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ping2009 面对地震专家与您论道纹坪,置身围棋高手听我谈天说地。

博文

世界上第一位地球物理学教授 精选

已有 16407 次阅读 2013-4-2 07:36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教授, 地震学, 地球物理学, 里克特, 古登堡

世界上第一位地球物理学教授

魏东平

 

引子 我真心地希望:一百年前的美国,可以映照出今天之中国的影子。

在阅读地球物理经典论文的同时,对照着追踪撰写这些经典论文的作者生平,包括他们的童年时代,以及他们的前后学术家谱,有时候也是一件非常有趣并值得深思的事情。

大多数人都对地震学家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耳熟能详,主要是因为他那著名的里氏地震震级的标定方法。里克特是幸运的,能够正好赶上地震学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大好时代。他学术出身于传统的经典物理学,博士毕业之前,便能够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密立根的赏识,进入到蒸蒸日上的后来挪至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实验室工作,并因此能够“傍上”当时地震学界的超级大腕——地震学家古登堡(Beno Gutenberg);反过来,因为古登堡与里克特等人的开创性工作,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实验室,也包括加州理工学院本身,因此而变得更加地有名。

关于古登堡,我曾经在“纪念人类发现地壳100周年”一文中介绍了他的代表性工作,是他发现了地球内部的地幔地核界面——我们今天称之为古登堡界面,并且准确地通过地震学的方法确定了这个界面的深度,他的这项非凡的工作发表于1914年。到了1930年,也就是里克特获得他的物理学博士学位的两年后,古登堡因为他的犹太裔身份,被迫从当时的自然科学中心德国,转道美国任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实验室的教授,从而开始了他与里克特两人之间长时间的亲密合作。

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古登堡的大力提携与高风亮节,那么今天关于地震震级标定的名称,或许就有可能变成了古氏震级,基本没有里克特与里氏震级什么事了,甚至里克特是否能够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都可能是一个未知数。当然,这样的历史不会发生,也不可能发生。

因为古登堡同样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学术领路人——地球物理学家威歇特(Emil Wiechert)!凡学过“地震学原理”课程者都知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它的传播速度如何确定?有两个非常经典的办法可以求解,一个是古登堡提出的拐点方法,另一个便是威歇特等人提出的积分方法。换句话说,我们今天关于地震学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建立在威歇特与古登堡师徒二人的工作基础之上的。

进一步追踪可以发现,其实古登堡之所以伟大,一定程度上与威歇特的慧眼识才及其后的大力提拔是分不开的。事实上,称威歇特为一位杰出的传统物理学家一点都不意外,他曾经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测量出了电子的质荷比,只是在具体解释的最后临门一脚中,因为“臭脚”而致球偏出网不入正门。

威歇特随后从一位传统的物理学家,华丽转身为世界上的第一位地球物理学家(1898年),他首先提出了可实证的地球分层模型,并提出来如何确定这些分层的计算方法,随后逐渐地被他自己,与他的得力弟子古登堡等人一一确认与修改。

其实,在量子力学产生以前,传统物理学中表征微观尺度的原子分层模型,与我们现在宏观尺度上描述地球内部结构的分层模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在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那段时间的物理学家们看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与之对照,未来的地球物理学如何发展?现在看来,也同样到了地球物理学家们认真思考的时候了。换句话说,关于地球物理,我们现在有可能走到了一个临界点,类似于100年前的传统物理学那样的状态——但随后便有了量子物理学。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6819-676070.html

上一篇:对“一位没有SCI论文便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的科学家”的更正
下一篇:超级学术大牛的抑制作用

63 曹聪 罗德海 陈小润 刘全慧 吴飞鹏 李伟钢 王振亭 苏德辰 彭真明 张学文 李学宽 唐常杰 蒋迅 杨正瓴 陈桂华 冷成彪 仲银鹏 武夷山 刘继顺 钟炳 刘洋 毛宁波 庄世宇 吴宝俊 杨德庭 陈飞 喻海良 韦玉程 邵忠 刘波 朱志敏 曹建军 张启峰 李郎平 詹彦 王金旭 李天成 贾世超 鲍得海 王连军 陈小斌 吴明火 张彦斌 陈湘明 赵信刚 鲍海飞 逄焕东 曹裕波 李侠 白冰 宋泽阳 刘瑞亭 李宇斌 陈志刚 盖海龙 杨力 anran123 ly1372153459 zdlh bridgeneer ZXFWDQN biofans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