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经济发展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已有 2812 次阅读 2022-5-2 12:29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一些与经济相关的文字信息,无论谈金融、谈国家的博弈,背后的思维模式很有意思。

       有一些人谈论资本家的“恶”,说明资本家本性就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然后列举一大堆的资料。对于资本的“恶”,说来就是“赚钱主义”,只要赚钱,什么事情都干。

       有一些人谈论国家博弈,地缘政治。基本原则就是:无利不起早。比如说美国、日本、西欧等等,都是为了利益,利益至上。谈论一番,评论一番,批评一番。批评他们无利不起早,口是心非。   

       还有一些人谈论经验教训,比如说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被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忽悠“瘸了”。因为领导人误听了,犯了错误,经济走了下坡路。

       当然,还有一些人批评不道德现象。一些国家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导致另一些国家政治动荡。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只能管好自己,别人有别人的生活习惯,我们无法去评判,也无法改变别人。类比一下,可以设想国家、资本家等等具有类似原则。对于外界的事情,是不可控的,也控制不了。而唯一能够控制的,则是自己。面对外界的一切,有些人总认为别人不够仁慈,总认为外界不够友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不知道抱怨外界环境的深层次根源。毕竟外界环境都一样的。想想其他人,也许更艰难。我实在找不到这种抱怨的意义。

      人们不能陷入抱怨的深渊,面对困难只能是勇敢和克服。克服任何的困难,总有一些规律可循。掌握了规律,就能避开一些坑。而这需要一个对世界发现的过程,我抛砖引玉,做点探索。

       首先,需要清楚认识世界,必须有正确的经济世界观。

       经济思维的起点应该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不妨向科学学习思维。科学世界的定律,在全球都是相通的,在古代和现代也是相同的。其思维模式在于:从定律开始,不论好与坏。我们研究汽车、导弹、轮船、炸药,绝对不会谈论这些东西的人性,只能从物理的维度来分析,从规律的维度来分析。相信没有人会抱怨导弹太坏,炸死了平民;也没人抱怨枪支太坏,杀死了平民。

      讨论经济问题,是不是应该从一个没有情感的规律出发?假如借用科学的模式来讨论经济,是不是应该从一个没有感情的基础谈起?

      这个基础是什么?不妨把资本看作物理定律。资本属于无情感的事物,其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资本如同没有情感的“火”,会烧毁一切,具有物理的特性。资本也是自私的,没有情感的。既然选择资本作为经济学中的物理名词,就没有必要批评“资本”没人性,批评一些发达经济体没人性。资本,就如同那太阳,给世界带来了能量,也晒死了很多动植物。对于资本,我们只能把他当作物理事物。

      既然提到这里,就再进一步。既然资本是自私的,没人性的,是不是就是邪恶的,我们应该避开,并加以诅咒?在这里,必须想到一个词“共赢”。因为存在“共赢”这个词汇,所以”资本“可能变得可爱。


        要想做好,第二个是要问出“正确的问题”。世界经济发展的本源动力是什么?最基础的动力是什么?或者说不以人为意志转移的动力是什么?再进一步说,“经济牛顿定律”是什么?

        我们平时用不到物理上的牛顿定律,这不代表不起作用。同样在经济发展中,很多的决策者可能也用不到,但却能决定经济水平。经济发展的“牛顿定律”即是科技水平。一些人可以通过引进生产线成为大老板,通过生产加工成为富豪,有一些人通过金融操作富甲一方,可以不知道“科技”,也可以不理“科技”。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绝对是真实的。几百年前与现代人最大区别不是管理、哲学上的区别,而是科技上的区别。


        要想做好, 第三个,还是要问出“正确的问题”。过去4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可以用汽车做个类比,其动力是什么?汽车的变速箱、方向盘、轮子,还是发动机?我个人感觉,过去40年的动力就是“人力成本低”+“技术引进”。因为存在洼地,存在落差,所以就可能装上“发电机”,就能促进发展。


       同样,第四个,还是要问出“正确的问题”。比如很多人总想着赶超发达国家,提出了一些建议。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很正常。这些问题比如”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如何走捷径“。这些问题是正确的问题吗?

 

      同样,第五个,还是要问出正确问题。现在很多人批评房地产经济,说“房地产抽干了几代人的钱袋子”。“控制房地产发展”合不合适?

      “房地产抽干了几代人的钱袋子”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共鸣,是一个相对正确的描述。不妨追加一个问题,在封建时代,也没房地产,是不是大家活的很潇洒?

       没有高房价的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了吗?那么房地产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高房价可能违背了市场资源配置规律,没有违背价格规律。价格规律,是说商品缺少价格高,反之,则价格降低。在行业垄断情况下,价格规律也起作用。市场资源配置规律则说明资源向高效率的个人或行业转移。市场资源有效配置,才能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为什么很多国家打击垄断,原因就是“违背市场资源配置规律”,影响了经济发展。“畸形房价”只会影响生产力发展。

       “控制房地产”是不是对?这难以说明,因为很多的问题,在名义上对,又可能错。目的是对的,可能手段是错的,比如南辕北辙。目标正确,还必须手段正确。


       同样,第六个,还是要问正确的问题。现在经济的矛盾是什么?宏观性矛盾是什么?很多人看到消费不旺盛,认为房地产发展限制了消费,对不对?

       对于经济矛盾,我一直坚持”流通“的观点,就是”货币“不能积存,只能流动。只要所有的货币在不停流动,至少表面上是健康。

       许多人认为”消费“不高,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因为产品品质差,人们觉得没有买的必要,也可能人们想买,可收入低。当然,这两种现象肯定都存在,哪一个是主流?

      一提到消费不旺盛,很多人就觉得普通民众缺钱。也有很多时候,是产品本身的问题,人们觉得没有必要。随着经济发展,全国形成了一个饱和市场中,社会总需求没有增加。发达的生产能力与低端产品的消耗能力不平衡。生产效率很高,但属于低端的产品,人们自然不愿意再掏钱。

      与此同时,收入低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少消耗,多产出”是资本永恒的追求。我们不得不问一句话,少消耗多产出,那些剩余产品怎么处理?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不是能够糊弄的事情。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这么来的。剩余产品太多,而工人消耗不掉,发生危机。

      当然很多专家提出了缓解的办法,一个是出口,另一个办法就是投资。缓解的办法只能是缓解的办法,还是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样,第七个,还是要问正确问题。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如何促进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依靠科技。科技发展依赖什么?有的人说依赖科技人才培养,有人说依赖政策。这个问题绝对很复杂。

       同样,第八个,还是要问正确的问题。“科技的红利”怎么实现?这又是复杂的政策和管理问题。不过,西方在几百年前做了正确选择,至少可以借鉴一下。可是西方已经走在前面了,如何才能赶超?法国、德国、美国提供了一些经验,多少可以借鉴一下。有一些人肯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问题之一 ,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凭什么,有什么资格来判断?人家属于老师,我们是学生,学生评判老师,分出精华和糟粕。至少从表面上,总是有点不协调。

       同样,第九个,还是要问正确的问题。封建社会,为什么不那么重视科技?政治和文化对科技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同样,第十个,资本家如何影响政策的?日本经济衰落的根本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看到经济学家互相争吵,好像总有一个是对的,另一个是错的。其实两个人可能都是错的,也可能两个人都是对的。经济学家们的争吵、讨论,把社会焦点汇聚到争吵内容上,从而忽略了其它的问题。

       在媒体上,存在大量类似”奶头乐”理论的行为。两个专家在讨论一件事,可能这件事不是个“事”,也可能全对、全错。但大众眼球没吸引,掉入思维陷阱,被控制了。

       日本经济跌落,一些人说日本上了美国金融业的当,有的人说日本自己有问题。至少在我看来,日本经济根本与金融无关,而是日本缺少目标和野心,战略有问题。日本在战略上一直搞不好,比如说二战中偷袭珍珠港。战术上赢了,但战略上已经完了。

      日本经济发展起来了,就想着赚美国人、欧洲人的钱,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种做法明显有问题,在战略上是不可实现的。

      对于西方人来说,日本人很勤劳,可日本的勤劳做法则把经济规则搞烂了,这就成为大问题。西方国家的懒惰,不是西方人真懒,而是经过几百年经济发展的结果。假如看西方资本主义早期,会发现人家也很勤快。

      西方国家的发展,存在着系统的平衡和选择。系统不是表面上看的样子,而是有复杂的机制。勤劳不是一天工作24个小时,而是要综合各种因素。通过一些法律,保证西方民众有更多休息时间,另一方面则保证物质的生产与消费的平衡,避免经济危机。西方民众有更多休息时间,有野心的人则提升自己的各种水平,比如管理水平、学识水平,技术水平。

      日本经济要发展,疯狂出口,欧美肯定要反制。美国人、欧洲人不是笨蛋,他们提高工人收入并不是心里善良,而是存在着底层的原理。除了政治选票的问题以外,还因为科技发展很高,人们完全不用这么辛苦。让人们休闲起来,让人们绅士起来,让有才华的人有时间和精力发展。一方面减少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则是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日本上来打破了平衡,自然会被针对。

      日本经济发展不起来,根本在于格局太小,只想着一亩三分地。格局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天花板。日本想通过辛苦积累财富。对于一个人来说,勤劳可以积累财富,到了国家层面,财富就不能靠积累。财富更多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不是看得见的东西。美国欠了世界很多钱,但仍是发达国家,超级强国。

       日本可以树立起自己的独特目标,比如说进军火星,进军太空,进军月球,不发展大型武器,就是搞民用。日本人设法建立月球基地,建立火星基地,搞太空探索,建设大型对撞机。看看美国的马斯克,日本完全可以提前搞。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多,最好办法就是去月球,去火星,进军太空。

       到了国家层面,我们普通人的底层逻辑很多不适用了。比如普通人为了买房子可以存一大笔钱。而政府发展基础设施,就不能靠存钱来解决,必须首先掂量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

        同样,第十一个。西方经济,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涉及到了各类团体(如工会,非政府组织等),还涉及到文化。假如再细节一些,各种团体会有多少个角色,分别扮演了什么,主要做什么。

      以工会为例,很多人看到工会的坏处。工会有没有好处?对于大企业来说,工会与企业本身是一体。工会有助于筛选那些无能的管理者,有助于提前解决工人中的不安定因素。


      同样,第十二个。假如鸟瞰整个世界,如何评判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如何看待某些政治团体?想来,这个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是最重要的内容。是以开放的心态,还是以封闭的心态?把外界的各种不同力量看作是前进的源泉,还是看作必须清理的阻碍?


       我常常把社会运作比作一个”控制系统“,我们做出决策,等待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做出调整,然后再等待反馈,然后再做调整。这个方法被广泛使用,社会发展中的决策,动物进化,开车,开飞机,导弹火箭导航,计算机计算复杂的问题,等等吧,都是遵循这个模式。

       获取更多信息,采用反馈方式来优化行为,就是一种科学行为。

       反馈的重点是信息。现在手机即是照相机,又是录音机,还是录像机,新技术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很多真实的信息。过去为了判断真假,困难重重,现在有了手机和互联网,而且到处是,人人手中有,有了记录,就容易了很多。

      对于经济发展,看了许多,想了许多,没有答案,也就提出了一些问题,属于思维的沉淀吧。春天里,到处鲜花盛开,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我们知道,鲜花都是短暂的,没有一年的辛苦,也没有短暂的鲜花盛开。

      每一个经济体在向前发展时,都面对很多的困难,很多时候就是被忽悠瘸了,有的经济体甚至走上了不归路。

     经济发展是一个努力的过程,只有勤劳才能有收获。

     经济发展是一个发现的过程,除了科学的发现,还有人才的发现,管理的发现。

     经济发展是一个过滤的过程。

     经济发展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经济发展是一个设计的过程。

     经济发展总是不容易,希望科技人员能展翅翱翔,希望技术进步无阻碍,也希望人们面对磨难仍然心中有光明。

      病毒不断传播,致病性强,传播快的病毒不见得最厉害。这涉及到一个系统问题。回头望历史,“经济发展”不是简单问题,必须从系统维度来思考。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46-1336408.html

上一篇:市场经济根本性矛盾,马克思一针见血
下一篇:小费思维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