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的困惑与NP理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2205 平常心是道

博文

[转载]“丝绸之路” - 世界文化遗产

已有 2372 次阅读 2022-12-11 04:30 |个人分类:在中法文化之间流连|系统分类:海外观察|文章来源:转载

2014622日,在杜哈举行的第38届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网站上有关于丝绸之路的各方面丰富的介绍:


https://zh.unesco.org/silkroad/guanyusichouzhilu


关于丝绸之路

简介

人类历史在不断迁徙中发展,随之产生的是频繁的商品交换,以及技能和思想的交流。这样的通信与贸易之路在欧亚大陆上纵横交错,在历史上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称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覆盖着路上和海上交通,来自各个地域的人们在此沿线进行着丝绸与其他商品的交易。海上丝路将东方与西方以航线连接起来,是广义上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之路曾经是贸易香料的主要渠道,后来被人们以香料之路而知晓。

然而这个庞大的网络承载的不只是商品的交易。频繁的活动和人口的混合引起了知识、思想、文化和信仰的交流,给亚欧人的历史和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沿线城市上这样的思想文化交流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多个教育与文化中心,吸引着行客们踏上这条商路。自然科学、艺术、文学以及手工艺和技术在这里被分享与传播。随之,语言、宗教和文化也在各自发展中互相产生了影响。

实际上丝绸之路只是现代的一种叫法。在其悠长的历史中,这条古老的道路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字。十九世纪中期,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李希霍芬,把这个商道命名为Die Seidenstrasse (丝绸之路),神秘且令人浮想联翩。

丝绸的制作与贸易

丝绸是将蚕茧中提取的蛋白纤维编织而制成的纺织品。丝绸制作技艺来源于古代中国,公元前约两千七百年。作为价值极高的手工制品,丝绸被中国朝廷保留为御用服饰、家纺、横幅以及其他外交赠品。湖北省发现的公元前三到四世纪的古墓里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绸缎,包括锦缎,纱和绢绣,以最古老的完整的丝制服饰。

丝绸的生产过程被严格保密了约三千年。当时朝廷对个人向外国人泄露丝绸生产过程的处罚是死刑。中国在制丝业上的垄断并没有使其消费市场局限于中国。一方面,丝绸作为外交贡品流入他国。另一方面,丝绸贸易也一直非常频繁:开始仅是向邻国销售,而后推广到更远的国家。到汉朝(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时,丝绸已成为了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近年来埃及、北蒙古等地都出土了中国在汉时期的纺织品。

公元前一世纪,丝绸传入罗马帝国。丝绸被视为颇具异国风情的奢侈品而变得极为流行,甚至使得罗马帝国颁发诏令以控制其价格。丝绸的流行一直被延续到中世纪。当时丝绸既是皇室使用的典型面料,也是财政的重要来源。拜占庭对于丝绸制作的严格法令规定也体现了丝绸的特殊地位。此外,拜占庭教堂对于丝制服饰与室内装饰需求也非常大。因此,丝绸成为了欧洲至远东的商路发展的早期动力之一。

关于制丝技术的知识在当时是非常宝贵的。尽管中国朝廷竭力保密制作方法,这个秘密还是在中国外传播开来。在公元前6世纪,此项技术首先流传到了印度和日本,接着传播到波斯王国,最后到西方。在公元6世纪,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描述道:大约在同一时期 [公元前550],印度的一些僧侣来到了罗马帝国。他们说服了查士丁尼大帝罗马不应该再从波斯购买丝绸,并达成了他们从中国带回来的养蚕缫丝的技术传授给罗马的协定,以便罗马今后拒绝从其敌国波斯或者其他任何国家购买丝绸。这些僧侣们说先前他们在一个印度人经常到访的地区,Serinda,完全掌握了制作丝绸的艺术。此外,僧侣们对不断追问试探他们的皇帝说,蚕是丝绸的制作者,大自然在驱使他们不断制作丝绸。虽说不能直接将火蚕运输过来,但是蚕的养殖却很容易。一批蚕卵可以孵化出无数只幼虫,而人们只需在孵化后用粪便盖住幼虫作为保暖,直至它们成长为成虫。僧侣们分享了这些信息之后,他们与皇帝达成了约定并回到了印度。当他们将蚕卵带回拜占庭,教其上述养殖方法,将蚕卵孵化成幼虫,以桑叶来饲养。罗马帝国的制丝艺术之路就此开始。

丝绸之外:丝绸之路商品的多样性

虽然丝绸贸易是中亚商道的最早的催化剂之一,这仅仅是东、西方之间贸易的广泛商品中的一类。其他商品包括丝绸之外的纺织品、调味品、粮食、蔬菜和水果、动物皮草、工具、木工、五金、宗教物品、艺术品、宝石等等。

在中世纪,丝绸之路开始流行,人们的往来越来越多,直至19世纪,人们还在使用这条商道。这不仅证明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还说明其弹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这些商道也并没有沿着任何特定道路商人们往往自由选择通往东欧、中东、中亚地区和远东多个地区的不同交通路线。除陆路之外,商人们还可以选择从中国和东南亚,经由印度洋到非洲、印度和近东的海上丝绸之路。

纵观历史,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丝绸之路也一直发展。例如,罗马帝国的商人们为了避开经过罗马之敌区帕提亚领土,选择了向北出发,经过高加索地区,途经里海的路线。相似地,中世纪早期,频繁的商业往来发生在横跨中亚的河道运输网上。与此同时,这条河道中的水位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有时干涸,这条贸易之路也相应的转移。

海上贸易是当时另一个极其重要的世界贸易网络。其最有名的用途是香料运输,来自印尼摩鹿加群岛(以香料岛之名而闻名)的肉桂、胡椒、姜、丁香和豆蔻供给全球市场。故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香料之路。商人经由丝绸之路,交易纺织品、木制品、宝石、金属制品、香料、木材和藏红花。丝绸之路超过十五万公里,从日本西海岸,经过中国海岸线、东南亚和印度一直到中东和地中海。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中世纪初,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船员们开拓并了跨越阿拉伯海直到印度洋的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也因此扩张。实际上,早在八世纪,阿拉伯与中国之间的海上贸易交通已初步建立。

航海术、天文学和造船术的发展实现了长途的海上旅行。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城市因港口而壮大起来,如桑给巴尔,亚历山大,马斯喀特,和果阿。这些城市经常有来来往往的商人和水手以及大规模的集市,也是商品、思想、语言和信仰的交换的中心,因而成为了财富的集聚地。15世纪晚期,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在好望角周围航行,这是欧洲船员初次参与东南亚海上贸易。到了1617 世纪,丝绸之路和它的利润丰厚的贸易成为了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这些殖民国家给他们占领的海上之路沿岸港口带来了财富和保障。他们有效治理了海上贸易通道,授权当地权力机构对于需求极大的进口商品的垄断进行管制,并针对商船征收了巨额的税款。

上方地图显示了各种不同的陆上与海上商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靠着这个交通网络运输交易着种类丰富的商品。商人的驼队通常选择在一些路段停留。他们或稍作歇息、补充用品,或留下扎营做买卖。这样的停留点遍布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和港口因而欣欣向荣。

丝绸之路既活跃又有渗透性。商人们与当地人做买卖,将外来商品卖给当地人的同时也购买并带走各地的土产品。丝绸之路不仅丰富了商人的物质财富与商品的多样性,还促进了在丝绸之路上沿线的文化、语言、思想的交流。

交流与对话

也许在所有的丝绸之路的角色中,最有历史意义的即其对不同地区的人们互相交流往来的促进作用。在实践层面上,商人们若要成功地进行谈判就必须学习他们所经国家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因此文化交流是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许多行客为了体验沿线城市的知识和文化交流而踏上了这条冒险之路。

横跨丝绸之路的沿线区域分享了科学、艺术、文学以及手工艺和技术的知识。同时,语言、宗教和文化也在各自的发展中相互影响。通过丝绸之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的最闻名的技术包括造纸术以及印刷术。类似地,由于得到了行客的学习和传播,整个中亚地区的灌溉系统普遍具有相似特征。这些行客不仅携带和传播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吸收了不同社会的当地文化技术。

在公元前2世纪,将军张骞开辟了第一个从中国至西方的丝绸之路。说起这位英雄,比起贸易开拓者,他更是一位外交官。汉武帝在公元前139年,联盟外国,以抗击中国的世袭敌人匈奴。张骞被派往西部时,被匈奴抓获并被监禁起来。十三年后,他越狱并逃回了中国,给汉武帝讲述了丰富的经历及细节并做了一些详细的报告。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张骞拜访邻国,建立一个早期从中国到中亚的路线。

宗教和求知成为了人们沿线的旅行的动机。到印度取经后将圣文带回中国的僧侣们在途中书写的旅行日记,如今是关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考据。玄奘在629至公元到654年的25年期间写下的日记不仅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启发了16世纪神魔小说的诞生。西游记,即这样一部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在中世纪,欧洲的僧侣胜任外交和宗教使团,访问东部。Giovanni da Pian del Carpini1245年至1247年由教皇Innocent 四世派出访问蒙古;随后,佛兰德方济各会修士William of Rubruc1253年至1255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出,再次访问蒙古汗国。其中最著名的应属威尼斯探险家马可·波罗。他的游历约于12711292之间,长达20多年。他逝世后其书写的游记在欧洲变得极受欢迎。

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路线是宗教的传播基础。佛教是丝绸之路沿途上宗教传播一个例子。在阿富汗巴米扬、在中国五台山以及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都留有佛教艺术圣地和寺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和一神教以相似的方式传播。行客们吸收他们所接受到的文化,并将这些不同的文化分享给自己的同胞。如此,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被商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和阿拉伯引入到印尼和马来西亚。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

丝绸之路本身的发展基于人们在其区域的交通往来。在中世纪,马或骆驼是商队在陆路物流上的典型方式。丝绸之路上的客栈是专门为了大型长途旅行商队所设计的。这些客栈对于这条路线上人和货物的交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土耳其到中国这一段丝绸之路的观察可得,这些客栈不仅为旅客提供了可口的饭菜和安全的歇息地以为未来的行程做准备,同时也提供了与当地市场交换货物、贸易和购买当地产品并与其他商人们交流的平台,促进商人们互相交流文化、语言和思想。

随着丝绸之路发展壮大,沿线的生意机会越来越多。商旅客栈日渐其需,从10世纪开始,商旅客栈的建立遍布了整个中亚地区,一直延续至19世纪。这个商旅客栈网,从中国延伸至印度大陆、伊朗、高加索、土耳其、北非、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其中部分商旅客栈至今尚存。商旅客栈的位置是依据丝绸之路上每一天的行程来分布的。这样商人和其他行客能够避免数天数夜停留在危机重重的丝绸之路上,并保护珍贵货物的安全。平均每3040公里就会有一些商旅客栈,周边环境维护较好。

历史上商人在漫长的海上贸易旅程中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至中世纪以来,航海术,尤其是造船术的发展,提高了海上旅行的安全。在中世纪,对船员们最大的威胁之一就是缺乏饮用水。海上沿线丝绸之路港口的发展,不仅为商人贸易提供做买卖的机会,而且保证了淡水供应。商船所面临的另一种风险是海盗。船上利润丰厚的货物往往成为海盗的目标。

丝绸之路遗产

19世纪,考古学家、地理学家以及一些热情的探险者踏上了丝绸的探险之路。来自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这些研究者穿越中国西部,今位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沿着丝路追寻古迹。因他们的贡献,如今有许多考古学上的发现和大量的学术研究。这些发现使得丝路之历史又重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如今,许多历史建筑和纪念碑、标志着丝路通道的商旅客栈、港口和城市尚存。不同但相互关联的文化、语言、习俗和宗教在丝路上发展了上千年,恰是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的映射。商人们及许多不同国籍的旅行者的往来不仅在商业交流上,而且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带来了持续并广泛的影响。从早期的探索阶段开始,丝绸之路逐渐成为横跨欧亚大陆上,促进社会的形成的推动力。


相关链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22490-1367428.html

上一篇:霍恩(Alfred Horn)与霍恩子句(Horn Clause)
下一篇:乌兹别克斯坦绿洲的瑰宝(丝绸之路) - 卢浮宫展览(2022/11/23-2023/3/6)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