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
尺度研究的结论及感想
2021-6-8 12:33
阅读:4013

1 2020年9月8日因事触发而全力研究尺度。昨天2021年6月6日将其后所贴博文备份到优盘。九个月竟留下64篇文章(含一篇教学笔记),自己都觉得惊奇。读着那些文章,想起前后发生的事情,时常叹息一声——总算化解了又一次内心烦恼,度过了又一段人生旅程。

贴出博文“五千年的中华”,标志着去年国庆节时所预定研究已大致完成,当然仍有些细节需要进一步说明,如其后贴出的“郑州洛达庙遗址经历夏商更替”。拙见与历史文献以及主流观点有些相违,如认为夏朝与商朝曾经共存400年以上,夏朝势力没有达到今山西地域,等等。该文先以草稿形式贴到博客,本拟儿童节再公开;忽然想到531日是家中特别的日子,就在下午点击“全站用户可见”

2 已贴博文展示了许多证据,但结论性的意见仅下列数条

(1) 距今五千年前,今山西、陕西地域使用先周尺18.5 cm今山东及江苏新沂、邳州地域使用夷尺17.6 cm,黄河右岸的今河南、湖北、安徽地域使用夏尺15.8 cm三地使用各自尺长已很长时间。太行山前黄河左岸的华北平原仍在扩展,人口增多、气候变化或黄河流路变动,周边多个族属的先民迁徙而来,融合为商族而使用商尺19.7 cm,其以夏尺为八寸

(1.1) 距今4700 前年今山西地域已改用商尺而不再使用先周尺;商朝伐周而册封姬昌,陕西地域使用商尺,也不再使用先周尺

(1.2) 夷尺使用至大汶口文化结束,原地域在其后的龙山文化时代使用夏尺。

(1.3) 龙山文化后期夏尺使用区域因黄河向南摆动和商族崛起而逐步缩小。公元前1600年商汤立国时今郑州地域已弃用夏尺而改用商尺;但夏尺在偃师二里头、武汉盘龙城及成都三星堆,分别使用至公元前1500年、前1200年和前1150左右。

(2) 在距今4700商尺已扩展到山西,且短期在今黄河南岸济南、平周等地使用;龙山文化后期商尺逐渐替代夏尺,商朝晚期曾在陕西地域替代先周尺,达成全域使用。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后商尺不再使用。

(3) 公元前1066年(?)姬昌称王,“改法度,制正朔”而定周尺 21.5 cm,武王伐纣之后全域使用。吴越楚以及中山等国使用周尺至灭国;秦国之外()未见其他国家自定尺长。秦统一中国而推广秦尺至全域,但楚汉相争期间或许局部区域曾短期恢复使用周尺

注:公元前350 年商鞅二次变法,秦国弃用周尺而定秦尺23.1 cm,其尺长以先周尺为八寸秦尺为秦汉两朝沿用,但汉朝实际用尺逐渐变长,新莽曾校定尺长回归23.1 cm。又,秦朝并没有使用“鲁班尺”。

3  以上所述已在博文中提供许多证据,但论证尚不能称为完善。笔者知识欠缺当然是重要原因,但资料短缺也限制了论证的深度和广度。略举两例。

三星堆的青铜文明是突然出现的。三十五年前发掘的K1K2具有夏尺和商尺两种尺度的器物。笔者猜测盘龙城因千年一遇的洪水而倾覆,夏人沿汉水退到成都平原;残高396 cm的青铜神树,或许并非“沟通天地和人神对话的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而是夏人洪水中逃生之后的感激和致敬心中默认青铜神树适用夏尺,可惜未能实际测算

济南焦家遗址已发掘大汶口文化墓葬215座,其中棺椁俱全的大型墓葬20多座,发掘简报仅介绍南区M57M55 和北区M17,分别适用夷尺商尺M17已到大汶口文化末期,与北区其它四座大墓都遭到人为破坏。因山东地域龙山文化使用夏尺,笔者猜测另四座大墓也是适用商尺,但至今未能在网上找到相关材料予以测算。

4  基于文献记载和实物长度计算尺长,如《考工记》“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测量玉璧按外径九寸、内径三寸计算的尺长并不统一。不过,2020年印刷丘光明,邱隆,杨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科学出版社,2001. 44-45”据此所作结论并不准确。

从实物确定尺长并不需要文献记载的长度数值 倘若依据尺寸设计而制作器物,则控制部位的长度具有共同的单位“寸”,众多长度数据必然具有“寸长”的公因子。就此而言,邀请仿古作坊的范铸师傅同到博物馆,指示商周青铜器的控制部位,再出手量测即可

QT3.jpg

AA.jpg

笔者没有申报研究项目,也不会申请成果鉴定。不过,“五千年的中华”总该确定各个时代的尺长,更新《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的表格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75648-129012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