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George Saunders论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 精选

已有 4281 次阅读 2023-4-20 07:47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68ef7ba5e6f2cceee337e8c8042ff8eb_41U9gJQby9L.jpg

George Saunders论面对不确定性的勇气

武夷山 编译

资料出处:https://www.themarginalian.org/2023/04/09/george-saunders-uncertainty

美国兰登书屋2021年出版了作家、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George Saunders(乔治.桑德斯)(1958年生)的著作, A Swim in a Pond in the Rain: In Which Four Russians Give a Master Class on Writing, Reading, and Life(雨池嬉泳:四位俄国人提供的关于写作、阅读和生活的精品课程)。

 桑德斯在书中这样议论俄国文学大师契诃夫:“在人潮汹涌的世上,在确定性往往被错认为权力的世上,人们似乎激情满怀地知晓一切,其实依据的就是非常可怜的一点点信息(往往还是有偏向的),那么能与一位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无把握(也就是说,永远好奇)的人为伴,该是多么让人欣慰啊。”

他在书中写道:

睡醒的瞬间,故事就开篇了:“我在这儿。在自己的床上。我是努力的工作者,好父亲,正派的丈夫,一个总是竭尽全力的家伙。哦哟,我的背疼。可能是愚蠢的健身闹的”。

就这样,按照我们的想法,世界就构建了出来。

或者说,不管怎么的吧,一种世界就构建了出来。

通过思维进行世界构建是很自然的,很健康的,是达尔文主义的:我们构建世界是为了生存。这么做有害吗?这个嘛,有害,因为此时我们的思维方式同我们的视听方式是一样的:局限在狭窄的、增强生存能力的范围里。我们并未听见或看见本可以听见看见的一切,而只是那些有助于我们生存的东西。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类似局限,有着类似的狭隘目标:帮助思考者生存。

所有这些局限性的思考产生了不幸的副产品:自我。谁在试图“生存”?“我”在试图生存。心智抓住了一个浩大的单一整体(宇宙),但只从中挑出一个小小的部分(我),并开始从这个视角开始叙事。就这样,一个实体(一个叫乔治的人!)就成为真实的了,他处于(太太令人吃惊了)宇宙的正中心,仿佛一切都发生于他的电影中;反正,宇宙完全是为了他或围绕他而存在的。这样,就产生了道德判断:对乔治好的东西就是……好的。对他不好的就是不好的。(熊本来是无所谓好坏的,但貌似饥肠辘辘的熊开始走向乔治,就另当别论了。)

于是,每时每刻,在我们所认为的事物存在状态和它们的实际存在状态之间都有着巨大的鸿沟。我们出发了,把我们的思维所构建的世界错以为是真实世界。一个人越是坚定地认为自己对世界的预估是正确的并精神抖擞地据此行动,罪恶和功能失常(或至少是可憎恶程度)就越会与其信念坚定性成比例地发生。

    逐渐地,我们的故事固化为确定物,每当与讲述不同故事的另一人打交道时,就发生相互冲突——在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中,这种不可靠的第一人称叙事的具身化叫作skaz (博主:据百度百科,“skaz一词源于俄国文学评论界,是指那种试图模仿日常口语风格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中文译者把这个词翻译成“侃”,倒也挺有意思。)

作者后来写道:

我思,故我错,之后我又说,于是我的错又落在某个也犯有思维错误的人身上,然后我们两个人都是思维有错的,而作为人,我们做不到只思考而不行动,而这些行动被采取后,局面更加糟糕。

……

地球生命的全部大戏就是:skaz型的1号人物走出去,碰到了skaz型的2号人物。两人都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都是自视甚高的,于是立刻就误解了一切(哪怕是轻微的误解)。

博主:人与人的关系是这样,国与国的关系也类似。

这本书很有意思,我没空介绍多少,有兴趣者可读原著。

 

资料出处:https://www.themarginalian.org/2023/04/09/george-saunders-uncertainty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384919.html

上一篇:大胆向同事推荐中成药——日记摘抄1012
下一篇:为校友牵线搭桥——日记摘抄1013

10 刘进平 郑永军 许培扬 孙颉 王涛 宁利中 杨正瓴 何青 李学宽 李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