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个人成长与抑郁风险

已有 4336 次阅读 2021-11-24 2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年1109日,教育部公开发布《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答复的是《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抑郁症再次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此前,今年1014日至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连续播出6集系列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每集25分钟。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学生积极收看。

再早,今年0301日,中科院心理所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其中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特别地,抑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重度抑郁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0.9-12.5%

实际上,202008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抑郁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的通知》,在附件中公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指出“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关要求,加大抑郁症防治工作力度,鼓励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探索开展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要求加大对4类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第一类是青少年。“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

可以推测,目前,抑郁症在我国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词语。同时,从上述材料亦可看到,有关机构使用的术语存在差异,至少有“抑郁症”和“抑郁”“轻度抑郁”“重度抑郁”的表述。其实,“抑郁症”和“抑郁”的英文单词都是depression,轻度抑郁是mild depression,重度抑郁是major depression。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意思是,抑郁等精神疾病,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多和少的问题。这对于减轻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是有积极作用的。当然,在临床领域,用抑郁症表示轻度抑郁,特别是重度抑郁,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学生体检时筛查抑郁症是必要的,不过,更为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抑郁症,其中,预防的价值更大。抑郁症不是突然出现的,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际遇的各种事件都可能成为诱发抑郁的因素。显然,有些因素与抑郁产生有更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就是抑郁的风险因子。考察和了解这些风险因子,无论对于预防抑郁还是治疗抑郁都是非常关键的。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把抑郁的风险因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负性因子,一类是正性因子。传统上,研究者聚焦于抑郁的负性因子,现在,研究者同时关注抑郁的负性因子和正性因子,特别是正性因子。对于负性因子来说,是这些因子的存在,诱发抑郁;对于正性因子来说,是这些因子的缺乏,引起抑郁。

媒体上已经介绍过很多抑郁的负性因子,这里提及抑郁的一种正性因子——个人成长。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是人生叙事研究中发现的3个主题之一,它体现于个体人格有重要发展的事件之中,这样的事件标志着个体进入更高的安宁状态和认知成熟。在面对人生历程的过渡期时,人们不仅需要,而且也往往可以体验到个人成长。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由家庭进入幼儿园、由幼儿园进入小学、由小学进入初中、由初中进入高中、由高中进入高校都是重要的过渡期,他们都需要和发生个人成长。个人成长,其实就是个体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行为模式方面产生明显变化。显然,个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没有明显变化,自然很难适应和解决当前阶段的各种任务,由此产生挫败等负性感受就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教育和指导,个体出现抑郁只是早晚的事情。

个人成长在概念上与个体特征有关,它在个体应对孤独、抑郁方面有重要作用。一项跨度为10年的纵向研究发现,通过个人成长等主题测量的心理安宁状态是抑郁的重要正性风险因子,即心理安宁状态得分低的人,产生抑郁的可能性要高出7.16倍。

总之,个人成长是抑郁的一个正性风险因子,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基本概念。同时,由于它是人生叙事的一个主题,从而,开展个人成长研究具有材料丰富、便于收集的优势。从个人成长角度落实青少年抑郁的防治措施,应当是一个有力而方便的抓手。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3787.html

上一篇:人生叙事与心理健康
下一篇:主观安宁与心理安宁

17 张晓良 王平平 李毅伟 陆仲绩 张利华 程少堂 刘进平 简小庆 宁利中 范振英 尤明庆 郑永军 朱豫才 杨顺楷 张鹰 马鸣 罗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