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ar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art

博文

我是如何拍到如此惊艳的野鸟照片的?

已有 8237 次阅读 2016-3-30 17:2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春风吹绿了树木,吹开了花朵,也吹醒了沉寂一个冬天的小鸟。春暖花开时节,鸟儿开始逐渐活跃,求偶、筑巢、孵化、育雏等,从春天开始进入了程序,而此时的鸟儿不仅活跃,而且由于求偶的需要,雄鸟的羽毛会更加鲜艳漂亮。因此,春季是拍鸟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带上相机去拍这些春天的小精灵吧。



鸟类摄影人要善于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野外识别能力。在拍摄之前就要进行鸟类知识的贮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利用视觉和听觉信息,根据鸟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特征综合判断,及时识别出鸟的种类和种名,甚至年龄、性别等。野外环境复杂,很多鸟难于接近,这就需要迅速抓住容易观察到的主要特征作出判断,有助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迅速制定适宜的拍摄方案,并利于进一步观察,发现新的情况。





一、根据主要特征做出判断


(1)体长和体型



这是最直观的判断,并由此可以熟记和区分。可以从身边熟悉的鸟去记忆,如与麻雀相似的有山雀、鹀等;与鸡相似的有各种雉类;与鹰相似的有鵟、鹞、鸢,或更大型的雕,虽然个体大小有差异,比如隼中灰背隼个体紧凑稍小。还可以从同类鸟的身长比例加以区别。这样分类记忆相似体长和体型的鸟,便于大致区别和判断。





(2)翅型


鸟类的翅型是多样的,翅型按翅端的形状大致分为尖形、圆形、方形。一般情况是当鸟在空中翱翔时才便于观察。通过分辨翅型有时可以进行初步的分类辨识。


*尖形(或称尖翼):最外侧的飞羽最长,其内侧数枚飞羽逐渐短缩,成尖形翅端。如须浮鸥(下图)。


*圆形(或称圆翼):最外侧和内侧飞羽的短,中间的长,成圆形翼端。如鹰(下图)。


*方形(或称方翼):最外侧飞羽和内侧的几乎等长,成方形翼端。如凤头麦鸡等(下图)。






(3)尾型



鸟类的尾型也是多种形态的,大致分为:凹尾、叉尾、平尾、圆尾、凸尾、楔尾、铗尾、尖尾等。



*黑耳鸢(楔尾)



*叉尾太阳鸟(叉尾)


有的特征明显,靠其一枚尾羽可以分辨到种,如长尾雉、红嘴蓝鹊、白腹锦鸡、寿带等。



*红嘴蓝鹊(长尾)



*白腹锦鸡(长尾)


有的鸟类尾部不发达,却也是识别的特征。如??(pì tī )、鹌鹑等。

有的鸟体羽和体型很近似,两者的尾羽却区别很大,如黑卷尾和发冠卷尾,黑卷尾的外侧尾羽稍向外弯曲,发冠卷尾的尾羽不仅向外侧并向上弯曲。

此外,翅型和尾型综合起来判断也很重要。



*黑卷尾



*发冠卷尾


(4)羽色


鸟的羽色是一种可视性状。鸟的美丽源自它们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羽毛覆盖全身,不同的鸟身上具有不同的色彩和分布,同一种鸟也有不同颜色的羽毛,甚至鸟的每根羽毛都是不同的。羽色是识别鸟的重要元素,也是拍摄要表现的重要元素。观察羽色的同时也可以和鸟名联系起来区别记忆。


>>>>>>


第一步观察鸟的主色。即全身的主要颜色。
如几全为黑色的鸟:乌鸫、黑卷尾、乌鸦等。几全为白色的鸟:白鹭、白鹳、白鹤等。以灰色为主的鸟:灰鹤、灰卷尾、灰头麦鸡、灰翅鸥、大灰啄木鸟等。以蓝色为主的鸟:蓝翡翠、蓝鹇、蓝马鸡、普通翠鸟等。以绿色为主的鸟:灰头绿啄木鸟、绿喉太阳鸟、淡绿鵙鹛、火尾绿鹛、暗绿柳莺。以红色为主的鸟:朱雀、红腹锦鸡。等等。


*绿色为主的灰头绿啄木鸟



*红色为主的红腹锦鸡



*灰色为主的灰卷尾


>>>>>>

第二步从鸟的局部的羽色辨识不同种名。


要观察鸟头、颈、翅、尾、胸、腹、腰、背的颜色,抓住一两个主要特征辨识,可从其局部特征辨识不同种名。
例如,棕颈钩嘴鹛(mei),斑胸钩嘴鹛、棕头钩嘴鹛、红嘴钩嘴鹛,不同部位的不同颜色把几种钩嘴鹛区别开来。又如,白喉噪鹛、白冠噪鹛、白颈噪鹛、白领噪鹛、白颊噪鹛。



*白颊噪鹛



*白喉噪鹛


>>>>>>

第三步鸟细部的羽色辨识不同种名。


很多鸟要仔细观察鸟头顶、眉纹、贯眼纹、眼周、翅斑、翅端、尾羽等细部羽色特征加以辨识,如识别隼科的鸟,除看其体形大小外,观其主要特征可快速识别。隼一般脸部都有深色髭纹,猎隼、矛隼色浅一些,游隼头部具有黑色的顶部羽毛,像带了一个头盔,而只有灰背隼无髭纹(下图)。此外,细部特征不仅可以分辨种名,还可以区别一种鸟的亚种。




2根据鸟类行为特征进行识别


鸟的基本活动都是以飞行来完成的,鸟类的行为多种多样,却有着群类特性和种的特性。我们可以从飞行姿态和停落姿态,区分群落,以至种的特征。通过掌握其主要特征、综合比对辨识,有助于我们在野外准确识别。更有助于我们表现鸟类飞行姿态的优美和威猛、摄取令人惊艳的瞬间。



二、根据行为进行判断



(1)根据鸟的行为姿态进行识别



>>>>>>

第一步根据鸟的飞行路线进行识别。
喜直线飞行方式的鸟。大部分的鸟采取平稳飞行的方式,飞行路线近乎呈一条直线, 如伯劳、翠鸟等。



*伯劳飞行直线飞行


喜曲线飞行方式的鸟。有的鸟采取上下波浪形飞行,飞行路线呈规律的曲线。如啄木鸟、鹡鸰、红翅旋壁雀、戴胜等。




* 戴胜曲线飞行

>>>>>>


第二步根据鸟的飞行姿态进行识别。
当看到的鸟在飞行中,在判断其飞行路线、节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辨别鸟的飞行姿态加以确认。首先,鸟在飞行中的形态。鸟的头、颈、翅、腿、身体的大小、宽窄、长短不同,在飞行中可以直观地记忆。其次,鸟的头颈、翅膀、腿的伸展、弯曲程度不同,在飞行中可以直观地分辨。
如:飞行中的鹤和鹭,鹤的颈是伸直的、翅端平展、腿与身体平直。鹭的颈是弯曲的、翅端有弯度,腿和身体有一定的角度。



*灰鹤



*大白鹭


>>>>>>

第三步根据鸟的翅膀扇动频率、幅度进行识别。
不同的鸟翅膀扇动频率、幅度不同。通常体型大的鸟翅膀扇动频率慢、幅度大。当远观鹗与雕的单独个体时,可从飞行频率初步判断,鹗翅膀细长、扇动频率快。有时,远观鹗,在一定距离上腿形看不清,与大型涉禽也有相似之处,鹗翅膀扇动快而有力扔是区分标志。



*草原雕



*


>>>>>>


第四步根据鸟的停落姿态进行识别。
鸟类的停落姿态各式各样,多数鸟挺胸抬头,站姿直立;有的侧是身体前倾,如杜鹃,远观容易识别(下图)。




*杜鹃和阿穆尔隼站姿比较




(2)根据鸟的觅食习性进行识别



此外, 鸟的不同觅食特性使得它们停落的状态和停落环境各有不同。


*一些善于捕捉昆虫的鸟会长时间停落的在枝头,如蓝喉蜂虎(下图)。



*也有一些鸟喜欢在横枝上行走,如鹦鹉(下图)。




*喜欢吸食花蜜的鸟会悬停在树枝间,头或仰或俯将喙伸进花朵里。如太阳鸟(下图)。




*旋木雀和鳾都是在树干上垂直攀援觅食,但这两种鸟在树干上的攀援姿态却不同,旋木雀喜头朝上,而鳾喜头朝下。


*旋木雀



*鳾(shi)


攀援能力很强的鸟可以在峭壁上停留、攀爬。如红翅旋壁雀善在石缝中寻找昆虫。


*红翅旋壁雀


一些猎食水生物的鸟喜欢在水边的石头上站立。如褐河乌、水鸲、溪鸲等。

*褐河乌



*红尾水鸲


一些以鱼类为主要食物的鸟喜欢在浅水中行走。如黑鹳、反嘴鹬、鹤鹬、秧鸡等。



*黑鹳



* 反嘴鹬


一些鸟停落时尾羽抖动姿态不同,也可加以准确识别。水鸲、溪鸲停落时,喜欢把尾羽展开再合拢,还会上下抖动。鹡鸰则常左右打动尾羽。
伯劳不仅上下打动尾羽,有时还会画圈似地摇动。


*白顶溪鸲


游禽喜欢在水面上停留和游动,观察时除区分体型大小、形态特征外,可注意上体露出水面的情况,一般越善于潜水的鸟,停落于水面时身体后部露出水面的越少。



(3)根据鸣叫声识别鸟类



鸟的鸣叫是在其行为过程中伴有的特定的鸣声。鸟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虽然目前我们尚不能解读多少。但是,鸟的占据领地、报警、求偶炫耀、交配、集群等行为都是在鸣叫中完成的。


鸟的鸣叫有种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借以进行识别。但鸟的鸣叫也比较复杂,如鸣禽常常不只会用一种谱调,也存在季节、雌雄的差异。还有些鸟会模仿其它鸟或动物的叫声。因此用鸣叫识别鸟也是需要长期的实践和学习。一般情况应注意鸣叫声音频的高低、节律和音色。鸣叫有高亢、低沉、尖细、粗粝、嘶哑之分。一般鸟在繁殖时婉转多变。一些鸟叫声单调但多次重复。鸟还会因与物体的碰撞发出机械的声音,如啄木鸟。还有翅及尾羽扇动发出的声音,都是我们识别判断的依据。


野外常常遇到只听鸟叫不见鸟影的情况,就需要我们掌握鸟的叫声加以识别。分辨鸟的叫声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有意训练。野外识别也是要先从本地鸟开始观察积累的。(文章来源:林度    微信号kmLINDU)


《飞鸟记》,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本期编辑:pyw】

 

投稿、合作邮箱:yunhewwh@sina.com

QQ群:535743664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99505-966062.html

上一篇:雅尼《夜莺》赏析
下一篇:真没想到,辨认植物的方法这么简单!

22 李颖业 谢平 蒋大和 尤明庆 王德华 孙颉 鲍海飞 杨正瓴 吴卫华 陈静 邹艳霞 李学宽 赵美娣 李志俊 李淑方 李东风 陈南晖 邹桂萍 wangqinling ep4h yunana1219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