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奕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yian 关于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能源,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

博文

为什么开放很重要

已有 3896 次阅读 2022-8-23 16:11 |个人分类:生活其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开放是世界的基本属性

开放,是指某一相对独立的客体,不封闭,保持与外界交互。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看到的所有客体都是开放的。开放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

从最基本的物理层面来看,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所有基本粒子,无时不刻地参与各种相互作用,或衰变,或与其它粒子作用。从日常生活层面看,万物生长,沧海桑田,世事变幻,都是构成世界的所有客体相互影响,每一个客体都受到外界影响的结果。从宏观层面看,甚至我们整个宇宙都是开放的。

由于开放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所以单独使用该词,一般指人或社会的主动处事原则或策略,如开放的心态,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等,或者开放的操作。

与开放相反的概念是封闭,隔绝。

生命的开放与封闭

生命是复杂的能量与物质耗散模式,必然与外界保持物质与能量的交互,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交互停止了,生命就结束了。所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也是开放。但是,每个生命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需与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隔离,以维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所以,生命也有独立和一定程度封闭的特征。生命的封闭或者与环境的隔离,通过细胞膜,甲壳,皮肤等实现,是同时保证自身独立完整,并维持与环境开放互动的一种机制。生命内部还有免疫机制保证维持自身的健康。生命也通过筑巢,栖息于地下,树洞,等,维持一定程度的封闭与隔离。对于群居的生命,可以聚集,集成复杂的巢穴,筑城,等,实现自身相对的独立。

因为生命要同时兼顾开放与封闭,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就是每个生命时刻面临的选择。

积极的开放表现为主动的开拓,如探索环境,主动出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比如一般动物的行为。被动的开放表现为只与周围的环境互动,比如植物,或者死亡的动物。

开放与进化

生命在开放的环境中必然演化。我们现在的生物圈,就是地球几十亿年里太阳,地球,宇宙环境,综合影响的演化结果。生物圈的稳定和演化或者进化,需要保证多样性。一般来说,生物圈的体量越大,环境种类越丰富,资源量越大,机会越多。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还有乘数效应,结果是生物多样性越好,生物圈的整体稳定和个体物种进化越顺利,物种与生物个体的发展程度越高,体现为健康、活力强、竞争力强,等等。这是因为体量越大,环境种类越多,个体数量和物种数目越多,演化途径的选择越多,适者生存的竞争压力越大,竞争能力更强的物种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进化伴随的是不适应新环境物种的消失。地球上出现过的生命形式,绝大部分已经消失。

人类文明的开放与封闭

人类社会是更高层次的生命系统,遵循生命系统的所有原则,同样会不断演化。演化的大方向是进化,也就是更强大,更高效,技术更发达,生存能力更强。但是,与生命进化一样,会有更多的社会形态在竞争中消失。

与生物圈一样,人类社会也需要多样性和体量。一般,体量会产生多样性,多样性会让合适的模式出现,并在各自的环境或生态位占优,慢慢淘汰不适应的社会模式。

与生物的被动选择和随机演化不同,人类社会具有自主判断和选择能力,包括社会的开放程度。

封闭的生物必然死亡,封闭的人类社会也一样。很多辉煌的古文明都消失了,比如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复活节岛文明,等等。但在一个开放环境中的人类社会,比如欧亚非大陆的人类文明,会与其它文明互动,共同演化,形成一个更大的文明生态圈。体量小的文明圈,如古代美洲,南太平洋,撒哈拉沙漠以南,因为缺少文明多样性,竞争和互动压力少,发展程度较低。

我们现在面临最大尺度的开放是太空探索和殖民。太空殖民将开拓新的生存空间,扩大人类文明的体量,产生更大的多样性,利用更多的资源,将让人类文明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开放是有风险的,即使面对风险也要有开放的态度。

宇宙的资源对人类本来是开放的,但是有人认为宇宙是一个黑森林,不能开拓太空暴露自己,否则会受到高级文明的伤害。相当多的人持这种观点,认为向旅行者这样的项目会向外星人暴露地球,是招祸之举。这种观点实质就是封闭,愚昧,怯懦,逃避,甚至是自负。

宇宙是开放的,想把自己封闭起来是不可能的。如果存在能威胁人类的外星文明,早在地球人类出现之前,他们就可以发现地球上的生命,并持续关注。以为自己当一个缩头乌龟,别人就看不到自己,是典型的鸵鸟心态。

如果有基本的科学认识,根本不需要担心外星人入侵。如果对方比我们先进不太多,而且技术也是有极限的,广阔的时空距离带来巨大的本地优势,他们没有必要敌对一个需要几万年几十年后才能达到的文明。如果对方比我们先进很多,掌握我们现在还不了解的技术,坦率友好的沟通是唯一文明的体现,让我们可能赢得对方的帮助。如果对方是恶意的,人类也没有办法。

对于先进文明来说,地球文明并不构成威胁,不值得消灭,留着还可以给宇宙多一点色彩,多一份谈资。就像我们现在发现某个偏僻小岛有原始文明一样。虽然小岛居民对外面充满敌意,但是我们并不会把他们消灭。

更大的可能是对方是文明的。即使我们很愚昧,对对方充满敌意,对方仍然会对我们友好,把我们改造成一个友好的先进文明,或让我们自生自灭,就像我们现在对待原始文明一样。

心态的开放

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开放不仅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也是一种心态。如果可以主动选择开放程度,一个人或社群的开放程度,决定了他能参与的人类文明体量,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量(思想,知识,财富,帮助等),和自己可能的发展高度。反过来,封闭限制了发展空间,剥夺了自身发展的自由和潜力。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更多地参与到这个世界中,拥有更多的知识、友谊、和财富,我们就应该用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积极参与到各项事务之中。

个人的开放心态,体现为虚心、宽容,能与更多的人友好相处,向更多的人学习他们的长处。反之为傲慢,偏见,拒绝批评,也就是自我封闭,难以从别人那里接受帮助,只是单向输出自己的情绪,看法。

开放或交互是相互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开放变成单向被动接受,或者灌输,也是不对的。人的独立性说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封闭属性,趋向于从自己主观角度,批判地看待外部一切。这种行为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自我概念的保护机制。所以,每个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趋势。开放,接受不同的看法丰富自己,就需要宽容、质疑、逻辑分析、事实梳理的能力。

对于一个社群,或者国家,开放意味着与其它社群或国家保持友好。一个社群越友好,意味着合作方越多,可以从更多的地方获取资源,如产品,知识,技术,文化,观念,等,自己的发展程度就会越高。

无论个人还是群体,开放都要求虚心、宽容、友好,不与他方敌对。每多一个敌人,就少了一个朋友,少了一部分资源。即使双方利益冲突,也应该积极沟通,管控冲突,寻求双赢。

对于个人为人处事,开放意味着坦诚,宽容,友好,同情。封闭意味着城府,自私,敌意,自以为是,不与人交往。面对自己的错误,开放要求勇敢承认,而不是强词夺理,文过饰非。封闭则隐藏自己的错误,不诚实。错误很难隐藏,还会让自己失去信用,让事态变得更糟。

社会的开放

一个开放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否则会割裂成互相敌对的不同族群,人们的基本安全都难保证,遑论发展。社会的开放体现在各个方面。

开放社会在社会组织上,首先体现在不同利益、不同信仰群体间的宽容,及和平友好相处。没有敌对,迫害。

作为社会的知识体系,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宗教教义,文化,等,都应该公开。一般来说,应该能够接受其他人的质疑,特别是科学和技术,可以公开讨论,公开批评,不能玩神秘,必须可以重复。

各种公开的科学、技术、文化形式,容易产生综合,交叉,创生新的发展方向和产品,让社会更富足,发展程度更高。公开的知识也更容易积累和传承。

技术也是一样。但是由于技术开发有成本,因此必须保证开发者投入的回报。公开的技术更容易得到检验,但是有专利。中国古代技术发展曾经达到过很高的程度,但是中国传统没有专利概念,只是一味保密,“传子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有变故,技术很容易失传,难以积累。保密的技术导致参与者少,讨论少,验证差,发展速度受限。

对于技术,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社区共享和商业利益共享机制,可以尽量保证技术的公开,最后促进全社会的技术进步,而不是维持某一方的垄断地位。

一个开放的社会中,技术军事技术和军事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公开。公开可以推进军事力量的发展,也可以增加透明度,避免敌对方误判,冒险发起冲突。

开放的社会,政策与法律的形成和执行,都要保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上每个人的监督。公开透明,保证了随时的社会监督。也就是,社会随时都在进行健康检查,即使出现问题,也容易很快发现和解决。

一个开放的社会是宽容的,每个人的思想都可以公开,既便于别人了解,也更容易自我审视,自我辨别。

一个开放的社会,大部分情况下,个人财富也是应该公开的。公开财富可以鼓励劳动和创新致富。合法致富的人也不怕公开自己的财富,偷来的财富才需要掩盖。现代社会,至少在税务部门中,每个人都财富都是公开的。虽然还是有很多人不希望公开自己的财富,但是可以通过个人财富的公开程度,判断一个社会的开放和发展程度,以及社会公平度和保障度。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8546-1352327.html

上一篇:事难料
下一篇:遗憾,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心

5 周忠浩 王安良 汪强 魏焱明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