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又向西天去,功满取经回
2022-7-2 23:58
阅读:2534

我小时候喜欢听广播少儿节目讲的《西游记》故事,很快发现各个故事的结尾都是一样的:“唐僧师徒四人又向西天取经去了。”听得多了,我平时会自然地说出这句话,并且也形成了一种观念:唐僧师徒其实没有取到经。特别地,通过交流,我知道不仅我是这样认为的,而且身边的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

后来,社会上流行连环画,包括《西游记》系列连环画。我看了自己能够借到的这类连环画,留意每本《西游记》连环画的最后一页,发现也是相仿的表述,例如,“唐僧师徒收拾了行李马匹,顺着西去的山路,逶迤而去。”因此,我愈加相信,唐僧师徒是没有取到经的,他们不断地向西而行,却没有什么结果。

我读小学四年级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都睡觉了,一名平时要好的同学风风火火地来找我,分外兴奋地大声说:“唐僧最后真的取到经了!”说着,他把一本连环画递到我手里:“我今天进城买的,是《西游记》最后一集《功满取经回》,唐僧真的取到经了!”说完,他就匆匆回家了。我急忙翻看连环画,都忘了出去送送同学。

我十分激动地一口气看完这本《功满取经回》,感到特别惬意,暗自替唐僧感到庆幸,甚至担心有人突然指出这个结局是被修改过的,唐僧还是没有取到真经。这本连环画的最后一页是“《西游记》连环画总目”,从第1集《美猴王出世》一直列到第25集《功满取经回》。反复看这个总目,我才觉得踏实了。

从此,我知道唐僧真的取到经了。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到了真经,他们也修成了正果。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西游记》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从方位上讲,我所入读的小学、初中、高中均在我家的西方,因此,从小学四年级冬季的那一天开始,我每次去上学,头脑中都浮现出小时候经常听到的那句话——“唐僧师徒四人又向西天取经去了。”同时,“功满取经回”5个字也在我的眼前闪耀。

我在以后的求学过程中,即使遇到各种困难,我都没有太放在心上,有意无意就会觉得这些不过是像唐僧取经路上遇到的各种磨难,一定能够过去的。唐僧有时会说一句:“苦也。”我想,他应该是真的感到苦了。不过,我知道说“苦也”是无法避免苦的,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苦,终究是会化解的,因此,我就根本不从苦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困难,自然也没有觉得求学有什么苦的。

当年,我们几乎没有同学看过完整的小说《西游记》,从而,如果不是看了连环画《功满取经回》,那么,根本就不知道唐僧师徒取到了真经。也许正是因为不知道这个底细,所以,当看到唐僧取到真经的结果时,才会有特别的感受和领悟。

现在,书籍极为丰富、媒体极其发达,很小的孩子也早就知道唐僧最后取得真经了。这当然是好现象。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有时不免会想,一下子让小孩子知道了更多经典的底细,会不会产生“剧透”的效果?

此外,在学习文献时,我也会自然想起“唐僧师徒四人又向西天取经去了”和“功满取经回”。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560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