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
风雨欲来鸢满天(附照片二十多张)
2022-3-31 17:01
阅读:5652

老鹰日记:阳春三月鸢飞扬

黑鸢(Milvus migrans),俗名“老鹰”“鹞鹰”“乌鸢”,也叫黑耳鸢。港台或称之为“麻鹰”,是因为其亚成鸟(幼鸟)身上布满了白色麻点而得名,见照片。

黑鸢中等体型,像乌鸦但比乌鸦大,身体长54-69厘米,飞行时翼展达 1.20-1.40 米,体重 1.10 千克左右。通体黑褐色,具有非常独特的微叉状长尾巴,有的个体分叉不明显。是新疆猛禽中惟一具有明显“燕尾”或“鱼尾”的种类,易于区别于其他猛禽。

它们通常在南亚、东南亚越冬,迁徙季要翻越重重大山,包括青藏高原、昆仑山和天山等。繁殖地在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归属于西伯利亚区系)。

在越冬地和迁徙途中,黑鸢具有黄昏聚集的行为。黑鸢也是新疆少有的喜欢集群迁徙的猛禽之一。虽然鸢都是宽幅迁徙,但在天山大峡谷会形成“地理瓶颈”和比较明显的“鹰束流”——狭窄的连续鸟流。

过去,我们都把黑鸢视作垃圾鸟,像乌鸦一样令人讨厌。小时候经常看到“老鹰捉小鸡”的把戏,对家庭副业干扰很大。现在,很少有谁还关注它们,研究文献寥寥无几,包括黑鸢的一些迁徙轨迹、行为举止、停留时间、繁殖生态、种群数量及其变化等特殊细节都不知道。

说实在的,平时我只关注秃鹫、金雕、乌雕、草原雕和猎隼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对于菜鸟或者二级“垃圾鸢”,知之甚少。这里,就不敢多胡说八道了,最近有人要咨询黑鸢的习性,都是一问三不知的(见笑了)。

在新疆,根据卫星跟踪信息,这个春季黑鸢的大概迁徙路径为:南亚越冬地(如印度1-2月)— 陆续翻过青藏高原和昆仑山脉(2-3月)— 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新疆南部和田河、叶尔羌河、塔里木河流域停留补给(3月)— 在博斯腾湖周边聚集(焉耆县、博湖县、和静县等)— 借助南风或东南风(暖热气流)翻越天山山脉一号冰川(3月底至4月上旬)— 其间穿过天山大峡谷(鹰谷)进入乌鲁木齐地区(3月底至4月上旬)— 盘旋至阿尔泰山或西伯利亚繁殖地(3月底至4月上旬)— 开始筑巢繁殖后代(4-7月)。

下面是一首小诗《春鸢漫天》配合最近这一周拍摄的照片,详细记录这次黑鸢的迁飞过程:

鲲鹏展翅一万里,喀喇昆仑尽眼底。(1)

风雨欲来鸢满天,集群越过戈壁滩。

放眼天山裹银装,南来黑鹰舞蹁跹。

穿云驾雾大峡谷,壹号冰川引路还。(2)

注(1):黑鸢从南亚(印度)越冬地起飞,抵达西伯利亚繁殖地,历尽艰险,直线距离5000多公里,实际上超过一万里了。

注(2):3月23-24日,出现一个天气过程,借助气流黑鸢开始飞跃天山,距离乌鲁木齐市约80公里的一号冰川,竟然成了为黑鸢导航的显著地标。

黑鸢 高飞_马鸣摄.jpg

2022年3月19日(星期六)下午,在南疆库尔勒机场执勤的张俊杰先生报告,跑道上空零散的横穿跑道黑耳鸢(黑鸢)20余只,飞行方向由南向北,飞行高度30米-50米。近期,大群黑鸢陆续出现在天山南北。我们说黑鸢就像黑乌鸦,那是指集群落在树上的时候,如果飞起来,就非常优雅、轻盈、飘逸、帅气。黑鸢滑翔时初级飞羽分开像手指一样,尾巴中央内凹,呈鱼尾形,区别于其他猛禽。如果你是听到了叫声,是不是有一点《诗经》里的感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注:雎鸠,水边的老鹰也)

黑鸢 捕食 马鸣摄_3437a.jpg

2022年3月21日(星期一),黑鸢是最易于识别的猛禽了,遇见率也最高。据杨飞飞先生说,乌鲁木齐水磨河来了4只黑鸢,他提供了一组麻鹰照片。这几天为了寻找最佳观测地点,我走遍郊外的各个可能有黑鸢分布的地点,特别是水域,千呼万唤始出来(马鸣 摄)。

黑鸢 马鸣 摄_3112ab.jpg

3月22日(星期二),第一波迁徙高峰即将开始,一些个体急于到达繁殖地,跃跃欲试。这是一只黑鸢成鸟的特写(马鸣 摄)。记得儿时,我们都喜欢玩“老鹰捉小鸡”游戏,其实黑鸢的食谱包罗万象,各种小动物,如小鸡、小雀、老鼠、蛇、蛙、鱼、野兔、蜥蜴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都吃,有时候也吃垃圾、腐肉、尸体等。

黑鸢 排泄 马鸣摄 Birds in Altay Mts. by MaMing-2014_09 631a.jpg

3月23日(星期三),拍摄黑鸢或者猛禽飚粪动作,记录奇特行为(马鸣 摄)。这是是电力部门最头痛的事了,因为猛禽粪便的湿度大、浓浓的电解质、拉的也太长了,可以造成线路短路和电力系统瘫痪。实际上黑鸢喜欢在机场上空盘旋,威胁安全。

黑鸢 六十户乡 马鸣摄_2713.jpg

2022年3月25日(星期五)上午,阳光明媚,黑鸢腾空,体轻善飘,飞行灵巧,它们可以长时间在天空中巡弋悬浮。我们的团队在水磨河、六十户乡鱼塘、南山鹰谷考察 、、、、、上千只黑鸢云集在迁徙路线的上空(马鸣 摄)。阳春三月,乌鲁木齐市周边吸引黑鸢的食物极为充足,各种干扰亦很少。下午,我们寻找迁徙路线和鹰流,确定在天山一号冰川—后峡胜利达坂—乌鲁木齐河谷—永丰和鹰谷之间—雅玛里克山—西山垃圾场—地窝堡国际机场—六十户乡鱼塘—青格达湖—东道海子等,有比较多的黑鸢停留,估计有数千只,近半月内累计有上万只黑鸢迁徙路过。今年应该是黑鸢种群数量的一个“大年”—— 丰收年。

食物资源 鱼塘边 马鸣摄_20220325a.jpg

3月26日(星期六),鱼塘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死鱼呢?原来是这几天冰封的池塘,冰太厚了,来不及消融且春季水下缺氧,鱼都被憋死了(马鸣 摄)。我们沿着泥泞的小路艰难前行,见到鱼塘边死鱼很多,都是体重在2斤以上的鲜美大鱼。吸引黑鸢的食物极为充足,各种人为的干扰亦很少。

黑鸢 列队 马鸣 摄_3371ab.jpg

3月27日(星期日),在青格达湖边,大量的黑鸢落在农田里、大树上、电线和铁塔顶部等(马鸣 摄)。下午,数以万计黑鸢腾空盘旋,出现了鸢满天的景象。原来是渔民在高声驱赶野鸟,还有枪声、鞭炮声、敲锣打鼓声,此起彼伏。但是,访问当地的许多人,都认为黑鸢只吃死鱼,不捉活鱼,对渔业的危害不大。

黑鸢的驿站 马鸣摄_3453a.jpg

3月28日(星期一)中午,黑鸢开始在铁塔上休息(马鸣 摄)。据说大群黑耳鸢经过休整,已经陆陆续续开始离开乌鲁木齐。阿勒泰的代金龙先生记录,中午 12:29 拍摄到几十只已经迁徙至阿勒泰附近!当然,南疆还有挺多的黑鸢补充进来,大部分黑鸢或者原地不动(歇息)。同时,马鸣与沙朋非先生等在水磨河景观带观察到三两只黑鸢盘旋,偶然下河捕鱼。

黑鸢 六十户乡 马鸣摄_2657.jpg

3月28日,经过长途迁徙,黑鸢疲惫不堪(马鸣 摄)。加上这几天的下雪下雨,气流变化比较大、、、、下午在乌鲁木齐南山水西沟——“天山鹰谷”附近有鹰流穿过。杨小敏和蒋可威先生等都记录到比较分散的鸟流陆陆续续飞过头顶,高度100米上下,目的地乌拉泊、柴窝堡湖、盐湖、红雁池、水磨河、青格达湖、塔桥湾、、、、黑鸢一到目的地,当务之急就是歇息。

麻鹰两只对比 成鸟与幼鸟 杨飞飞 摄.jpg

黑鸢的成鸟(左)和亚成鸟(右),也叫麻鹰,对比强烈,幼鸟以满身的麻点出名(杨飞飞 摄)。有的时候,幼鸟的凹尾不明显,会增加识别的难度。

黑鸢 青格达湖 马鸣 摄_3104a.jpg

3月29日(星期二),黄昏聚集,在路边的大树上。这天又开始细雨绵绵,老鹰不得不在树林里躲雨。后来,转为小雪,整个世界银装素裹。根据古德海老师的卫星跟踪信息,有一些黑鸢已经抵达蒙古或俄罗斯西伯利亚繁殖地。它们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南部越冬,迁徙至蒙古和俄罗斯泰加林区繁殖。飞行高度通常距离地面上百米,在白天迁徙,集中在北京时间 9:00-20:00 点之间。

IMG_8335a  黑鸢捕鱼系列 马鸣 摄.jpg

3月30日(星期三),清晨气温骤降,雨雪交加,大地白茫茫一片。中午,天气逐渐放晴,气温骤升。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了一个下午,才抓拍到黒鸢俯冲捕鱼的镜头(马鸣 摄)。我们利用超高速摄像机抓拍黑鸢捕鱼精彩瞬间,每一个动作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之前所说的黑鸢只食死鱼,显然不准确。现在看来,在水磨河这样放生了许多小鱼的地方,它们偶然也会捕捉活鱼,看它们捕鱼的技术得心应手,难度似乎不大。阳春三月,我们紧跟候鸟迁徒脚步,从博斯腾湖到天山大峡谷,北归之路看黑鸢,龙卷风式形成盘旋的鸢柱。

黑鸢 吃死鱼 马鸣摄_3443ab.jpg

3月31日(星期四),这是一只黑鸢正在分吃死鱼(马鸣 摄)。赵春辉先生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河畔拍摄到黑鸢捕鱼过程、、、、、黑鸢竟然在空中进食,边飞边吃鱼,精彩照片不可多得、、、、、马鸣曾经拍摄到整个捕食过程,一组照片可以动画播放。另据阿勒泰(喀纳斯)机场王丹先生介绍,今日阿勒泰机场上空有大群黑耳鸢(黑鸢)迁徙路过,飞行高度50米左右。由南向北,每群都在一百只左右,每群穿越机场上空大概滞留 15 分钟左右。

黑鸢 马鸣摄_3139a.jpg

据尼勒克刘建明老师报告,每天都有两三批次20多只黑鸢飞过天山,种群数量,今年较往年多。昨天乌鲁木齐又开始下雨雪了,新的天气过程出现了,可能预示着又有一个迁徙高峰的到来。上午,马鸣驱车去西山九龙附近一个水库,遇见四五百只灰鹤竟然在戈壁滩上散步。途中只遇见三两只黑鸢,低空盘旋。

黑鸢 幼鸟和巢穴-马鸣 摄.jpg

母亲与孩子们,在新疆阿尔泰,黑鸢营巢于高大的杨树上,巢的直径大小为70~90厘米,有时直径达1米以上(马鸣 摄)。每窝产卵 2~3 枚。卵的外径大小为53~68 毫米 × 41~48 毫米,重约52克,钝椭圆形,污白色,略缀血红色点斑。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达38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大约经过一个半月的巢期生活后,雏鸟才可飞翔。

水磨河 观鸟之路 黑耳鸢 马鸣摄_8270a.jpg

成双入对,追逐嬉戏(马鸣 摄)

黑鸢俗称老鹰,飞行能力极强,空中接物,抛空传递,技术娴熟。古人一直羡慕黑鸢借助气流在空中翱翔的技巧,轻盈、飘逸、优美、自如。因而古代早期的风筝被称之为“纸鸢”、“纸鹞”、“木鹊”等就不奇怪了。其实,古代的纸鸢或竹鸢完全模仿了黑鸢的形状,它不单是一种娱乐玩具,而且是最早的飞行器,一种具有侦查和传递信息能力的兵器。

南山 CCTV 后峡 鹰谷_20220325a.jpg

雪后的乌鲁木齐河谷,也叫“鹰谷”,是黑鸢从南疆飞跃天山迁徙至北疆的必经之路(马鸣 摄)。一周里两次降雪,一开始细雨绵绵,慢慢转为小雪。下午,突然云开雾散,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调查组守候在天山大峡谷口,观察和记录黑鸢的迁徙过程。随着第一波迁徙高峰的结束,黑鸢春季迁徙接近了尾声。当然,不急于赶往繁殖地的老弱病残个体(第二波迁徙群)包括亚成鸟,姗姗来迟,它们还没有出现。


补记:

来自先秦《诗经》中的鸢或老鹰的故事传颂了几千年,源远流长:

《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注释:鹰在天上飞翔,鱼在深渊跳跃)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注释:太师尚父——姜太公,就好像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诗经·小雅·四月》:匪鹑匪鸢,翰飞戾天。

(注释:我不是雕和老鹰,怎么能高飞在空中)

《诗经·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注释:鴥(yù)— 鸟疾飞的样子。晨风,即鹯(zhān)鸟,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

《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注释:雎鸠是什么鸟,从叫声“关—关—”,应该是黑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鸣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048045-133187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