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打滚搞科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yty

博文

一个月搞定一篇一区SCI论文,这酸爽… 精选

已有 22225 次阅读 2017-3-24 06:0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点击查看“满地打滚搞科研”首发原文

(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就在刚刚过去的那个星期里,球球姐的第一篇一区SCI文章正式在线发表了。

还记得在去年十月下旬的时候,有一天,秦小博给球球姐打电话,一如既往地聊科研聊人生。聊着聊着突然一个idea跳了出来,越说越兴奋,然后俩人一合计,要不一起合作,搞个小新闻?

秦小博说,“咱们一个月把它搞定投出去!”

“一个月”,球球姐心想,“秦小博这是疯了!”

哪篇文章不得琢磨半年。

其实一开始球球姐是拒绝的,因为同时做几个研究方向会好辛苦,对于很想躺着趴着的球球姐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自己不是非常擅长的传热领域。

不过,秦小博在这个领域摸爬打滚好多年了,轻车驾熟地很。但是秦小博手里要做的工作太多,忙不过来,于是这篇文章挑大梁的重任就下发给了球球姐。

球球姐一直以来主要是做磁性研究的,虽然跟秦小博在计算上用的工具是一样的,但是对传热并不是那么精通。在这之前也与秦小博有一些小小的合作,但大都源于天天唠嗑聊工作,不知不觉互相有所启发,让工作有了或大或小的突破进展。琢磨着写个致谢吧,貌似不够郑重表彰其学术贡献,干脆就加个署名了。因此,球球姐与秦小博真正一点一点具体去做合作的工作,这还是第一次。

打完了电话,秦小博当天晚上就给球球姐发了一封邮件,以周为单位规划了一月工作计划。球球姐第二天看到邮件后,才意识到,卧槽,这是要来真的啊… 赶鸭子上架,球球姐压力好大。


第一周

这项工作计划的第二天,秦小博就开始陆陆续续发了一大堆计算数据给球球姐整理。

“秦小博的效率啥时候这么高了? ”,球球姐开始琢磨画图的事儿。

作为新手,有些数据球球姐并不是很搞的明白,少不了请教秦小博这位“砖家”。

终于,快到周末的时候,连续好几天加班熬夜的球球姐搞定了文章用图,八个,还是九个?球球姐也数不过来了,画图画的要吐。


第二周

秦小博看了球球姐画的图,甚是满意,不愧是球球姐,这作图技术,这审美,棒棒哒!秦小博很是把球球姐夸奖了一番,球球姐记得很清楚,因为从那天开始,秦小博开始变凶了。

准备好了文章要用的图,颇有大将之风的秦小博“指点江山”说,“咱们做个大纲,把思路整理一下,准备开始写文章吧。”


球球姐听的很清楚,是“咱们做个大纲”。但是,秦小博说完这句话就眯着去了,只留球球姐一个人哼哧哼哧地做PPT写大纲。

球球姐煎熬了许久,做好PPT发给秦小博,便很累的去休息了,因为时差的缘故,秦小博那边正好是早上。

球球姐刚睡醒,就接到了秦小博的电话,劈头盖脸一顿。球球姐后来说是臭骂。但是秦小博坚持说,就是说了两句讨论讨论大纲而已,而已~

球球姐很委屈,毕竟在这个领域没亲自动手做过这么大的一个工作,第一回操刀,时间又给这么少,很多东西实在是来不及搞明白。

秦小博白天做自己的工作,晚上继续熬夜,修改跟球球姐合作文章的大纲,然后睡前发给球球姐。球球姐那边正值早上,于是又接力棒,在秦小博补充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秦小博提出了强人所难的、各种非人要求,说文章要有更多的解释,更深的物理。说实话,球球姐之前并没发现秦小博原来是这么一个严苛的科研工作者。

秦小博事儿真多,球球姐都快烦死了,因为改来改去都是球球姐的活,秦小博动动嘴皮子就完事儿了。

真是“领导动动嘴,底下跑断腿”。咦,秦小博咋变成领导了,明明球球姐才是老大!

第二周的周末,就在球球姐的黑眼圈开始要熬出来的时候,秦小博说,“我嚼着这个文章思路阔以了,咱们可以开始动笔把它写出来,试试Nanoscale。”

大纲发给了各自的老板们,他们都说,好,很好,就这么写吧!又加了一句,加油~

秦小博很开心的跟球球姐说,棒棒哒,咱们目前的进展非常好。制定的工作计划一直在顺利实施,并按时按量地在推进着。

秦小博把这个称作执行力。

球球姐觉得跟秦小博一起合作做工作,这执行力简直了,要爆表!


第三周

于是两个星期过去了,终于要开始动笔写文章了。

球球姐记得秦小博说的是“文章思路可以了,咱们可以开始动笔把它写出来”,明明是咱们,但是那天熬夜写文章的又是只有球球姐。

球球姐一连熬了三个通宵,写出来了文章初稿。球球姐自己都不忍心看,赶紧丢给了秦小博。

球球姐以前木有发过Nanoscale这个档次的文章,觉得有点遥不可及,也不知道文章整到啥程度可以上。秦小博倒是发过一篇,但是也没把握,也只是说试试… 球球姐觉得整个比Nanoscale低一个档次的PCCP,好像也不错。秦小博说,不行!咱们第一次正式合作,一定要搞个大的!要好好搞!!搞Nanoscale!!!


球球姐心好累,秦小博心更累,因为接下来的一周时间,球球姐和秦小博几乎没咋好好睡觉,接力赛一样一轮一轮地改文章。


第四周

第四周过去快一半的时候,这篇要上Nanoscale的文章已经不像刚开始球球姐丢给秦小博的那个版本那么惨不忍睹了,看起来还蛮像回事的,就是有点长,十四页。

球球姐都要累吐血了,黑眼圈也日益加重。

文章到底能不能上Nanoscale,大家心里都没底。

“Nanoscale历史上好像还没接收发表过这么长的文章”,秦小博忧心忡忡地跟球球姐做成功可行性分析。

不管了,快到一个月了,发给署名通讯作者的老板们看一下吧。

老板为秦小博和球球姐的效率小小震惊了一下,也爆发了,一天就改回了文章,提了许多建议。

改!改文章!可劲儿改文章!来回反复迭代…

改不完的文章投不了的稿,巴特,在爆发了的老板面前,这是不可能的,文章一周之内定稿了。

十一月底,在球球姐和秦小博生日的那天,文章投出去了,Nanoscale!

从秦小博打给球球姐的那个电话开始,到文章投稿,正好一个月。

可是秦小博和球球姐哪里知道,噩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才刚刚开始。


下期预告过山车般的审稿历程




论文写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4149-1041282.html

上一篇:博士毕业前的回忆 | 经历科研后的有感而发
下一篇:一个月搞定一篇一区SCI论文 | 过山车般的审稿历程

9 黄仁勇 邓晋 杨正瓴 杨绪洪 文克玲 武夷山 周金元 张显 xc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