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祥
师生关系并不是冰冷的契约关系 精选
2018-1-28 18:32
阅读:11504
标签:课题组, 导师, 情义, 自杀, 师生

              因为一些在校研究生自杀或出事,因此引起了师生关系的讨论。有的老师也写了相当于协议似的告知书。

               全国一年招收几十万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从概率上来说,研究生出点事是非常小概率的。

               拿开车来说,只要车上路,总会有出事故的概率。除非车停家中不出门。

              师生关系,一定是在国家法律与学校校规及毕业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这是一个底线。在此基础上,师生就应该是一起做科研,共同分享成果,学生拿到学位,老师完成指导任务,得到研究生协助科研,积累科研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如果成果特别大,导师因为科研留名青史。

              以前有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当然,上面一句话可能言重了一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师生之间不是完全的契约关系,其中还有情义,互相关心与爱护,同在一条船上远航,共同面对困难甚至风暴,也共同分享其中的快乐。

              如果完全是契约关系,有时候就让人觉得冰冷,甚至寒心。

              双方如果都这样想:

              研究生文章能发表就发表,不能发表就推迟呗。不能按时或最后拿到学位与我什么关系?反正我没有损失。

              导师报账等一些事与科研无关,凭什么我去?校规上没有一条说研究生要报账的。

              导师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偶尔一些私事需要帮助时,例如搬个重东西,照看一下孩子(当然是偶尔),生病送住院,研究生说这该我研究生做的事吗?

              在帮研究生推荐工作时,导师认为研究生找工作与导师什么关系?好工作不好的工作,反正导师又不涉及的。

              .............

              说实话,师生关系一旦都这样考虑时,关系就非常淡了。这个课题组是没有凝聚力的,研究生会对这段时间及对自己导师没有怀念与情感。

              师生关系既不象同事关系,又不象同学关系,不象上下级关系,又不象父子关系。而是这些关系的一个混合体。

              师生在一起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既要完成学位要求与科研任务,又是共同取得进步的合作者,同时又是情感上互相给予者。

              当自己的大多数毕业研究生能够尊重导师(每一个都关系好也不容易),毕业后能够互相来往,互相关照,学生与导师都为对方而骄傲的时候,这种师生关系是值得的,也是导师退休后的精神慰藉。

              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既明确,又模糊。

              但其中有一点是肯定不变的:爱----是师生关系中的灵魂

              导师要站在研究生角度上考虑问题,研究生也要站在导师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最后是共赢!相反就会共输!

              评价师生关系,其中要看导师的学术进步,研究生毕业时的成果,完成学业的时间,研究生在校时的心理感受,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社会对学生能力与水平的评价,导师与学生的情义。

              研究生不出事,也是导师的一个任务,要仔细看看研究生的精神与学业情况,要‘因才施教’。统一的处理方法,是出问题的重要原因。

              课题组的文化建设,是导师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相关专题:导师与学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林中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177-109729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