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为什么人类值得拯救?

已有 3280 次阅读 2019-2-20 07:49 |个人分类: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人类, 拯救, 基因, 价值观, 奇点人

吕乃基

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产业链瓦解。各国由经济上功能耦合相互依存,转为全面竞争,原有的国际组织分崩离析,国际协议被践踏,甚至彼此兵戎相见。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世界接下来会怎么样?

是继续脱钩,土崩瓦解,还是重构全球产业链?是全球产业链重启,还是先制定规则(https://mp.weixin.qq.com/s/fEJHOiWpnFnNt5t1PN5JdQ )?似乎没有答案,似乎又有了答案,可以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然而谁制定规则,谁监督执行,谁是利益无涉,中立的第三方?

规则总有漏洞,桌面上的规则总是被桌面下的勾当腐蚀,乃至推翻(https://mp.weixin.qq.com/s/AAg93NwgI8S9Yqjl4N6-rg )。

第二层次是同样的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是有助于初步积累信任的地基,以避免因“恨屋”而“及乌”https://mp.weixin.qq.com/s/Ydqgwkse9lWcBanQczR1zQ 。问题是,能撇清“屋”与“乌”的关系吗?君不见,那无处无时不在的“组织”。

最高层是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使信任得以扩展和充实,从根本上避免“恨屋”。

人类,实际上不是一个“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人仿佛早已知道今日之微信群。人之区分,不在DNA,不在皮肤、头发等生物学的标志,而在文化基因,在价值观。

然而,即使达到最高层,依然可以因利益而翻脸,譬如美国优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人类,似乎只有在整体受到威胁时,方可临时携手。即使此时此刻,即使科幻,依然争论不休,看看“流浪地球”引发的争论吧。即使在一国内部,乃至同一个微信群,因价值观分歧而退群或被移出,真正“不共戴天”。

不禁想起“拯救派”和“降临派”。

为什么人类值得拯救?

三体人不知在何方,而奇点人在敲门。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1163139.html

上一篇:科学技术哲学界的新疆域——国家层面的STS(合集)
下一篇:人以群分:由基因到价值观

4 陈楷翰 杨秀海 伍光良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