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学术期刊也应重视封面设计 精选

已有 10599 次阅读 2009-8-19 23:59 |个人分类:编辑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封面设计, 科技导报, 办刊探讨

 

封面是一本期刊的脸面和窗口,是揭示期刊性质、展示期刊风貌、提示期刊内容、吸引读者眼球的最直接载体。目前,娱乐类、社科类和科普类的期刊都非常重视封面的设计,唯独科技类学术期刊对此重视不够,许多学术期刊尤其是专业学术期刊封面往往十几年一成不变。

作为中国科协综合类学术会刊,《科技导报》近年来在不断探索办刊路径的改革之路,其中高度重视封面设计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科技导报》每一期封面的照片选取通常遵循下述原则:

(1)    或是近半月国内外发生的某项重大科技事件、某项重大科研成果;

(2)    或是本期刊物中某篇重要学术论文中的相关科技插图;

(3)      或是本期发表的专题学术论文所关注的某个研究领域的相关科技图片。

结合封面设计,每期《科技导报》本刊安排专人撰写“封面图片说明”,对封面图片和本期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文章的安排予以解释、说明,以达到图解封面图片、丰富相关科技新闻的信息量、解读本期刊物的目的。

实践证明,《科技导报》精心设计的封面不仅充分利用了固有的版面,美化了期刊,丰富了刊物的内容,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以下是《科技导报》近两年来受到读者好评的三幅封面设计图。



(一)肃穆、庄重的“汶川地震特刊”

2008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编辑部在震后的第二天就做出了出版“汶川地震特刊”的决定。随后,在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下,525,《科技导报》“汶川地震特刊”出版(封面按惯例仍标正常出版时间“5月28日”),后被业界誉为对这次地震报道反映最快的学术期刊。该期《科技导报》刊登了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陈顒院士撰写的“以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眼光审视汶川大地震”“卷首语”栏目文章;发表了独家采访地震学家陈运泰院士、邓明德研究员和史保平教授的本刊专稿;组约了3篇针对汶川地震开展的相关研究快报。围绕着汶川大地震,其他栏目的文章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和约稿。

这一期的《科技导报》封面采用了新华社记者陈凯拍摄的汶川县映秀镇受灾惨烈的画面——我刊在第一时间拿到这张照片,画面的四周全部处理成黑色,表达编辑部同仁对在这场巨大灾难罹难者的哀悼,同时突出受灾地域的惨烈景象;反映刊名、年卷期等信息的字体底色全部由惯用的红色改为绿色,“科技导报”刊名、“以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眼光审视汶川大地震”和“汶川地震特刊”等提示性文字全部用醒目的白色字体,其中“汶川地震特刊”还采用裂体字,以突出地震的巨大破坏力。提示文字的左侧是一张四川省地图的示意图,并标出了震中——汶川以及不断扩散的地震波。画面中唯一的亮色——震中、地震波和“特刊”两字以及绿色边框,给人以警醒和希望。

设计好的封面主题突出、醒目,整个封面图片肃穆、庄重、冲击力强,对这场特大灾难表现出了强烈的悲伤情绪和急迫的救援心情。



(二)全力破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

20094月,墨西哥发生了人感染H1N1“猪流感”疫情,全世界关注的目光随机聚焦到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上。动物流感病毒是否已经具备了引起人类疫情暴发的能力?新的一场大的人流感疫情是否就要暴发?“猪流感”为什么更名为“新型甲(H1N1)型流感”?读者急需得到这些问题的权威解答。

当时,我正好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研究员在一起,一同参加中国科协珠三角地区调研考察团在广州出差。我马上向高福约稿;高福非常支持,随即布置落实并与81交稿。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撰写的这篇“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与人流感流行”综述文章,随后在《科技导报》2009年第9期上以专稿形式发表。该文对历史上人流感疫情暴发情况,动物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人流感疫情发生同动物流感病毒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之后,《新华文摘》2009年第14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

这一期《科技导报》的封面底图采用了高福他们论文中的一张插图,描述了流感病毒不同亚型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关系,突出了封面提示文字“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与人流感流行”这篇论文的研究主题以及本期刊物的重点文章。封面基调颜色为变幻莫测的绿色,暗示了这种病毒的神秘和暂不被人所知。右边为一严密防护、全神贯注工作的科研人员,表达了人类战胜这种病毒的决心和信心。

 



(三)日全食的人文诠释

2009722中国长江流域等地区观测到了日全食天象。此次日食是18142309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2009年第15《科技导报》事先已计划对这次重大的科技事件进行学术报道。于是,我专门约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陆埮院士撰写了“2009年长江流域观测到的特大日全食”“卷首语”栏目文章,并通过著名的天文学家、本刊编委沈志强研究员,约请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青年科学家舒逢春博士等撰写的“基于VLBIGPS测量2009722日全食期间电离层TEC变化学术论文专稿。这一期的“本刊专稿”还有沈志强和他的同事李娟撰写的“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Sgr A*的光变研究进展”综述文章,“书评”等栏目围绕着日全食研究也做了专门约稿。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约请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张云鹏、钟山帮助拍摄并提供全部日全食照片。但是,如何在封面上表达这次罕见的日全食现象,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如果简单地把日全食的全过程照片码放在封面上,无疑将落入俗套。此时,我社美术编辑严佳君女士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她最后设计出的封面按《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总编辑张宏翔先生的说法是,“太牛了,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

整个封面背景文字为中国古代有关日食的文献记载,表明中国是最早记录日全食天象的国家;画面中央砚池里的日全食图像和墨棒上的太阳盈亏图案艺术地再现了日全食的整个发生过程,同时昭示这次日全食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且不仅是一次重要的科技事件,同时还是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重大的科普活动,值得大书特书。右下角的提示文字被一个日全食的简化图案包裹,显得更加生动而有情趣,且主题鲜明。



投稿与审稿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7-250411.html

上一篇:魅力新加坡
下一篇:取景的人竟成了他人景中之景

15 汪楠 武夷山 赵星 蒋新正 刘玉平 任胜利 李万春 曾宇怀 杨秀海 陈国文 王振东 苗元华 柳东阳 王力 xuqingzh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