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博士生的小论文或大作业:是否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精选

已有 7210 次阅读 2011-1-22 22:30 |个人分类:音乐|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博士生, office, 公共课

吕乃基

给博士生(主要是工科,少量理科和文科)上公共课已近20年。下学期开始,这门课的授课方式将由一位老师从头上到底,改为几位老师合上;课程的内容将会有大的变化;以及本人将渐次淡出江湖。博主愿趁此机会说说上这门课,实际上包括其他课的感受。

上课,都说是授业解惑等等,我不是师范毕业,对于教育理论并无涉猎,没有什么发言权。至于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之类的共性就不去说它了,此处仅聊表自以为个性,实际上可能是离经叛道的东西。

上课有很多动机,而且大多冠冕堂皇;博主有一个动机,虽不至于错,但也未必高尚,那就是——学习!时刻怀着被补充、纠正,甚至被批判之心,并且有所期待。一堂课下来,学生从头至尾全神贯注固然不错,但还是有所欠缺。内容不可能十全十美,怎么没有人发现和揭示问题呢?如果一门课到期末,依然没有学生提出问题,那么这门课在我看来几乎就是失败的。记得有一本书说起,一个学生在听完一门课后若是没有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或至少觉察到其中的问题,那么他在这个领域就不会有什么希望。其实,责任很可能在老师,在“授业者”。

正是怀着向学生学习的动机,多年来,博士生公共课的考试方式基本上都是要学生写论文,而不是当场考试。显然,后者要简便得多,出几个题目一做,大致有个标准,给分即可。但是学生在两个小时内当场发挥、做题,大概也就是把老师讲过的内容还给老师。而写论文,给半个月时间,结合专业,有可能写出东西。学生经过思考,对其本人有价值,写出来也有内容,对老师也有价值。不过,改论文,一篇以3000字计(工科博士写此类文章实属不易,3000字即勉为其难了),一个班算120人,即36万字!要是看金庸的《侠客行》,或许一晚上来个通宵,那情节,那武功,那文字,爱不释手。博士生的论文——他们称之为大作业或小论文,就不是那么有趣了,甚至难以卒读。研究生院还有规定,论文形式的考试,每一篇都要写评语!虽然如此,博主依然乐此不疲。其中有一两次实在没时间,请自己的博士相助,过后后悔。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为了防止下载(经三令五申并晓之以情,从网上直接下载者虽屡禁不止,毕竟人数不多),论文题目因博士所在院系而定,密切结合专业,有时甚至出了十几道题目。今年的题目是:

1. 仪器在你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结合专业谈对硬件软件化和软件硬件化的理解

3. 结合专业分析工业时代的技术标准与高技术的技术标准之异同

4. 中国语境下的传统、现代与后现代(这是为少数文科博士准备)

与往年一样,这次的100多份论文中也有不少让博主眼前一亮,比例大致为10%

“眼前一亮”,是博主给高分的依据。

将我说的还给我,及格;

通篇有一两句出彩,80

让我“眼前一亮”,90.

 

随后博主将择机摘要或全文上传“眼前一亮”的大作业或小论文,请科学网上各位大佬评说、审阅。若是发现有中意者,博主愿意做个红娘。借此机会,在科学网这个平台上,推出博主认为有潜力的博士,也是笔者此举的意图之一。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406947.html

上一篇:云中漫步之五——数量:多数的弱势vs少数的强势
下一篇:“眼前一亮”1—由实施强制性技术标准衍生的“产学研”利益链条

25 武夷山 丛远新 苗元华 刘庆丰 武京治 刘进平 刘广明 唐常杰 梁建华 吕喆 刘俊明 刘立 于锋 李宁 高辉 赵星 胡业生 佟冬 周春雷 梁进 周可真 罗帆 李学宽 王孝养 张骥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