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精选

已有 4913 次阅读 2021-10-5 10:36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环节,信息素养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基本能力,能够促进问题解决、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形成。按照信息获取与利用的一般逻辑流程,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包括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信息的查询与获取、信息的管理与利用、信息的伦理与安全等5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则充分体现新环境下信息素养的特征和新的发展需要。(引自:韩丽风, 秦小燕, 杨志刚等. 新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宏观规划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7): 39-45.

    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在发展变化的,且是“良莠不齐”的。发展脉络大致经历了文献检索教育——信息检索教育——信息素养教育三个阶段。文献检索教育阶段,侧重的是印刷型文献;信息检索教育阶段则是印刷型与数字型兼顾,数字型占比愈来愈大;信息素养教育阶段,侧重的是数字型文献,印刷型文献可视作有益的补充。

    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术语”,特此做一罗列,倒叙法。先说“信息素养”,不同领域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大同小异”,但这个“小异”是不可以忽视的。“信息素养”列举4个定义:①“指人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来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②“人们在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框架内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处理、表达、交流、创造信息并由此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来源:《教育学名词》)③“能够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做出决策。”(来源:《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④“对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分析、评价、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涉及信息内容本身,也涉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来源:《管理科学技术名词》)作为图书情报工作者,更欣赏的是第一个定义。毋庸讳言,笔者比较喜欢第二个定义,因为它强调了“人们在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框架内”,其不足是限制了“利用信息技术”,如果检索印刷型工具书是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指“对用户信息查询、获取、评价和使用能力的培训。主要目标是树立受教育者的信息意识;培养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独立的自学者,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提高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信息素质水平进而实现国民整体信息素质的提高。”(来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再说“信息检索”,信息检索“广义为‘信息存储与检索’。狭义为利用适当的方法或手段从信息集合中查出需要的信息的过程。”(来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网络信息检索“将网络信息按一定方式存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利用检索工具,为用户检索、揭示、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业务过程。”(来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较为遗憾的是“信息检索教育”在“术语在线”未发现有专门定义,原因之一可能该阶段较为短暂。再说“文献检索”,“广义指将文献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在某种载体上,并根据用户的需要、利用适当的方法或手段查找出所需特定文献的过程。包括文献加工整序和文献查寻两个部分。狭义仅指文献查寻。”(来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文献检索教育“图书馆针对读者开展的文献查询培训服务。旨在提高读者的查询能力和信息素养。”(来源:《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比较有趣的是,“文献检索教育”这一术语已经将“信息素养”嵌入其中,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文献检索”的历史更长一些,“信息素养”属于“文献检索”的“后辈”或“晚辈”。笔者认为,有一个实际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本质或实质仍然是指“文献检索教育”。

    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由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去承担是比较合适的。种种原因,当前并未取得“共识”。各高校各行其是,有一小部分做得比较扎实,很大一部分是随心所欲的。在若干场合实际是需要提供相关数据的,比如“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填报、专业评估数据填报等场合,属于“应付一下的”偏多。种种原因,高校图书馆具备承担“信息素养教育”能力者并不多,高校学生所学课程,有一定比例学生实际是没有学习过“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

    多年来,笔者试图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如何提升“信息素养教育”的效能做若干实践与探索,收效甚微。原因何在?一是变量过多,资源与服务的利用方法“日新月异”、受众“日新月异”、存在种种不确定性因素(比如种种故障)等等;二是“欲速则不达”,施教者及受教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急于求成”,只要“干货”,不要“水货”或“湿货”,其实很多货需要“干湿”搭配才有利于消化吸收。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大致可以“四分”:印刷型资源、中文数字资源、外文数字资源、试用数字资源,在此基础上再做延伸或拓展,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甚至面向全球。讲什么呢?有什么?怎么用?需要注意什么(使用技巧或故障应对办法)?遇到使用故障,该向谁寻求帮助?有些内容必须是立足自身实际,比如“校园网”的概念、校外访问方法等,校校大不同。

     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不大可能是“通用的”,其教材也只是“参考书”,且这类教材的更新频率是较快的。原因有许多,比如高校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是各不相同的。各高校的文献资源经费投入水平是存在“数字鸿沟”的,各高校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各高校的教师、学生也是存在种种差异的。“信息素养教育”不仅是学生需要,老师也需要(老师可能更需要的是“继续教育”)。 


延伸阅读:

信息素养类精品课程小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37674.html

关于信息素养类课程有许多,本文辑录影响较为广泛且便于在线学习的精品课程。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6812.html

上一篇:闲话培训与讲座
下一篇:圕人堂“流通业务外包”话题实录

9 李宏翰 黄永义 郑永军 刘钢 宁利中 俞立平 许培扬 武夷山 陈新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