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广
相对于自然哲学,科学的“保守性”(2)
2021-6-22 13:03
阅读:1953

四、应运而生的科学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深有感触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果真如此吗?

(一)自然哲学的想象力

我们看看,古人如何用阴阳学说、天人相应观念解释“地震”的?

《国语·周语》载: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泾河、渭河、洛河流域)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伯阳父解释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即阳气潜伏在下面不能出来,阴气压迫阳气而不能蒸腾,于是就发生了地震。

《星经》云:“或则天裂,或则地动。皆气有余,阳不足也。地动阴有余,天裂阳不足,皆下盛强。”“汉安帝永初元年,郡国十八地震。地者,阴也。法当安静。今乃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故应以震动。”“伯喈对曰:‘地动阴盛’”。京氏曰:“地动,阴高者为下,下者为阳。”《地镜》曰:“地动千里,是谓阴盛阳衰。”

不仅如此,他们还采用“天人相应”观念进一步解释。

一是帝王失德,上天惩罚。西周末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褒姒乞降。为了博取美人一笑,周幽王以千金唯赏,这就是“千金一笑”、“千金买笑”的典故。因为点燃了烽火台,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最后笑了。后来周幽王二年发生大地震,太史认为是帝王失德,过于宠幸褒姒,导致并把周国阴气太重,阳气薄弱,引发地震,甚至最后引发西周灭亡,便是上天的惩罚。

二是后宫作乱,天地失衡。汉朝时有一位绝代美人赵飞燕,擅长一种掌中舞,遂又称为“身轻如燕”。她与妹妹二人迷惑汉成帝,夜夜笙歌,最后导致汉成帝早逝。当时“其夜殿中地震”,时人称“此必適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前面是天子失德,罪不在褒姒,而此处则是赵飞燕为罪魁。

三是奸臣当道,必有异象。严嵩被《明史》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权倾朝野,只手遮天,其子严世藩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严嵩当权期间发生过一场大地震,时人把责任归结到他的身上:“今外贼惟俺答,内贼惟严嵩,未有内贼不去,而可除外贼者。去年春雷久不声,占曰:大臣专政。冬日下有赤色,占曰:下有叛臣。又四方地震,日月交食。臣以为灾皆嵩致,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

四是重大变故,上天警告。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另立杨广为太子那年,发生过大地震。“及太子勇废,立上为皇太子......其夜,烈风大雪,地震山崩,民舍多坏,压死者百余口。”当时的人认为另立太子引发了后面的灾害,正是上天警告另立太子是不当之举。

总的来说,古人认为地震就是“阴阳失衡”导致的,而引发一个国家“阴阳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天子失德、后宫作乱、奸臣当道,都严重影响了国家运气,所以国家就会阴阳失衡,最后引发地震。

可见,我们的古代圣贤具备了天才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是轴心时代知识爆炸的源泉,但这样的知识可靠吗?知识可靠性的保障来自于何?。

(二)谦卑的科学发现

与自然哲学不同,科学自称“发现”,而不是“创造”。到目前为止,人类的一切科学行为都是基于发现:我们需要更大的望远镜,更好的天文卫星来观察和发现宏观宇宙的规律;同时,需要更精密更高能量的对撞设备去理解和发现微观世界的奥秘。即使如此,人类也仅仅发现了世界万物规律的一小部分,然后基于这一小部分,建立了今天的所谓“科学体系”,以及这个五彩缤纷的“人类世界”。

因此,科学并不是创造的,人类也没有能力改变自然界的任何基本规律。这里,我们再看看爱因斯坦与法国诗人瓦莱里谈话的一个真实故事。当爱因斯坦第一次来到巴黎时,一个有名的女主人把爱因斯坦和瓦莱里荣幸地请到她的客厅,安排他俩进行了一次谈话。大家知道,瓦莱里相当狂热,他认为创造过程比创造过程产生的作品更令人感兴趣。开始,他问爱因斯坦:

“你如何工作?你能向我谈谈这个问题吗?”

爱因斯坦含糊其词,他说:“嗯,我不知道……在早晨,我出去散步。”

瓦莱里说:“嗬,有趣,当然你有一个笔记本。任何时候你有了一个思想,你就把它写在本子上。”

爱因斯坦说:“哦,不,我不这样。”

“你真不?”

“你不知道,产生思想的时候很稀少。”

难怪爱因斯坦那么崇拜想象力?因为他不能像诗人那样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作为科学家,他的大量时间都要消费在“验证”自己的想象力上。只有通过科学检验,他的天才的想象力——假说(仍然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在可靠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科学家共同体的承认,最后上升为科学理论。

也许,这就是完整的抽象思维与与形象思维的差距,也相当于自然哲学与科学的差距。

(三)科学为知识可靠性而生

经历了灿烂辉煌的轴心时代,人类一方面在“知识”的海洋里手舞足蹈,另一方面却在真伪难辨的徘徊中莫衷一是。正因为如此,关注知识可靠性的时代来临,于是有了“科学”诞生的内在动力。

我一直在想,经历了轴心时代的知识爆炸之后,为什么会有一个“黑暗的中世纪”?经历了春秋战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为什么会有一个“焚书坑儒”的秦始皇?而正是这个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六国,而且统一了文化,强调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等。

不过,此后的轨迹有所不同。由于教会的需要,西方在中世纪出现了大学,人们在钻研神学的基础上发展了逻辑学。又由于对思维规律的重视,人们发现知识的可靠性,取决于思维方式的严谨程度,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思维规则获得保障。从而,经历了一系列探索与改革,科学应运而生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哲学与工匠传统与自然哲学相结合,受控实验的产生,也为知识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在中国,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并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从此,墨家的名辩学(即古代三大逻辑学之一)更是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由于自然观(自然哲学)的限制,始终没有发展出为知识可靠性提供保障的受控实验。这正如爱因斯坦在1951年给斯伟泽的信中所指出的:“在西方科学之中,正是有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演变来的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的两者的关联,才会使得西方产生了科学。但是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贤哲却没有做到这两点,所以对于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科学,那只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么,科学是怎样为知识的可靠性提供保障的呢?

科学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基础上的理论形式,虽然它从不排斥形象思维,但严格的抽象思维才是科学知识产生的基础。

所谓“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也就是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要求思维形式方式符合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主要指遵循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因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因此又称理论思维。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可以说,它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

逻辑思维要求遵循逻辑规律,这主要是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规律。违背这些规律,思维就会发生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形而上学等逻辑错误,认识就会发生混乱和错误。

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而且,它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做逻辑思维时,每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在逻辑思维中,是使用否定来堵死某些其他的途径。比喻说,逻辑思维是在深挖一个洞,它就是为了把一个洞挖得更深的工具。

逻辑思维对概念的要求是:内涵准确并与外延相符合,定义规则是保证内涵准确的前提。对于科学概念,甚至要求具备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

逻辑思维对判断的要求是:判断必须对事物有所断定,不能可此可彼;判断总有真假,以符合客观真实性为准。

逻辑思维对推理的要求是:无论演绎推理还是归纳推理、类比推理,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从而杜绝推理过程的随意性。而且,还要求通过科学检验,以确保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这些匪夷所思的规则,正是科学(或者说可靠性知识)诞生的前提,也是自然哲学广泛传播时期还没有总结出来,也不可能应用的思维形式。

笔者反思于此,权作为科学“保守性”的证据之一。

五、自然哲学的退出方式

从理论上讲,不可靠的知识退出科学时代是历史的必然。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它需要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古代医学就是这样的标本,围绕这个过程的前前后后,现代人仍然经历了意识形态的充分对立,而且至今还在彷徨之中。也许我们需要分析和比较不同学科中,自然哲学的退出方式,才能够理清当今困惑的肯綮。(未完待续)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29222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