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谈刊物文章标题制作的几种形式

已有 4398 次阅读 2007-10-31 09:06 |个人分类:编辑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论文写作, 刊物, 文章标题

旧作: 发表于1992年第1期《湖南研究生教育》

    标题是文章的“脸面”,一篇文章能否引起人们的注意,能否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标题在这里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作为编辑,改稿、写稿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制作文章好标题的本事同样不可或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办公室主办,集指导性、工作性、理论性、新闻性为一体的机关综合性刊物,如何在“脸面”上更好地体现这“四性”,每篇文章标题的制作无疑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颇有学问的。笔者结合几年来的编辑实践,根据不同性质的文章总结出了其相应标题制作的几种形式。

一、理论性的文章宜用直截了当式标题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刊物有相当份量的理论性文章。我认为,这类学术文章应该很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因此,文章的标题也应体现这一特点,使读者从标题上就能直截了当地看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例如,一篇与别人争论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到底是应该走师范性的道路,还是走学术性道路,或是走综合二者的道路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是强调高师研究生教育的师范性,但原文标题“试论高师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却显得很含糊,很笼统,看不出作者对这一有争议问题的态度。于是,我将标题改为“高师研究生教育应体现师范性特色”,这样就很好地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

另一篇争论研究生入学要不要采用标准化考试方法的文章,我将其原标题“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标准化问题”,改为“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宜全部采用标准化方法”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就一目了然了。

一般来说,很多作者对自己文章的内容还是很注意推敲的,因为这关系到这篇文章立论是否正确,说理是否充分,文句是否通顺,这些基本上也就决定着该文是否能录用;而对标题就不那么讲究了,往往随便想一个凑合了事。因此,在我们收到的理论文章中,大多数文章的标题都是千篇一律的“浅谈……”、“试论……”、“……初探”之类。一个刊物如果在同一期内出现两个以上这类标题,或者是连续几期出现这类标题,那是很倒读者胃口的。遇到这类标题,我都尽量进行技术处理,使修改后的标题与文章内容更贴切,尽量把作者的观点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

    当然,直截了当并不意味着排斥一定的含蓄。有的文章的观点或是容量比较大,或是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兼容了别人的观点,这时候文章的标题就应该有一定的伸缩性。如,一位著名学者谈培养博士生的经验,其文章涉及的面很广,既谈治学又谈做人,既讲选课又讲做论文,我将这篇文章的标题做成“我的博士生培养观”,使标题变得既直截了当又留有读者想象的余地。另一篇关于如何对待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研究生的文章,其观点的弹性很大,我认为自己将其标题改为“正确对待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硕士生”后,使作者的观点得到了适度的表达。

     二、工作经验性的文章宜用问题式标题

工作经验性的文章对那些在某方面工作还没有经验或是缺乏经验的人来说,是很有针对性的,因而也是很适用的。这类文章由于谈出了作者做这项工作的体会,介绍了作者是怎样做的、实际效果如何,所以文章的标题用问题的形式提出,能引起关心这方面工作的读者的注意。

1987年下半年,费孝通先生在国家教委社会科学青年科研基金首批项目论证会上,与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了长时间的座谈。费老通过自己做学问的亲身经历,对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做学问,提出了很多希望。我将这篇讲话录音整理出来后,很自然地将文章题目定为“与青年学者谈如何做学问”,相信每一个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青年人对这篇文章都会感兴趣的。

80年代中期,不少高校有了博士授权点,开始培养博士生,但由于缺乏经验,非常希望得到开展这项工作较早的单位的指导。当时我们收到了北京航空学院的一篇谈如何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严格把住学位质量授予关的文章,但该文标题太笼统,没有针对性。我将标题改为“如何把好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关”后,这篇文章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许多研究生管理干部反映读后很有收获,对自己的工作有启发。

又如,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时,都面临着如何选择论文题目的问题,选题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论文的成败。因此,这个问题不仅研究生本人非常关心,导师也很重视。有篇文章正好谈的就是这个热点问题,我将该文的原题目“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初探”,改为“怎样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选题”,也就很容易引起研究生和导师的注意了。

在制作问题式标题时,一要注意所提的问题确实是目前读者感兴趣的,二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在文章中应有明确的答案。离开了这两条原则,标题做得再吸引人也是不成功的。

三、新闻性、广告性文章宜用对偶句式标题

我们刊物设有“信息窗”栏目,刊登一些简讯、消息、小的新闻报导等补白短文。这类新闻性文章如果都用“某某会议某年某月在某地召开”、“某某学校又干了某件事”之类的标题,用不了几期就会让读者感到乏味的。对偶句标题由于排列工整、朗朗上口,不仅使版面显得美观、活跃,而且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北京邮电学院为了锻炼在学研究生的才干,改革过去那种研究生走马观花下基层实习的方式,让研究生挂具体的职务到基层邮电部门进行半年的工作实习锻炼,实践表明这种实习的效果很好。该院的通讯员给本刊提供的这篇稿件无疑很有新闻价值,但文章的标题“研究生实习方式初探”既死板又容易让人误解成理论文章。于是,我将标题改成对偶句形式:“北邮改革有新招  挂职实习收效好”,这一来就显得活泼多了,文章的新闻性明显也表达出来了。

1985年暑假,西北工业大学几个研究生勤工助学,将远东机构制造公司一台闲置6年不能使用的进口机构加工中心修理好,使其“死而复活”,重新投入使用,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这则消息的原标题又长又干巴,我琢磨后将它改为:“西工大研究生勤工助学  进口加工中心死而复活”,标题立刻也由“死”变“活”了。

有时,一些总结、研究性会议由于涉及到好几个大问题,作为采访记者写综述,文章的标题往往很难确定。198910月,我赴陕西省参加该省研究生教育协会主办的“陕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十年回顾研讨会”,会议代表不仅总结了十年来该省这方面工作的经验教训,并予以了深刻的反思,而且展望了这项工作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会后,我很快就把综述写出来了,副标题也不要费什么脑筋,但主标题由于要概括会议的回顾与展望两大主题,因而作起来难度较大。最后,我还是用对偶句的形式做的主标题,做成后的标题为:“十年功过众评说  为图发展共献谋”。

我们刊物的封三、封四被固定用来介绍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每期结合图片和文字介绍一个学校,虽然不是广告,但这种宣传形式却有点广告的味道,很受各个院校的欢迎。在介绍每个学校时,我都力图用非常简练的一句话把这个学校的特色体现出来,既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同时又让被介绍的学校满意。从已经出版的一二十期刊物来看,我们做的这类标题既有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但大部分用对偶句做的标题却赢得了读者的赞扬。例如,在介绍东南大学时,我用“地处六朝古都,才遍四海中华”作标题,很好地把这所学校座落在文化古都南京,培养的人才遍布海内外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又如,我用“借巴山蜀水种植桃李,凭良师良教培养人才”来介绍四川大学,用“弘扬中华文化,广招炎黄学子”来介绍暨南大学(一所以招收华侨,港、澳、台及外籍华人学生为主的华侨学校),这些对偶句标题都受到了欢迎。

 四、文学性和感想体会类文章宜用带感情色彩的标题

本刊设有“专访”、“研究生园地”栏目,前者主要介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管理干部、研究生,后者大多是研究生谈学习期间的一些感受,两个栏目里面的文章感情色彩都比较浓,因此,其标题也应尽量带有感情色彩。有人认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属于政府部门的机关刊物,应该严肃,文章的标题不要搞得花哨。这种意见我不敢苟同。机关刊物是应该保持严肃性,但严肃并不是板着面孔,何况我们刊物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严肃中体现活泼,在庄重中反映生动,将会使刊物更受人欢迎。

如,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工学女博士倪以信赴美国、加拿大进修期间,在电力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令海外学者瞩目的成就,被美国依阿华大学授予该校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向外国学者授予的“名誉学者及顾问”称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她在回国后为母校清华大学作的报告中,谈了自己如何在国外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成功的经过,她认为是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给她提供了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是一篇很生动感人的报告。原文并没有标题,拿到讲演稿后,我除了对文字进行必要的加工外,在标题的制作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最后,我用倪以信演讲中一句颇具感情色彩的话:“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我战胜困难”,作为了这篇文章的标题。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吕锐写了一篇谈自己半年多来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体会,他认为自己在短短的七八个月时间里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应该归功于邓小平同志提议建立的我国博士后制度。因此,他这篇文章的标题“感谢你,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我认为就作得非常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教育制度的感激之情。

又如,一篇记述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学部委员肖纪美教授教书育人事迹的专访文章,由于作者的文学修养很好,因而标题也取得很生动。我对这个标题:“壮心其未已,孜孜以耕耘——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肖纪美教授”没有作任何改动,原样照用了。

对刊物来说,在制作这类文章的标题时也要注意,感情色彩应该有节制,要掌握好一定的分寸。这类刊物毕竟不是文学刊物,感情过分外露也会与刊物的性质失去协调。

以上总结了刊物文章标题制作的几种方式,当然,并非所有文章的标题都适合于应用上面的这些方式,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一定要去套用这些方式。标题的制作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尽可发挥每一位编辑的聪明才智,一味地套用某种固定的公式那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标题的公式化同样会使标题的制作走进死胡同,最后让读者感到腻味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7-9984.html

上一篇:我是如何处理自然来稿的
下一篇:“嫦娥”舒广袖 宇宙探奥秘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