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愚问+点子:向地球打洞(排水,排气),可以预防地震?

已有 3382 次阅读 2016-3-13 16:58 |个人分类:地下气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地震

愚问+点子:向地球打洞(排水,排气),可以预防地震?

张学文,2016/3/13

我的问题是:给地球打洞,使憋在地下的气、水排出来,可以预防、消除地震吗?

提这个问题的背景是:

1.       近些年我在科学网博客上与大家讨论雾霾的形成。我提出应当承认土壤中存在气体,而这些土壤中的气体的排出会携带土壤中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低层,从而形成雾霾。我提出气象部门应当系统测量各地土壤中的气体压力(比较它与地面的大气压力的差值),分析地表面的气体的呼吸过程。在我博客中特辟“地下气”: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classid=166531&view=me&from=space大气呼吸两个专门博客栏目: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classid=164711&view=me&from=space,讨论这些问题,估计那里大约40多篇博客。即把气象学对气的研究延伸到地下去:研究地下的气体。

2.       去年12月深圳发生人工堆积的废土的自然流动现象。造成了建筑物被毁、死亡人数近100人。成为明显的灾害。香港岳中琦教授在其博客中提出废土中含有的气体爆炸可能是原因的独立见解。岳教授认为应当研究地层中的气体活动规律。这给我深刻印象

3.       2016.3月以来岳教授在分析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日本2011年福岛大地震时都提及了地下气可能是引发地震诱因,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0687他还在1博客中特别分析了甲烷的压力温度密度的关系。确实地下温度高,压力大,高温高压下的甲烷气体的突然冒出来,形成地震是合乎情理的。

4.      3.12,昨天,岳教授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962234.html的博客中说深圳12∙20滑坡事故直接原因是没有修建渣土收纳场导排水体系。我灵机一动反问:如果最初安排了排气孔(不是排水),会消除灾害吗。随后岳教授回答说

博主回复(2016-3-1219:56)应该会的!
这些填土是风化火成岩土,颗粒分析为含粘土、粉砂和砾石的砂土。它们饱水充满水后的渗透水和气体能力大大降低。如果含水量少,气体就可从砂土孔隙中排出,难以聚集。多谢!

十二分钟以后岳教授又说:

博主回复(2016-3-1220:08)如果有排气孔,高压气体就会把泥水带出、涌出孔口,也是一种消气压气量的方法。同时,人们也会在地表注意到这种异常现象,而提前防治!

 

5.       这就是说在岳教授看来,如果深圳2015.12.20灾害之前我们关注了废弃的人工废料中可以吸收大量的降水,而且可以在自然作用下这些废料可以产生大量的气体,那么这些废水、废气由我们设的排气、排水管道引出,那么深圳12.20的灾害就可能避免。

6.       即这种人为的地质灾害我们是可以通过打管子而消除的。

7.       把这个认识再作一个延伸:1.注意到浅层地震可以发生在0-10公里深之内,2.注意到我们的打井技术已经可以深入到10公里以下,3.注意到天然气、石油都可以从高压井里自行喷出。在某些地质结构特殊的地区修一些深井,即可以是地层深处的观测点,也是气体、液体的排出口,应当是可以消除一些地震等地质灾害的

8.       以上的分析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从学术上看,发展地下气研究,建立地下气科学(地质学的一部分,其浅层联系着气象学、雾霾)应当是值得鼓励、提倡的。

9.       您认为呢?欢迎提出!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24-962369.html

上一篇:关于您的一个幂律,请检验是否灵验!
下一篇:全球日蒸发量为常数的假设--一天无雨空中水汽可以增加11%?(3)

8 赵建民 蔡小宁 檀成龙 周少祥 魏焱明 杨正瓴 杨学祥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