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概念图式与记忆重构 精选
2021-10-13 23:58
阅读:4212

人们的记忆现象远比原来认为的复杂,例如,存在虚假记忆问题。如果没有诱导性提问,也不存在坚持暗示和/或团体压力,也就是在自然情况下或相对自然的情况下,人们的记忆又是什么样子呢?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的研究,对此提供了重要见解。

巴特利特(Frederic Charles Bartlett, 1886-1969)出生在英国的斯托小镇。他获得伦敦大学的哲学学士和剑桥大学的道德科学硕士。1922年,巴特利特成为剑桥大学心理学实验室主任。1931年,他成为剑桥大学第一位实验心理学教授。到1948年时,他已经获得了7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1932年,巴特利特出版了《记得》(Remembering)一书,系统报告他的记忆实验结果。这些记忆实验,也包括通常称为知觉的内容。那时,关于认知的大多数研究,用的都是非常简单的材料,比如,光、声,或者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巴特利特的作法则很不一样,他研究人们如何知觉和记忆有组织、有结构的材料,例如,图片、故事。

在一项实验中,他给被试快速呈现不同的图纸。这些图纸上有几何形状,比如,缺个角的长方形;也有常见之物,比如,木门、指着空中飞机的一只手。接着,要求被试马上说出或画出刚才看到的东西。这是记忆任务还是知觉任务?报告刚才看见的东西与报告不久前发生的事情之间有什么区别?巴特利特认为,二者没有区别,它们涉及的过程,特别是使用的图式(schema),都是一样的。

说到图式,人们马上想到皮亚杰(Jean Piaget)。其实,巴特利特也特别看重图式。什么是图式呢?通过例子可以清楚巴特利特所说图式的含义。他的实验表明,被试重构看过的内容,一方面,并非总是准确的,另一方面,亦非杂乱无章的。

例如,对于缺个角的长方形,有些被试把缺的角放错了位置,但是,他们都在某个位置缺了个角。也就是说,被试记得那是一个(在某个位置)缺个角的长方形(一个熟悉的图形)。对于指着空中飞机的一只手,一名被试记成瞄着空中飞机的一门高射炮。可以看出,被试虽然记错了,却不是没有意义的乱错。在各种情况下,视觉对象都被看成是熟悉的某种东西。这里的“某种东西”就是图式。

可见,图式是已有的知识结构,个体据此解读自己看见或记得的东西。运用图式,也就是常说的“与XX挂上勾”或“与XX联系起来”。当个体知觉一个事物时,他/她会找到与之有关的某种东西,即图式。显然,图式是概念水平的,为了突出它的这个性质,不妨称为概念图式。

巴特利特的结论是,人们会把输入刺激与自己已有的概念或形象联系起来,人们的心智不是被动地登记输入刺激。心智会在输入信息进来时,用已有观念加工它们,对之进行组织和转换。

巴特利特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被试的祖先是欧洲人,实验材料是印第安人民间传说《鬼之战》。要求被试通读两遍故事,15分钟后尽力重现这个故事。以后,遇到机会,他就要求被试再重现这个故事。

结果表明,被试对故事的回忆出现了规律性变化。第一,记得的故事更短,一些细节已经没有了,当然,也会添加一些细节、改变一些细节。第二,词语被换成更常见的了,故事中的对话被改得像欧洲民间故事了。第三,一些逻辑跳跃或者显得奇怪和陌生的部分,都被省略或叙述得合理了。总之,就像对图片材料的实验结果那样,被试的记忆渐渐趋向熟悉的事物。

实际上,许多被试报告,他们记得的内容并不是他们读来的词语。他们记得的是故事情节的视觉形象,他们由这些视觉形象重构了故事。巴特利特认为,这里的重构是关键。被试反映,当回想故事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如果有关内容是自己对故事的印象,那么,这些内容肯定是故事上说的。

据此,巴特利特指出,记得,不是像从心理磁带上播放那样,把过去的记录原原本本地流出,它更像一个推理或演绎过程。也就是说,被试以现在能够记住的部分为基础,演绎当故事第一次呈现时,自己应该读到的内容。这种演绎的基础,是他们关于故事和事件是什么样子的想法,也就是他们的概念图式。

总之,巴特利特的记忆研究,揭示了人们自然条件下的记忆特点,即,依据概念图式进行记忆重构。同时,他认为知觉和记忆都会参照概念图式。由此,不难推测,对于有关材料,例如,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如果提供恰当、有效的图式线索,将会促进阅读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巴特利特的基础研究,也就能够轻易地转化到应用领域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0787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