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霾季'以及它是否应当暂时谢幕了?!

已有 3337 次阅读 2014-2-17 12:27 |个人分类:大气呼吸过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季节

“霾季”以及它是否应当暂时谢幕了?!

张学文,2014/2/17

2005年我曾经写一短文提出我国是否存在雾季(附后)。而那里所谓的大陆雾季大致与冬季对应。现时我们不仅为雾所困,而且为霾所扰,可现在冬季已进入尾声。与冬季为伴的雾,应当逐步退出视野,而与之相伴的霾也是应当进入休息阶段了

您说呢!?

 

霾的困扰即将季节性地退出我国,这是我的看法,而其理由可以是:

 

Ø      北方冬季采暖即将结束,于是人为的污染源有所减少(尤其是大城市);

Ø      春季的日光逐步增加,它减弱了冬季的近地面逆温层,而逆温层是保护霾不能迅速扩散消失的重要屏障。所以日光具有驱散雾霾的力量;

Ø      春季的天气系统比冬季活跃,变化快,容易把低空的霾打扫掉。

 

以上三点,以及霾是否消退都等待今年的天气实况的验证和大家的评论

我们是否需要一个气候学新名词:霾季:指出现霾特别多的一个阶段(如我国的10-2月)

霾季以及它是否应当暂时谢幕了?

下面是我2005年的文章:

我国是否存在雾季?

目前我国航空事业和高速公路在飞速发展,而“雾”却是它的危险敌人。最近对“雾”的预告又频频出现在天气预告节目里了。这不,中央气象台还发布全国主要公路沿线气象条件预报(雾、路滑、结冰)。在我的印象中其他季节“雾”对社会影响远没有初冬时节这么严重。

 

于是我自问:我国是否存在一个多雾的时段--“雾季”?。

 

过去,初夏长江流域的连阴雨,使我们引入了“梅雨”这个词,目前我们认识到雾对航空、高速公路交通有严重影响,而雾多出现在初冬,我们是否有必要用“雾季”这个(新)词来形容它?

我在新疆多年,入冬时北疆地区初雪以后经常会遇到连阴雾(微雪)的天气(有的年份一连十多天阴雾沉沉),这时飞机延误是家常便饭,而地面积雪路滑也让人担心。这些已经是人们的常识了。作为预告员,也深为雾的预告而犯难。可以说每到初冬,“阴雾天气”也准时进入我的脑海。可以说,“雾”作为一个季节特征实际早已经在我们的印象中了。现在的问题只是要不要用“雾季”称呼它。

 

根据新疆的情况分析,这雾发育、形成、生存于地面湿度大(多数情况是有积雪),地面温度还不算低而近地面的空气温度比较低的薄气层中,其厚度经常只有几十米。这个薄气层中的温度层结接近干绝热递减率而湿度接近饱和。如果这个层结上面再有逆温层压着它、保护着它,这雾就难消散。我估计这个结构在其他地区的雾里也会存在。即雾季是这样一个阶段:地面湿度大,地面与近地面薄层的空气层结中温度层结(递减率)为中性或者不稳定,这个薄层中容易形成雾(贴地的云)。而这个天气学条件在初冬时节容易具备,所以雾季在初冬(深冬地面温度就低,层结就稳定,不能形成雾)。

 

春夏秋冬的“四季”我们熟悉,而“雨季”、“梅雨季”或者“旱季”这些名词也有耳闻。但是2005-2006的冬天里,由于四川的大雾、新疆的大雾、东部的大雾锁了机场和公路,让人们感到“雾”这个词不能再被气象工作者忽视了。在这种氛围中,“雾季”应当出世了,它有利于我们从季节角度把握

参考:林之光:我国的雾季,2006.1.6中国气象报科技版头条

2005.12.15:中国气象报科技版头条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24-768273.html

上一篇:中国每天降水资源总量与笼罩面积报告-2014年2月16日
下一篇:中国每天降水资源总量与笼罩面积报告-2014年2月17日

6 周少祥 陈永金 杨学祥 梁光河 zhxftcl1 daxig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