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言相顧 學亦有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OLAND 三年插隊,四載學工,北雁南飛,奔忙西東,文有一籮,業無大成

博文

外國產品的中文說明書,你怎麼如此難懂?

已有 3008 次阅读 2009-5-16 09:27 |个人分类:双语文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文, 说明书, 进口产品

曲津華
相信科博的很多博友都有這個體會,拿到一個外國產品的中文說明書,你看了半天可能還是一頭霧水,不得要領——翻來覆去地看,竟不知道裡面在講什麼!幾次下來,我們懂點英語的也學聰明了,直接看原文還好過揣摩那些老外高價請人翻譯的蹩腳中文。這種情況,在二十多年前琢磨用出國人員指標新買的外國照相機時會碰到,在十多年前學用剛剛普及的微軟軟件會碰到,在今天研究國際大牌雙核多媒體PC時還是會遇到。
這一、二十年來,當我買外國品牌的物件時,我都要查看是否有中英雙語對照的說明書。如果只有中文的(有的外國廠商以為這樣很“識做”,很為中國人著想,其實是害了中國人),對不起了,我是不敢要的。不是我的英文好,而是裡面的中文爛!補充一句,即使只有英文的,也好過只有中文的。這是我的購物體會。
這篇文章是我剛剛在查看電腦WINDOWS系統的HELP時決定寫的,其想法,如上所述,由來已久。前些年的電腦普及潮中,常常聞聽對微軟軟件中的HELP看不懂、沒有用的普遍性抱怨,今天依然如故。為什麼會這樣?
在此插一句,現在很多國際組織的網站都有了中文版,特別是聯合國系統的,幾乎都有,而其中也有很多中文的官方文檔供公眾查閱和下載。不敢恭維的是,其中竟然也有很多不入流、不上檔次的中文語句。
對這種“舶來”的劣質中文產品,我多年的思考結果是,主觀客觀都有原因。主觀原因是,被老外聘請的華人或懂中文的老外,其中文大都是不好的。學中文的老外肯定不用說(中文說說容易,寫就遠不是老外能做的了);即使是老外聘用的華人,自然是大陸出去的或者老外在國內找的(海外華人的成本和用語都與大陸不同,這一點老外是知道的)。那麼他們找來的人,他們所能溝通的群體就必然是文革後學英語的學士碩士乃至博士們(文革前的前輩們基本是俄語一面倒),可是這些哥們中的某些,其中文怎樣呢?看看這三十年的中文環境就知道了——老師教授博導錯字不斷,報刊書籍錯字連篇,甚至央視字幕也是錯字無日無之(央視很鬱悶,既要體現對聾人的關愛而製作字幕,又要天天為此挨駡)。也許這裡的批評面太大了,但看看有些哥們幹的活,是不是這麼回事呢?有大學者不是疾呼嗎,當今中國人的語文水準是歷史上最差的!至於客觀原因,就更簡單了——委託人不懂唄!受託人幹的翻譯活是個良心活,弄成什麼樣,那基本就是個什麼樣!老外能選兩三家翻譯公司,做兩三個版本,再請若干人評估比較一番嗎?有這樣的事情嗎?有這樣的老外嗎?關鍵是,老外會想到相當多的中國人的母語會這樣糟糕嗎?還有,做完了的翻譯,水準如何會有反饋嗎?有這個反饋的機制嗎?誰又願意參與呢?提出批評建議的人有什麼動力來支撐呢?
結果,結果就是我們國內同胞經常碰到的中文說明書的樣子了。看不懂就問吧,問周圍的人;看不懂就猜吧,猜多少算多少;看不懂就不用吧,浪費多少誰知道!這裡所說的浪費,是指很多進口產品的功能因為看不明白說明書而從未用過,這不是浪費是什麼?而且是巨大的浪費。想想看,很多人不知道、不會用的很多功能,對花了代價買來的心愛之物,真是白費了設計者、製造者和銷售者的一片苦心。多麼悲哀!那麼工廠的設備如何呢?還好,好在老外們對安全都比較重視,他們大多會設計一些連鎖的安全限制機構,大大減少了誤操作的幾率。而且,緊急停車按鈕永遠是大大的橙黃色。這些,做過技術引進的都知道。
想了很久,中文說明書這個蹩腳問題還真不好解決,至少在我們自己的母語平均水準沒有提高的情況下,誰也解決不了。讓老外去認定誰的中文好,笑話!
有時候,想到看英文說明書時的暢快和享受到的語言美感,心裡雖有慶倖,而更多的是對看不到地道中文版本的慨歎和無奈。
2009-05-16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7430-232215.html

上一篇:二維碼有聲圖書標準呼之欲出
下一篇:試論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標準化之路

3 武夷山 王晓明 张星元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