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tangell 孤独的心灵,蕴藏着热烈的爱。

博文

《十二公民》:在撕裂中弥合的希望

已有 3146 次阅读 2015-9-27 20:32 |个人分类:那些电影|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社会, 改变, 法治, 变革, 十二公民

(图片修改自网络,为《十二公民》海报部分内容。)

题记:“当一切都看起来无济于事的时候,我去看一个石匠敲石头。他一连敲了100次,石头仍然纹丝不动。但当他敲第101次的时候,石头裂为两半。可我知道,让石头裂开的不是那最后一击,而是前面的一百次敲击的结果。”——雅各布·里斯

这是挂在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更衣室上的一段话,乔丹时代的公牛之后我最欣赏的NBA球队。然而,今天要说的并不是篮球。《12 Angry Men》(《十二怒汉》)这部电影,自1957年上映以来,不断被翻拍,从未被超越。我所知道的,日本和俄罗斯都分别翻拍过。这一次,到了中国,取名《十二公民》。

因为中国没有陪审团制度,为了不显得太过穿越,编剧取巧地将情境设置在了某政法大学的考试补考环节。学生用一起现实中的“富二代弑父案”作为模拟法庭的题材,学生的亲友团则以陪审员的身份决定案件结果。

从剧情上来说,除了穿插一些当下的中国语境(富二代、地域歧视、仇富)之外,全剧都在照搬《十二怒汉》。或许可以说是致敬,但显得有些多余。坚持“合理怀疑”者的检察官身份,显然是为了过审进行的设置。好在有何冰与韩童生的出彩演技,最后韩童生的一段情绪失控,虽然略带话剧感,但已可用出神入化形容。

除开电影本身不论,更可以引起我们思考的,或许是电影背后所传递出的一些思考:陪审团制度是否适合中国的法治语境?我们的法律文化中是否有着对生命的足够尊重?在这样一个社会阶层愈加分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形成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公民共识?我想,这都是电影最终定名为“公民”的缘由所在。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不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总是站在时代的转折点。我们在无序中寻找着秩序,我们在撕裂中不断地弥合。也许,我们所做的,是第101锤;如果那样,这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也许,我们所做的,是那些看上去毫无成效的100锤;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因为,第101锤,或早或晚总会到来。

如何去做?改变好自己,就是在改变好社会。

如何改变?从思考当下的处境开始,他们的,以及我们的……

附:马刺更衣室格言原文:

"When nothing seems to help, I go and look at a stone cutter hammering away at his rock perhaps a hundred times without as much as a crack showing in it. Yet at the hundred and first blow it will split in two, and I know it was not that blow that did it——but all that had gone before."——Jacob Riis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8438-923895.html

上一篇:你们都是好孩子
下一篇:环境治理的本土化思考

1 汤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