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方法没有效,反思才重要 精选

已有 2003 次阅读 2022-7-28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在手机上看到一则短视频,内容是一个小女孩对她爸爸哭诉,说出几句很有道理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记录台词,我用电脑搜索,结果发现,对应的视频不止一个,有的是小女孩对爸爸哭诉,有的是小男孩对妈妈哭诉。不过,台词的主体部分是一样的:

你看,你打我这么多次,我都不听话,肯定是打没有用。批评应该有用,你应该去试一试。

这类视频都配有烘托气氛或点明主题的画外音,据此推测,有关人员是把上述作品当成搞笑视频来制作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者就有一千个观后感言。我的感言不是关于孩子该不该打——这是一个重要且极具争议的话题,而是关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X没有用”现象。

从理论上讲,人类个体的行为,应当是有效的,即,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个体就得调整、改变自己的行为。然而,从实际来看,人们的很多行为是无效的,即,根本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却仍然在重复出现,行为人甚至自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广义地说,个体的行为或行为模式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因此,为了行文方便,不妨把行为特别是行为模式称为方法。从而,我由前述视频引发的观后感言就是一个疑问:方法没有效,为何还要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好难教!”言外之意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太有效,或者就是没有效。不少学生也会抱怨:“YY就是难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学会。”这说明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太有效。虽然,学生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教学效果不好、学习效果不好,归根结底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问题。

人们做事的方法更多地体现为稳定性,而不是灵活性。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尽管他/她知道有很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他/她倾向于只采用一种方法,哪怕这种方法已经反复表明是不太有效,甚至就是没有效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原来,人们在从事一项活动时,存在分成单元的惯例或倾向,例如,教师任教一门课,每周上两节,这样的两节就是分成的单元;同时,人们又存在明显的完形倾向,例如,每周的两节课,教师上完之后,就达到了完形。对于完形的事物,人们具有保持这种完形状态的倾向,从而,往往失去改变或改进的动机。如果没有其他事件或因素来触动,人们是不太可能做出改变或改进的。

同时,分成的单元也是动态和加成性的,例如,除了每周的两节课是一个单元,每学期的一门课也是一个单元,完成一门课的教学任务之后,也达到了完形,因此,亦失去了对这门课进行改变或改进的动机。当下次重新任教这门课时,几乎是重复相应的过程,如果原来的教学方法不太有效,这次很可能仍然是不太有效。

当然,教务部门制定了各种制度、采取了各种措施,作为事件或因素来触动任课教师,例如,各种教学督导活动,包括随堂听课、学生评教、试卷分析,等。

美国教育哲学家Greene1978)指出,教师特别需要具有的品质就是反思能力。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清楚自己教育教学各个要素的情况,从而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包括教学方法。

其实,学生也特别需要具有反思能力,反思自己学习的各个方面,从而有效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进一步地,人类个体都特别需要具有反思能力,主动地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使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变得有效或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Greene, M. (1978). The Teacher as Stranger. Belmont, CA: Wadsworth.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9167.html

上一篇:事后诸葛亮,情况不一样
下一篇:做梦有何用?可反映心境

21 杨韩 李世斌 侯丹 王平平 宋玉 谢钢 张晓良 郑强 刘炜 李陶 武夷山 周忠浩 王安良 宁利中 杨正瓴 李毅伟 范振英 程少堂 马鸣 郑永军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