心区,不管其总体得分如何。这样,在小学科交叉中表现较好的期刊也许能凸显出来。

我只是大胆提些想法,仅供参考。

2015627日)

 

       博主今记:做个类比,如果优秀期刊与一流大学对应,特色优秀栏目则可与一流学科对应。非一流大学拥有一流学科,不是很好吗?非核心期刊之特色优秀栏目的论文具备的影响力与核心期刊论文的总体影响力相当,不也很好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322306.html

上一篇:美国加州一名音响工程师的哲思(46)
下一篇: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时代的两难处境(2003)

4 史晓雷 杨正瓴 周忠浩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