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是道德脱离,非道德推脱 精选

已有 6413 次阅读 2021-12-19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道德问题具有情境性,个体是否具有道德责任(Moral duty),取决于他/她是否遇到道德情境。可以推测,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需要人们伸出援手的状况,每分每秒都会发生需要人们伸出援手的事件。显然,不知道相应状况、不晓得相应事件的人们,不可能伸出援手,大家也没期望这样的人们伸出援手。也就是说,不知道、不晓得或者说没遇到道德情境,人们就没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大家也不会从道德层面去要求和评价个体。

社会现实要复杂得多,就道德问题而言,“道德滑坡”的说法不时就会被渲染一番,似乎真的人心不古了。在学术领域,也不乏相应的研究,甚至专门考察道德推脱问题。由文献可知,“道德推脱”来自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2021),是他在道德主体理论中提出的概念,原文是Moral disengagement。他认为,“道德推脱”包括一些社会认知机制,其作用是既能让个体保持道德标准又不至于陷入自责(Bandura, 1991)。

对于来自国外的心理学术语,如果翻译得草率,可能会误导人。例如,Job burnout译为“职业倦怠”就是这样的不良一例。那么,Moral disengagement译为“道德推脱”是否也可能是这种情况呢?如下两例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

例一,若干年前,某高校一学院召开期末教工会议,同时,让大家签领课时费等报酬。会议结束,离场的教工走到门口,又纷纷无声地往回转,谁都不好意思出去——原来,会议室门外摆着一张桌子,桌面放着写了“募捐”两个大字的纸箱,3名学生各拿一沓募捐宣传单,恭敬地站在旁边。

这是一个典型的道德情境,走到门口的教工必然遇到这个情境,也必然具有道德责任。特别地,刚领了报酬,哪名教工都不能以“我身上没带钱”而推脱。或许,更真实的情形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捐出多少合适,只得脱离这个情境,离开门口,就像没遇到道德情境一样。

例二,十年前我的研究生在用电车问题和天桥问题做实验时,有些被试看到实验材料后拒绝继续做下去,她们不愿面对这样的假设情境。从研究伦理来讲,允许被试随时退出实验。由此可见,不仅道德行为具有情境性,而且道德判断也有情境

现在分析,这样要求退出实验的被试,就是回避道德情境哪怕相应的情境是假设的,非真实的。可以认为,她们当时其实是在做出脱离道德情境的反应显然,说她们做出道德推脱的反应是不合适的。

正因如此我认为把Moral disengagement译为“道德推脱”不甚恰当,译为“道德脱离”则是准确毕竟,“道德推脱”还可能让个体有某种程度的愧疚,即“推脱”之后还会有一定的“道德余波”,但是,“道德脱离”就不是这样的了,“脱离”之后个体就可以完全不想“道德问题”了,即“道德脱离”是个体将自己与道德情境彻底切割,使自己不再“道德责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各种情况的道德责任。

或许可以认为,道德情境性的核心就是个体的道德责任,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特定情境中,个体会被赋予道德责任,个体也往往会体验到相应的道德责任。因此,实验中的被试不愿面对电车问题和天桥问题,就是要免除自己的道德责任。

如果当时询问她们: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类似情形时,你会怎么做?尽管实验中的情境是假设的,但是,现实当中会有类似情形的,从而,这样的被试可能真的会遇到类似情形,那么,她们可能还是要做出免除自己道德义务的反应,例如,装作没有看到这种情境,或者迅速地离这种情境,就像实验中那样。

实验当中,被试面对道德情境可以选择脱离,现实当中呢?那些遇到需要帮助情境脱离甚至逃离现场的人,做出的不也正是“道德脱离”反应吗?如此解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可能是更合理的。例如,它们只是表明人们存在个体差异,而不一定表明整个社会都“道德滑坡”了。

可以将人们大致分成两种情况:其一,倾向于“道德脱离”的人,其二,倾向于“道德担当”的人。显然,每个人都会选择道德脱离或道德担当,但选择的程度不同,因此,要加上“倾向于”3个字。倾向于道德脱离或道德担当的人,应当具有相应的人格特点,即这样的个体不单是在道德问题上脱离或担当,在其它各种问题上也会是这样的,据此就可以测量和区分这样的个体。

接下来,可以考察他们何以如此?即个体表现出道德脱离或道德担当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包括心理机制与神经机制。了解了内在机制,就可以提出改的技术或措施。同时,能够区分出不同的道德类型者,对于职业选择和岗位安排也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 In W. M. Kurtines & E. J. L. Gewirtz (Ed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Development (Vol. I) (pp. 45-103). Hillsdale, NJ: Erbau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7284.html

上一篇:功利性倾向,与病态相关
下一篇:亲社会歌曲的亲社会效应

19 张晓良 王平平 武夷山 侯丹 杨正瓴 李东风 王安良 尤明庆 李学宽 黄永义 徐长庆 钟定胜 陈志飞 张俊鹏 张鹰 郑永军 宁利中 李毅伟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