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霾的厚度,一个新的科学名词?

已有 3200 次阅读 2014-2-12 17:46 |个人分类:大气呼吸过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厚度

霾的厚度,一个新的科学名词?

张学文,2014/2/12

提出霾的厚度一事,确实使人们对大家热议的霾有了一个具体的学术

讨论点:霾的一般厚度大约是多少。我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766801.html给出的估计值是100米水平。现在把我的分析再补充以下。

1.      对于云,气象学固然理论上难确定其厚度,但是气象学是承认云有云底高度,云的厚度、云顶高度这些变量的。对于霾我认为其下界应当理解为就是当地的地面,而不是下界悬于地面以上或者深入土壤中。再就是它应当是有个不大准确的上边界的。上边界到地面的距离就是霾的厚度。

2.      如下面的照片(2008.12.24张学文拍于乌鲁木齐郊区)可以看到站在城市郊区有时可以看到城市上空的霾上边界。因为拍照点已经在霾区之外,有近处的清楚的日光。而远处城市的霾的上边界也比较清楚。从对比看这霾也就是数十米厚。

3.      我此前强调过一个认识:雾、霾出现(发育、存在)于逆温层以下的中性大气层结(或者不稳定)中,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760699.html而我过去分析的这种大气层结的厚度一般都在1公里以下。照此推论,霾的厚度应当小于2公里。

4.      想一想,不太厚的霾已经阻挡了阳光,此时,我们看不清太阳,物体也没有日光形成的影子。所以,如果霾有2公里厚,白天可能就变成黑夜了(能见度为0)。而霾里的能见度应当在40米以上。

霾的厚度,是一个新的科学名词?

霾的厚度,对于拍胸脯说他要治理霾的官员来说,就不需要知道、考虑、分析一下吗?

治理200米厚的霾与治理2千米厚的霾是一回事?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24-766882.html

上一篇:就霾的厚度等等与杨学祥、杜乐天讨论
下一篇:中国每天降水资源总量与笼罩面积报告-2014年2月12日

3 苏光松 周少祥 Hallo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