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19836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mmy198360

博文

从制度上保障研究和科研人才的培养II---研究生的选拨 精选

已有 6313 次阅读 2012-3-23 10: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学, 导师, 实验室, 研究生培养

    撰写学位论文,做实验,整理分析数据,很忙碌的生活,几乎每天一大早醒来匆匆吃过早饭或者说不吃早饭,就要到实验室忙碌,那怕是效率不高,但是也一天到晚上23点都在实验室学习忙碌。周末会休息一天,一般也不会去那里,因为每月仅有1400元的补助,这在国内其实已经算很高的水平了,连年来物价在不断上涨,出去走走难免花销,仅仅在学校食堂吃饭,每个月900元将近1000元就要花去,剩下几百元也就够偶尔买一两本书,作为个医药费什么的,偶尔还能去电影院看个电影,最多一个月一次吧,然后就没有分文的结余了,旅行放松之类的事情是根本没有可能的了,当然可能是我开销过于不小心的原因。因此收入固定的情况下,节省是致富和生活的好方法,因为忙碌的实验和学习,让我没有精力和心力去做兼职,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兼职的薪水其实很低,我一两年前尝试做过几次家教以及传单的散发之类的工作,发现无论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得不偿失。

   入住科学网博客以来,私以为关注科学网的博客文章和新闻大体能知道学术界具体的现状,以及学术界的生态。总体感觉,学术界(或者说被逼成了)一个为名为利所累的大大的名利场,为项目所累,为各种头衔的学者、职称、职位所累,好像没有这些头衔远远没有了水平一样,尽管大多数人不这样认为,但是都为这些而努力着或者说奴役着,也许是因为这些直接和能否拿到资助自身研究的项目和资金直接相关吧,因为行政掌控的学术界看不懂专业内行的东西,但是他们看得清楚头衔。这样归结来去,所有学术界的人都不得不为多发几篇高分的文章、努力搞好关系、多拿几个大项目、评个好职称、评个施舍的xx学者,这不是为名为利累的名利场吗? 不像执意敢言敢做,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人和学术界啊!

    这就是我为什么看到昨天的新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绝食抗议政府漠视食品安全》,我感动了也被触动,改革开放以来学界中人,有几个这样的,稀有,秃子头上的虱子,数得过来!!!现在净是些自以为很高明,虚与委蛇能说出来很多很高明的道理却无实际行动的聪明人。

       废话陈述完毕,切入整体,学术界和教育如此重要,它们二者的核心和主旨是什么呢?不难理解,学术界至少在一个方面是为了产出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智力成果、科学艺术成果并引导社会的发展;教育呢,教育教育,教书育人,核心是培养传承学术界精神继承学术界的担当的人才。学术界和教育本身是不可分的,学术界发挥作用的同时就是在不断培养人才,教育本身也在为学术界不断地输送人才。不难发现,长久的传承与发展,所有核心的核心是人才以及人才的培养。

       但是,近年来,尤其是大学扩招,研究生扩招的这些年来,学术界和教育界是不是迷失了自己应有的东西?我们是不是为了大而大,为了多而多,为了发文章拿钱而发文章,为了更多的钱发sci而发sci,为了跟别的国家攀比而打肿自己使劲上?我们这些年的发展是在以人才培养以学生为核心了吗(当然不是说其他的不重要,不是说建设好的实验室购买大量好的仪器,引进大量高端人才,给大量高端人才以优厚的待遇不重要)?我们为人才培养本身下足了功夫了吗?

      我认为没有,盛行的观念变成了把一个个学生看成一个个数字,累计起来的数字,还能干活的机器,还能提高政绩的棋子。忘记了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能自主发展,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有着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人。我不是说每个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学者都这样,只是社会弥漫着这样一股让学术界迷失的风气。

      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反思,一方面学术界发展在注重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设置,以及基金资助分配制度合理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关注下围绕之于我们为弱势群体的学生这个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各种制度的设置一方面在综合各方利益的情况下,更多的关注学生发展培养这个中心:比如说,如何合理的选拨学生,如何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地耐心的培养指导学生,如何为他们的未来和发展着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学界后继无人,或者说无合格的人才,这就是个悲剧了!

      昨天发了博文《从制度上保障研究和科研人才的培养---PI的科研和研究生的权益》后,估计大多数人看后,感觉本身不着重点,又是一个为学生讨钱的,一笑了之。

      其中shawn2008老师进行了热心回复,而且起观点也很有代表性,能代表相当一部分PI(这里指能承担项目指导学生的研究人员)的想法、观点以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具体说是担心饲养机制的形成。他的问题以及我的回复列在下面,并在后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在改进研究生选拨、培养上的举措和方法,供大家讨论。 这个问题的解答科学网的很多博主已经回答的很好,包括吴宝俊的两篇博文【科学网】为什么“有人”“不愿意”研究生涨工资》和为什么中国研究生“必须”涨工资 》,还有我个人啰嗦的文章打开中国困局的钥匙2---走出学术界与教育改革的泥淖 ,这几篇都相对比较长,估计很多人看过题目就暴跳如雷了,但是这里还是请求大家耐心看下,然后再发言讨论。下面继续进行简略阐述分析:



[3]
shawn2008 2012-3-21 不赞同博主(我上篇博文提出的研究生资助保障机制)的全部观点。
我赞同项目中的劳务费支出是必须的,但大多数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老师带了4个同学,只有1名同学认真的承担了项目的科研工作,而其他同学从来不关心项目的工作,只关心混个学位证。这种情况下,道理上讲是不是应该将所有可以发放的劳务费发给这名承担了科研工作的学生呢?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但有关部门不这么认为,制定了每名学生的最低发放标准,如果你不想发放,需要写个申请,审批一下。 作为项目负责人,要对纳税人负责,但搞最低补助标准,这不是有点强盗逻辑了,钱发了,事情没人做了,这个符合常理吗?
让导师和学生没有直接的金钱关系也可以,研究生入学后,需要学校或国家负责所有的科研开支,办公硬件,实验材料等等。如果非要从项目经费中支持也可以,相应的那部分科研任务需要取消。因为,你还不知道学生到底能作什么工作,就给他的三年买单了。 如果学生根本不做事情,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上学都有20多年了,而且人品这些东西都已经形成,学校又不是监狱,不需要强制一个成年人改变吧? 只能是言传身教去影响,但效果怎么样,真的没什么信心。

博主回复(2012-3-21 11:29):项目经费的一部分正常支出,本质上这项目经费本身就是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而且管理人也是委托学校,学生只是作为一种项目性的约束了学生,而不是和导师有着直接的金钱关系,毕竟不是从老师工资里面直接克扣。博主回复(2012-3-21 13:57)言传身教不是导师和教师的基本责任吗?如果学生各方面都很好,也就不需要培养了吧。 博主回复(2012-3-21 12:29)文中提到的吴宝俊的文章有这很好的辨析,我在这里不详述。
博主回复(2012-3-21 12:24)"只有1名同学认真的承担了项目的科研工作",现在讨论的不是如何激励学生科研的问题,认真承担科研的问题,这在招生之初(招进来什么样的人),还有院校本身的培养机制和模式以及导师的管理能力的好坏,当然还有课题的选题问题选题。
钱还没发,您也不要有那么多忧虑先?您仔细看看,而且通篇文章也没有一直喊着剥夺老师的利益。我想学生有了基本的保障后和导师剥离直接的金钱关系后,作为成年人会为很多无理的要求和不正确的事情争论和力争(有独立之精神),而不是去为斗米去折腰,这一方面就能更好的促进科学研究本身,也利于人才的发展。

       

      我们作为一个有智慧有能力有资历的长者不能总抱怨学生这个不行那个不好,从一个的角度说,我们是项目的主持者,人才的培养者,既然把学生招进来了,我们是不是要承担起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责任。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好,从学生自身角度讲,环境的改变非一朝一夕,诚如博友刘庆生老师所言,自我心态的调整和培养也很关键,心态是一个方面,因个人心理状况和认知以及经济背景、生活背景的差异,我们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把心态调整到一致地好。与其奢求道德、心态,我们更应该注重制度规章的完善和合理化。

       下面我主要讨论下混学位问题解决的方法。

       没有一个学生在几年之内不想一点东西都不学,只为了一纸文聘虚度自己的青春光阴。我想造成学生看起来是只为了混文聘或者说导致混文聘的悲剧是由如下原因造成的,自身的自我学习培养能力差(现在的扩招中培养的大学生普遍较差),另外是误入了自己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实验室,遇到了自己十分不满意无法良好沟通的指导老师,或者说遇到了没时间指导自己的导师。当然混学位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长期根深蒂固的唯学历论观念对于年轻人认知的影响造成的,此影响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放弃自己教育培养人才的责任,所谓有教无类。

        招生中的自主加严格把关的“充分”的双向选择机制(对于博研究生的招生均有效)。现在网络极其普及,利用好网络平台做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导师网页介绍,主要包括个人的简历(包括学术经历),主要的研究成果(论文,专利,承担过的项目),一直以来及长期的研究方向,还有在研究项目的公开化,供学生报考选择,这样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误区,从而从最大程度上混学位的状况但是目前的大多数的情况是,很多实验室的没有自身的网站,即使有更新也很慢,很多指导教师的介绍相对匮乏更新也很不及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无法找到相关的信息。研究生攻读期间大多数课题都是由导师分配,而往往与学生自身的兴趣预期相差很远,大多数学生转向适应能力差,进而兴趣缺失导致研究和学习抵触,反过来PI们又抱怨学生不干活。当然考生报考之前对导师充分的了解和接触同样很重要,包括调剂过程中。

        严格从制度上把关有多少项目就招多少学生,避免放羊式培养、自谋生路式survive培养,防止学生被当成极其廉价劳动力通过“每年这么多人总有一两个能做出有价值的成果”观念来丰富自己的学术成果,从而避免被动式混学位现象的发生有很多学校为提高学校声誉,盲目拔高分配给导师们指标任务,根据教师级别定名额,而不是项目和承担能力本身,很多教授身兼政学产研数制还要带很多的研究生,导致根本没有时间指导研究生,学生沦为放羊式培养、自谋生路式survive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使很多人被动的演变为混学位,很多优秀的学生要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最终对学术失去信心毕业后即改行从事其他行业。实在是一种悲剧。每个指导教师的在研项目都是很清楚明晰的,包括他们的个人资料,教育部门完全有能力监管他们的招生能力和招生情况,也有能力监管学校的拔高行为。不是不可为,是不为也!或者说教育部门的观念和导向就是错误的。

        三级薪酬制中,导师项目中支出了资助资金势必也会在选拨优秀合格的研究生以及管理培养研究生上下足力气,这也从一个角度充分避免了混学位问题的发生。

        这些简单的更加合理的制度无法推行,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社会除了抱怨声此起彼伏,未进行过理性的全面的公开的大讨论,这样的讨论本身就有助于开启学术界的民智对于学术界的行政部门普及正确的制度观念;一方面是因为对固有制度惰性的“坚持",以及这一制度上的行政体系对于新制度推行的阻力。

        推进这些需要我们大家继续努力!


       ps: 文中若有造次和不敬之处,望各位老师多多包涵,只是就社会现状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每位老师绝无主观的不敬.

 

     相关博文:《从制度上保障研究和科研人才的培养---PI的科研和研究生的权益》(国家-院校-导师三级资助机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50027

打开中国困局的钥匙2---走出学术界与教育改革的泥淖 (主要是博士生资助制度的讨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08048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1376-550838.html

上一篇:当代的科学世界是平的,我们缺少什么?
下一篇:[求助] 叶片里的寄生虫?

6 齐云龙 边一 金小伟 林志弟 陈学伟 zhangaim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