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
又见西域“大美人” 精选
2022-5-31 19:36
阅读:13660

黄喉蜂虎  鸟中的四大美人之一

European Bee-eater,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birds in the north of Xinjiang

By MaMing

在新疆,鸟中的四大美人分别是翠鸟科的普通翠鸟,蜂虎科的黄喉蜂虎,佛法僧科的蓝胸佛法僧,戴胜科的戴胜(马鸣,赵序茅,2015)。除了普通翠鸟略偏小,其余体型大都介于 30 厘米左右。华丽的外表是它们共同的特征,羽色大都艳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以蓝、绿、黄色占优势,各具特色,堪称西域鸟中“四大美鸟”。

黄喉蜂虎Merops apiaster) —— 干旱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工程师”

黄喉蜂虎为蜂虎科的中型鸟类,叫声悦耳如哨。她和翠鸟、戴胜、蓝胸佛法僧一起号称新疆佛法僧目的“四大美人”。而黄喉蜂虎则是公认的四大美人之首,觉得一点也不虎头虎脑。她体型修长,约为 2330 厘米,堪称黄金身材,而细嘴及长尾针尖伸出,飘飘欲仙,又是众多鸟类羡慕的对象。不过与她美丽的外衣相比,这些都只不过是陪衬而已。

她身上的外套,粗略估计就有六七种颜色还不算杂色(见照片)。额头白色至蓝绿色,并与一暗蓝色的细眉纹相连,头顶至上背是栗色,肩部呈棕色。下背以下是淡黄咖色,腰部是渐变的黄绿色,尾巴蓝绿色并且还有狭形的黑褐到达尾端。眼睛暗红色,喉部鲜黄色,胸以下蓝色,是不是眼花缭乱五彩斑斓了吧。此外它还是一个婀娜的舞者,飞行中拍翅和滑翔交替,前进路线上下波动。

漂亮的外表婀娜的舞姿总让人和温柔联系起来,黄喉蜂虎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凡事都有例外。看看它的食物你就知道为啥了,食物主要是蛾类、蜻蜓、蜂类、飞蝗,尤其爱吃蜜蜂、马蜂、黑蜂、熊蜂、大黄蜂,谁厉害吃谁,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鸟类中罕有以“虎”字命名的,连鸟字偏旁都不带。如果此刻还被它漂亮的外表所迷惑的话,那就去问问蜂农吧。黄喉蜂虎是蜂农最危险的敌人,而且它们总爱集群活动,凌空飞舞,在空中捕捉蜂虫,蜂农总是想方设法避开这些“瘟神”。

还是要用大数据来说话,综合所有群体的数据,膜翅目昆虫(如马蜂)是迄今为止最常被蜂虎捕食的昆虫(50%),其次是蜻蜓(约占17%),而甲虫、直翅目(蝗虫)、鳞翅目(蛾或蝶)和双翅目(苍蝇)昆虫各自贡献了大约 7%9% 的被捕食猎物份额。

黄喉蜂虎的英文名称为 European Bee-eater(欧洲食蜂者),一看就是一个外来入侵者。除了品行外,它的政治立场也有问题,因为它也是坚定的“东扩分子”(马鸣,2010)。它们原本居住在西部天山、伊犁河谷、塔城盆地(谭耀匡,关贯勋,2003),经过多年的运动,向东行进300400公里挺进到精河与乌苏境内(马鸣,2011)。最近又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推进到了乌鲁木齐以东(米东),不到30年“东扩”了有上千公里(700~1000 km)。她们更喜欢走水路或者绿洲,沿着流域扩散是它们的一大特色。鸟品不行,政治思想也有问题,不过它对老婆却极度的温柔。

黄喉蜂虎 5 月初就出现在了乌鲁木齐河下游,这个时期也是寻找繁殖伴侣的时候,一旦找到情投意合的,便相互陪伴一直白头到老。恋爱之后,它们就开始筑巢了,为了后代的安全,它们需要在河岸的崖壁上开凿出一个直径约 9 厘米(Kerényi & Ivók, 2013),深 1.21.8 米的洞穴,最深可达 2 米,平均在 1.62 米。而蜂虎所依靠的工具仅仅是自己的喙和爪子,简直就是个“挖掘机”。巢穴完工后,雌鸟也身怀六甲了,此时雄鸟最柔情的一面展现出来。巢依旧需要修饰,不过雄鸟不会再让妻子忙碌了。不仅如此,它还加倍工作,捕食更多的飞虫来喂养妻子(照片)。在丈夫的宠爱之下,雌鸟呆着巢中,把家看好把孩子照顾好就行了。通常窝卵数 68 枚,最多 9 或 10 枚,卵壳为白色。通常每年只繁殖 1 窝,雌雄共同参与繁殖,二者的贡献度是一样的,雌雄鸟每次坐巢的时间长短无明显差异。孵化期 20 多天幼鸟就可出壳了(赵正阶,1995)。幼鸟晚成性,需要父母哺育比较长的时间。

蜂虎都喜欢停留在电线上,居高临下,捕捉飞虫(谭耀匡,关贯勋,2003;柯坫华 等,2017)。一年四季它们总是在旅行和扩张,5月初长途而来,9月份的时候它们就开始集群准备撤离了。这时候也是拍照的绝佳时机,黄喉蜂虎见到我们,一开始它们根本无动于衷,懒懒洋洋的,只有当我们抄起“武器”(长焦数码照相机),近距离挺进时它们才不慌不忙的躲到另一个线杆旁,跟你打游击战,始终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国内黄喉蜂虎仅仅出现在此地繁殖,为新疆特有种(Cheng, 1987)。冬天它们要迁到南欧、北非、中东、印度次大陆的西部过冬,一年之中只有三分之一时光生活在新疆北部一些地区。

那么,黄喉蜂虎面临什么样的威胁呢?通过长期监测和保护项目执行,揭示了危害筑巢和繁殖种群的一些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外来物种入侵、垂直河岸的坍塌、筑巢期间进行的施工(毁巢)、过度使用杀虫剂和直接人为干扰(如射杀和旅游等)。

在野外,我们这一次的观测内容之一是量化黄土、细沙地和沉积状石砾崖壁上的巢穴比例,评估山坡巢窟附近的植被覆盖(荒地或农田),测量筑巢洞穴入口处的坡度,分析基质类型(粒度)与坡度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黄土粘度、沙子粒度、砾石陡壁硬度及坡地上的洞穴深度等的关联性。

有人认为黄喉蜂虎是干旱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工程师”(Casas-Criville & Valera, 2005)。我们知道内陆干旱环境是一个很脆弱的生态系统,穴居的蜂虎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生态系统工程师的作用。首先,该物种在干旱环境的基本非生物和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是干旱地区的主要扰动者,清理深层土壤,包括植物根系,还适时应对气候变化。根据测量计算,一对蜂虎挖掘的土方量平均为 13 千克(kg),远远大于田鼠对土壤的扰动。其次,它可以为广泛的生物物种提供筑巢和栖息之地,增强生物多样性。有记录显示,几种麻雀、沙燕、小鸮、佛法僧、鹡鸰、椋鸟、戴胜等,至少有 19 种鸟会选择蜂虎的洞穴繁殖。不仅是鸟类,老鼠、蜥蜴、蟾蜍和甲虫等亦会搬入蜂虎巢穴中入住。同样,它为许多其他物种提供了资源和繁殖机会,从而加强了群落结构,增强更复杂的多样化食物网络。

太深奥了,废话少叙,还是用图片来说话吧!

(声明:本文图片均为马鸣拍摄,大部分文字引自马鸣和赵序茅: 乌鲁木齐鸟类趣话.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 1-276)

说我是“大美人”一点儿也不夸张,新疆的鸟大多数土不拉几的,很少有像我这样的多彩多姿(马鸣 摄)

看我的背部,是不是五颜六色?有证据表明,颜色是身体状况的一个指标,尤其是在性别和颜色不匹配的个体中(马鸣 摄)

近几日,新疆四大美鸟之一的黄喉蜂虎成为爱鸟人的热门话题。有人在六师 103 团附近的北沙窝发现了鸟儿巢穴,吸引了大批的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马鸣 摄)

黄喉蜂虎回窝 马鸣摄_6214.jpg

蜂虎喜欢选择在近水的断崖上打洞,会相互帮助,善于合作,可加快进度,主要还要考虑掘巢难易程度和防御天敌等方面的因素(袁孝维等,2003;程闯, 韩联宪,2011;韩联宪 等,2012)。黄喉蜂虎通常是狡兔三窟,非常善于打洞。好像还不沿用旧巢,这样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繁殖场所(马鸣 摄)


根据鸟友发来的定位信息,巢群距离我家约 63 千米,开车过去用时 1 小时 20 分。好在就在公路边,停下车就可以看到数十只鸟儿忙碌地飞来飞去,在巢穴里进进出出。在陡峭的土坡上,密密的洞穴,一个挨一个(马鸣 摄)

光天化日之下猜猜看看雌雄在干什么啊(马鸣 摄)

黄喉蜂虎 洞穴 马鸣摄_6344a.jpg

假想一下,如果养蜂人遇到这样以蜂为食的鸟儿,该如何是好啊(马鸣 摄)

其实,这个问题之前我的博文曾经讨论过,蜂农怕蜂虎,更怕滥用农药。去年5-6月,我们专门调查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阜康市梧桐沟 222团的养蜂业,在蜂场经常看到大批的蜜蜂死亡,原因就是过量使用杀虫剂。相对于蜂虎,农药的危害更大。

黄喉蜂虎 马鸣摄_6243.jpg

一对黄喉蜂虎鸟儿飞来飞去是在捉虫,仔细看图中鸟儿嘴里就有一只虫子(蜻蜓),他传递给她,这是要去喂孩子了。我们记录下正在育雏喂食的情景。我们用望远镜还清楚地看到一只鸟嘴里衔了一只蜻蜓或黑色甲虫。黄喉蜂虎周身被羽鲜艳靓丽,名为蜂虎,是因为它们以蜜蜂甚至马蜂为食,攻毒的能力超强(马鸣 摄)

当黄喉蜂虎展开翅膀,你可以看清楚其背部和腰部的颜色,而且尾尖端的针状结构也很独特(马鸣 摄)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优秀工程师,黄喉蜂虎为自己也为其他动物设计建造了穴居环境,洞穴深度 12 米,一般的天敌很难进入它们的“宫殿” (马鸣 摄)

参考文献

Casas-Criville A & Valera F. 2005.The European bee-eater (Merops apiaster) as an ecosystem engineer in arid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60 (2): 227-238.

Cheng T. 1987.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Kerényi Z & E Ivók. 2013. Nestsi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uropean Beeeater (Merops apiaster L.) in the Gdll Hills. Ornis Hungarica, 21(2): 23–32.

MaMing. 2010. Bird expansion to east and the variation of geography distribution in Xinjiang, China. Arid Land Geography, 33(4): 540-546.

MaMing. 2011. A checklis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irds in Xinjiang. Beijing: Science Press, 1-224.

程闯, 韩联宪. 2011. 云南怒江河谷栗喉蜂虎营巢地特征. 四川动物, (6): 932-936.

韩联宪, 程闯, 吴忠荣, 匡中帆. 2012. 栗喉蜂虎营巢行为与巢洞特征.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32 (6): 73-77.

柯坫华, 邓艳会, 郭卫斌, 张争光, 黄族豪. 2017. 蓝喉蜂虎的捕食行为与食性. 动物学杂志, 52(4): 592-597.

马鸣. 2010. 鸟类“东扩”现象与地理分布格局变迁. 干旱区地理, 33(4):540-546.

马鸣. 2011. 新疆鸟类分布名录. 北京:科学出版社. 1-244. (978-7-03-030046-1) 

马鸣,赵序茅. 2015. 乌鲁木齐鸟类趣话.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1-276.

谭耀匡,关贯勋.2003.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七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吴忠荣, 韩联宪, 匡中帆. 2009. 怒江河谷栗喉蜂虎的繁殖行为观察. 动物学研究, (4): 429-432.

袁孝维,王力平,丁宗苏. 2003. 金门岛栗喉蜂虎繁殖生物学研究. 国家公园学报,13(2):71-84.

赵正阶.1995.中国鸟类手册(上卷:非雀形目).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声明:本文图片均为马鸣拍摄,大部分文字引自马鸣和赵序茅: 乌鲁木齐鸟类趣话.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 1-276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鸣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048045-134103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