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吃亏”的学问 精选

已有 6137 次阅读 2016-5-21 08:05 |个人分类:闲情偶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生活随笔, 科研生活

   近期听了一场学术报告,报告人是厦门大学高坤山教授。报告末尾的互动环节,有青年教师向高教授请教如何发表高水平论文,提问时还简单告诉了所处的学术环境,简单说就是:倡导发高水平论文,出大成果。高教授的回答,我听到的意思是,别忙惦记着那事,踏踏实实做事(做实验,最好是面向实际问题的实验,实验室中的实验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做海洋酸化研究,得多“下海”。),水涨船高,水到渠成。高教授的回答与报告过程中表露的观点及其讲述的自身经历,我看是一脉相承的。比如报告过程中,他还提到当前有的研究生,急切的希望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可是基础不牢;还提到慎重发表,文字是学者的脸面,一旦发表出来,就定妆了,如果存在错误或瑕疵,难以补妆;还提到不要迷信Nature、Science等大牌期刊,那些期刊也存在种种局限性,甚至有的是错误的(还具体举了例)……
   我去听报告更多是以“学科馆员”的身份去听的,希望有助于了解服务对象的所做、所想、所需,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听高教授的报告于我是有所启示的,其中包括引发我思考——“吃亏”的学问。
   “‘吃亏’的学问”有歧义,至少有两重含义,一是做学问是吃亏的,二是“吃亏”是有学问的。本文侧重的是后者。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里边的“吃苦”,或许有一定比重属于“吃亏”范畴。吃得“大亏”,做得大学问。
   据教育部科技部发展中心李志民博士观点,科研人员的绩效分析与评估,论文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指标,包括:获得奖项、基金资助、学术大会主题发言,期刊的编委、论文(论文量、影响力、期刊)。一流大学教授四条标准:(1)国际会议有声音:特邀报告、主旨发言;(2)国际期刊有文章:主编、编委、审稿人;(3)国际学术组织中有地位:轮值主席、会长、副会长;(4)国际奖项中有名次:主要或突出贡献。一方面,我觉得李博士的总结很在理,很多学者在为此做出种种努力;另一方面,如果哪位学者企图四项全能,且尽可能赶在退休之前,我觉得未必能如愿以偿。特邀报告、主旨发言之类,或许可以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去描述。很多时候无法线性发展,直奔目标而去。“一将功成万骨枯”“好花还须绿叶衬”……
   人是社会的人,当前愿意甘坐冷板凳的人越来越稀缺了,多希望多块好省,名利双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人选择向现实“低头”、或“妥协”,一点亏都不想吃或吃不得,或者希望“吃亏”最小化。遗憾的是,造化弄人,好些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
   作为学人或学者,也许该琢磨琢磨“吃亏”的学问。“吃亏”或许是一剂良药,偶尔服用,有助于安定、醒脑、提神、强身。药效,有速效、长效之分,当然也有可能是无效,甚至有毒副作用。服用方法:有口服、煎服、吞服等多种,甚至还有可能不是“自理”,是由他人“强制执行”。“吃亏”有风险,服用宜理性。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978714.html

上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106期 20160520)
下一篇:徐小跃谈国学与现代生活

10 魏焱明 孙学军 白龙亮 武夷山 华金平 黄永义 赵美娣 朱晓刚 biofans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