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伯元
高校需要打破单一的人才观 精选
2016-4-19 12:38
阅读:14254

高校需要打破单一的人才观

姚伯元

2016419

《关于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建议》引起科学网的热议,不但众多网友给出的大量评论,更引出多篇博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笔者连续多年一直是本专业答辩委员会主席,毕业论文中各种师生间、教师间有争议的问题都处理过,包括是否“放水”问题等,也曾为毕业论文质量把关不遗余力。对于毕业论文的作用及其培养学生的能力等问题链接博文的附录也可以看到笔者的考虑与做法。记得第一次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就遇到学生因将水柱压力写成大气压(笔误),答辩中对有关压力计算问题未阐述清楚,被判为了不及格。那些年笔者是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的。该文是基于本科生毕业论文与设计现状产生的考虑,以便利用这段时间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适应社会需求。这样的深入讨论使许多相关问题也浮出了水面。

   从更深层次探讨,毕业论文和设计中出现的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是高校实施单一人才观越来越极端的结果。看看各高校招聘的材料就知道,能成为高校教师的拼的是名校、高学历、海归与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工科博士都有更多的选择,显然首选进入高校的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理科博士,也确实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理工博士进入了工科。原工科的教师由于基础研究容易出论文,也通过读博、出国进修等几乎都走进了以基金论文为主的“高校科学生态圈”【1】。高校考核导向造成的圈内的生存环境远优于圈外,因此愿意跳出这个生态圈发展的人难见,这一趋势对高校工科的发展产生了深刻与不利的影响。圈内人对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尚有兴趣,但已明显理科化。显然远离工程实际的论文与基础课教师指导工科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都对培养工科学生的应具备的能力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今早遇到本学期担任《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师反映,上课基本上没人听,理由是与考研无关。可见这一趋势影响的还不仅是毕业论文与设计。在对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熟悉的与不熟悉的教师都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显然保持毕业论文与设计应有质量并不靠谱,培养相应能力需要考虑其它途径。

   要化解这一不利因素,熟悉企业工艺管理、技术与工程实际的人才,熟悉工程设计的人才显然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样的人才外面的进不了,已有的也逐渐异化、退休。工科教师理科化、工科内容逐渐弱化、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也逐渐弱化显然是不能确保工科毕业论文与设计质量的教师方面根本原因。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改变目前高校单一的以基金论文考核论英雄的人才观。

   高校实际上需要各种类型人才。笔者第一个工作单位,华东冶金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化工系的一些老教师学历不高,有留学背景的罕见,在科学界知名度不高,没有基金项目、没有SCI论文,但在相关行业与专业领域是行家里手,功底深厚,都有企业资助的课题,并对行业的引进技术消化、技术进步等做出过贡献。按单一人才观具有优势的人才与这些人相比,也有在相关行业内无知名度与影响,对相关企业不熟悉等劣势。当前高校尤其缺乏“科学生态圈”外的人才。若发挥这些老教师的优势,将企业技术进步遇到的问题分解为需要进行基础研究的课题,由“科学生态圈”内的人研究解决,则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而都是人才。化工企业的开工、停工、能源平衡、物料平衡等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靠企业自身力量往往难以承担,但也只有在有经验的老师带领下才有参与的机会,完整参与对提高有关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最大。

   实际上,高校若不拘于这种单一人才观,也有引进工程与设计类人才的机会而优化工科教师的结构。笔者在担任安徽工业大学化工系主任期间,力主调入了某设计院设计室主任(若不是由于行业不景气,则没有这样的机会)。学院立即依托有关的基础研究(原也只能发表些不痛不痒的论文)拿到了实际应用于企业的大项目。当时研发了在线监控的环保仪器的学校自动化工程公司也因此中标了几个原本不敢想象的大环保工程项目。后来竟因此将将在线环保监测仪器及有关的环保工程作为主要业务。这是另一种类人才也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实例。

   按目前这种高校的这种单一人才观,实验室人员进修也只能获得更高学历,“进入高校的科学生态圈”,适应考核导向这条路。在高校这种人才观形成前,华东冶金学院化学系安排实验室人员进修的是玻璃工等实验室实用技术与电工、电子、计算机接口等课程,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公认的骨干。当时一位大牛在指导学生做分析仪器实验(教材就是其编写的)得出的数据不对时,要求学生反复重做。学生只能背后发牢骚:你来做一遍还不是这样!后来还是实验室人员检查发现是仪器的一个芯片坏了,因他受过上述培训而早有准备,很快就修好。笔者听说后,果断与其联系,成为我的科研助手。在其协助下剖析一些大型仪器的结构、电路等,为我开发的仪器积累了的宝贵经验。我也按其经验,对所用到的各种仪器,通过正常工作时在电路图标注各主要元器件的电压,一旦这些仪器出现故障,换个器件即可修复。实际上实验室人员能维护,甚至改造、开发相关仪器对其承担的工作更有利。在这类人才不被认可,这样的经验不被重视而难以推广(得做繁琐的基础工作,既不高大先进,也出不了SCI)情况下,高校仪器因一点小问题就不再使用,甚至报废也就不足为奇了。在高校形成单一的人才观后,恐怕难出或不在重视这类人才了。

   笔者在这方面与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积累的经验对做研究大有帮助,多了相信、手段与思路。曾开发出焦炭动态反应性测定仪,已供多届研究生完成其学位论文,也获过奖。调入海南大学开辟新研究方向后,主要利用已有的闲置设备(捡来的,仅存在小问题,不难修复),不但迅速组装出需要的所有设备,还开发出反应管可旋转的活化炉,可动态称量出吸附气体的吸附仪(可动态研究吸附过程)等设备(只花了其它横向项目的少量经费),为申报与完成973前期项目奠定了一定基础。

   讲课好的教师对于高校来说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人才。按目前这种单一人才观进入教师队伍的,在知识结构上都是专而深,而本科生教学,需要的是知识面宽,二者并不一致。曾听说过某校引进的大牛在给本科生上课时被轰下讲台的事,说明本科生教学也不仅是有紧跟前沿知识就能讲得好的,何况讲课本身既是个良心活,也是个艺术活,要想完成得好,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目前情况下,讲课都是个人的事。若能有集体讨论、备课,互相吸取经验的机制,对发挥高水平人才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与促进其适应本科生的教学显然都有利。但在单一人才观占主导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可能。

   高校的管理工作需要的人才也有其成长规律,暂不多谈。建议看看林中祥的博文【2】即可知仅熟悉“高校科学生态圈”的人才未必能很好地适应。

   总之,高备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打破单一人才观。

 

1姚伯元,高校科学生态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517-912101.html

2林中祥,双肩挑制度废掉了无数中华科技精英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970203.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姚伯元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661517-97116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