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王瑞文:人类认识精神分裂症的历史

已有 5487 次阅读 2022-5-26 17:39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按:瑞文学弟毕业后,一直在精神病医院工作直至退休,如今39年。我邀请他写在《30种重大疾病:认识与干预的重大转折》中的有关精神病相关疾病,下面是初稿。

看来我们之间的沟通或者说认识上还存在差距,或者说精神类疾病的实证研究并没有带来“重大转折”,精神医学仍然处在经验医学的层面(那就是选题不当)。不过,我们再沟通沟通:毕竟该病的治疗已经有了划时代的进步,这一进步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发病机制的阐明和治疗药物的开发两大方面,它们与传统医学的盲目应对截然不同,说明转折已经发生,而且将继续迈进。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普文章。他的文字轻松简洁,可读性很强,先转录于此,以飨读者。

引言

一、精神病人的至暗时代

二、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三、魔鬼藏在哪?

四、病魔来自“先天”还是“后天”?

五、神奇的神经递质

六、诊断的标准化

七、曲折的治疗历程

(1)野蛮治疗时期

(2)治疗的里程碑

(3)不断更新的治疗理念

小结

精神分裂症,俗称“疯病”,一种神秘而令人恐惧的疾病。病人会失去理智,思维和行为怪诞、混乱,甚至出现暴力伤人和自伤行为。大概在人类有文明记录之前就有了患“疯病”的人,但精神分裂症这个病名是近一百多年才出现。

由于对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不统一,调查方法也不一致,各国对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的统计数据有一些差异,普通人群患病率大约为6.55‰。若按70多亿人口估算,全球有大约4千多万精神分裂症病人。我国若以14亿人口估算,有900多万病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看上去不是那么高,一般也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它却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疾病。这不仅是因为病人发病期间可能会引起许多社会治安问题,更主要的是它导致精神残疾的出现率极高。所谓精神残疾是指由疾病所致心理障碍和社会功能缺损,并因此而失去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能力。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即每5个因伤、病丧失劳动力的人中就有一个是重性精神病病人,而重性精神病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最高。

整体而言,精神分裂症病人属于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过去这个群体被严重忽略。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和医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更加客观科学。精神分裂症病人也必将获得更有效的治疗和更人道的待遇。

一、精神病人的至暗时代

人为什么会发疯?许多宗教都将其解释为发疯者违背了神的意志而遭受的惩罚,或是灵魂不洁而被魔鬼附体。所以世界各地都有以宗教的名义强迫发疯者不断祈祷,并对其施行各种刑罚的记录,如头颅钻孔、火烧、铁烙、鞭打、水浸等,以赎罪和驱走魔鬼。因此,19世纪之前被认为是精神病人的至暗时代。

医学上对发疯成因最经典的解释是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精神病体液病理学说。他认为人体内存在四种基本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健康时这四种液体保持相对均衡。一旦其中一种体液过多或者过少人就会导致人体生病。例如,黄胆汁过多则狂躁,粘液质过多则忧郁。精神病就是这些体液失去平衡所致。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峻泄、催吐等方法调节平衡体液,成为了当时的主要治疗手段。

中国古代将精神失常称为癫狂。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癫狂的记载。中医认为癫狂是由于痰湿、淤血等诸多致病因素,侵扰五脏器官,导致机体阴阳失调、神明失聪所致。不同的器官受侵,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例如,痰蒙心窍则精神抑郁,神志呆滞;肝火上亢则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

在西方,由于宗教的加持和肉体的惩罚,对精神病人对他人的危害性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直到近代世界各地仍普遍存在以宗教的名义对精神病人进行肉体惩罚或消灭的现象。医学干预不仅不见疗效,同样给病人造成许多痛苦和伤害。神学和医学对精神病人都没有起到任何有意义的帮助。

在中国,精神病人没有受到像西方那样强大的宗教干预。但在民间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迷信行为,例如认为精神病人是中了邪,采用暴打,吃屎等方法驱邪等。有条件的家庭虽会延医诊疗,但更多病人被用锁链锁于家中,或任其流落街头,自生自灭。

二、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在前面的叙述中,笔者一直使用“精神病”概称所有的精神失常。那么,“精神分裂症”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疾病呢?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这里先给读者简单介绍什么是“精神症状”。

典型的精神症状主要指幻觉、妄想、错乱的思维和行为。幻觉指的是虚幻的感知觉,如凭空听到声音、看见不存在的东西或闻到不存在的气味道等。妄想指的是一种完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病理性臆想,如无端坚信有人在迫害他、坚称自己是亿万富翁等。早期临床医生将不同症状分别视为独立的疾病。如法国的莫雷尔(Morel,1857)将无外界原因而在年轻时发生的精神衰退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demence precoce)。德国的卡尔鲍姆(Kahlbaum,1871)将一种具有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病称之为“紧张症”(catatonia)。法国的赫克尔(E.Hecker,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期痴呆(hebephrenia)。后来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Emil.Kraepelin,1896)观察发现这类精神病虽然临床表现各异,但却有一些共同特征:大多青春期起病,存在各种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慢性进行性病程,最后的结局都是痴呆。于是他首次将它们归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疾病单元。

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Eugen.Bleuler,1911)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本病的中心问题是思维、情感和意志活动的不协调。即心里所想、情感所向和行为所至处于矛盾状态。于是提出了“精神分裂”的概念。同时他还发现,本病结局并非都以衰退告终。很多病人终生都保持良好的智力水平。因而建议用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名称取代早发性痴呆。并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所谓4A症状:联想障碍(association),情感淡漠(affect),矛盾意向或意志缺乏(ambivalence),内向性(autism)。从此,精神分裂症这一病名被学界接受并沿用至今。

德国精神病学家施耐德(Kurt Schneider,1939)意识到不同的精神症状对精神分裂症诊断的价值不一样。有些精神症状对诊断具有更重要的甄别意义。施耐德将这样的症状称为“一级症状”(Schneider's first-rank symptoms)。这些症状包括:思想化声(思维鸣响);争论性幻听;评议性幻听;躯体影响妄想;思想被夺;思想被插入;思想扩散或被广播;被强加的情感;被强加的冲动;被强加的意志;妄想性知觉。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至此基本确定: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力障碍,病程多迁延。这一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三、魔鬼藏在哪里?

如果说精神病是魔鬼附体,那么魔鬼会附在身体里的什么地方呢?虽然希波克拉底早已确认,精神现象是人脑的产物。但精神病的病变部位在哪里并无定论。身体不同部位的病变都可导致精神失常。例如,当时认为女性比较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精神错乱,于是认为精神病发病的原因是子宫(hystera)在体内游走所致。这也是“歇斯底里病”(Hysteros)一词的来源。再如,也有人认为心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位于横膈膜(phrenos)之下。于是-phren这一词根也有了“精神”之意。但随着解剖学发展,人们对脑神经功能有了深入了解。临床观察也证实大脑损伤病人会出现各种类似于精神病人的异常表现。精神病的病变部位在大脑的观点得到普遍的认同。

早在1896年Kraepelin提出早发性痴呆这一术语时,就推测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基础在于神经结构的破坏性病变。上世纪30年代,许多研究者都报道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层第III层,第V层神经细胞坏死、脱失、脂肪变性。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在生前无精神异常的被处死的或战死的人的脑组织内也存在神经细胞脱失这类改变(Spielmeyer,1936)。现代的尸体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及海马旁回)存在脑组织萎缩。尾状核增大。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影像技术研究发现病人存在非进展性脑室扩大及沟回增宽。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研究表明存在额叶功能低下。但所有这些是否属于精神分裂症特有的病理改变,尚未得到最后的实证。

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也十分活跃。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精神分裂症不是脑神经病变,而是一种功能性障碍。如果用计算机作比喻的话,就好比说精神分裂症是“软件”出了障碍,而不是“硬件”问题。特别是在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提出精神分析理论后,心理学对精神病学研究的影响达到了巅峰。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心理创伤是导致个体患各种精神疾病的基本成因。并据此发展出了一整套精神分析方法,探索病人童年曾经遭受过的精神创伤,将其从潜意识发掘出来加以重新认知整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个理论听起来有些玄妙,但临床实践证明它对精神分裂症无效。

四、病魔来自“先天”还是“后天”?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性格、体质、环境和遗传等诸多因素。曾有学者提出精神分裂症病前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内向、孤独、怕羞、敏感、思想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前50~60%的具有所谓的“分裂性人格”。但这些都只是基于一些回顾性的调查得到的印象,实证力较弱。只能提示病前性格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大量研究也显示,重大生活事件、长期心理压力以及过度劳累等诸多因素都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发病,但这些因素都因缺乏致病的特异性证据而难以得到确认。

很早人们就意识到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倾向。19世纪初法国精神病学家B.A.莫莱尔(B.A.Morel,1809~1873)提出过一个“遗传——退化学说”。他认为精神病的原因归根到底是遗传缺陷导致的退化现象。

早先人们主要通过家族史分析、寄养子和孪生子调查方式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性。家系调查发现患者近亲中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特别是父母双方都患精神病时,子女的患病率高约100倍。

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大约为50%;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约为10%。双生子中有一人患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35~60倍。

寄养子研究:精神分裂症母亲的孩子,寄养到健康父母的家庭中,其患病率显著高于健康父母的孩子的患病率。

虽然所有的研究都支持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倾向的论断,但其确切的遗传方式尚不清楚。单卵孪生子的表现不一致;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没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者患病风险虽然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但总体平均患病率也不超过10%,仍属于小概率事件。基于上述事实,迄今尚不能认定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快速发展。对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单基因理论模型、多基因蓄积效应理论模型和基因异质性理论模型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专业团队开展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以寻找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已经鉴定出120个关联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但每种变异的影响都较微弱,与精神分裂症风险增加不到5%相关。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基因研究可能会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领域率先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五、神奇的神经递质

人的精神活动,从神经生化的角度看,就是由许多称之为神经递质的物质,将一个脑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细胞的过程。已经发现大约有上百种的中枢神经递质参与人的精神活动。精神疾病本质上就是这个过程出了问题。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人们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多巴胺(DA)功能异常假说、5-羟色胺(5-HT)水平异常假说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1. 多巴胺功能异常假说:多巴胺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受体可被分为D1和D2两种亚型。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均是多巴胺D2受体的阻滞剂;另一方面,所有可增高多巴胺水平的药物均可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于是有学者提出皮质下脑区,尤其是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亢进与幻觉、妄想等所谓阳性症状有关。如果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低下,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所谓阴性症状有关。

2. 5-羟色胺(5-HT)水平异常假说

5-羟色胺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多巴胺释放有关。内源性5-HT抑制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5-HT2a受体阻断引起多巴胺释放增加,在额叶皮层与阴性症状改善有关,在基底节的纹状体与锥体外系反应的减少有关。5-HT的抗代谢物麦角酸二乙胺(LSD-25)属于拟精神病药物,能在健康人身上引起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5-HT2A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5-HT神经元传递也可以调节多巴胺的激动释放。这些研究结果均显示,5-羟色胺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3.氨基酸类神经递质(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假说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是指一类有神经递质功能的氨基酸。例如,谷氨酸与天冬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中枢氨基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谷氨酸是皮质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功能不足可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淡漠、退缩等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

由于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含量很少,对其研究的技术难度非常大。血脑屏障的阻碍、大脑不同部位的分布差异、活体与尸体的不同状态、药物作用的影响、测量仪器的误差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差异,都可能比疾病引起的变化还要大。因此经常出现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目前虽然发现了许多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神经递质改变现象,但要想认清这些改变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

六、诊断的标准化

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是找不到任何生物学异常的指标作为诊断依据。医生们完全凭临床经验做诊断,主观随意性太大。有学者嘲讽精神分裂症就像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废纸篓”,当病人不符合其他诊断时,就会被扔进精神分裂症废纸篓里。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应对二战后退伍军人精神健康问题,需要提供更加客观的精神医学概念。美国精神医学会在《国际致死原因分类系统(ICD-6)》(International List of Causes of Death,ICD-6)基础上编写了第一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

受心理动力学的影响,DSM-I对精神分裂症的疾病性质持保留态度。根据阿道夫·迈耶(Adolf Meyer,1908)所主张的“精神疾患即患者人格对于心理、社会、及生物因素的反应”的观点,DSM-I使用的是“反应行为”(reaction)这一概念。它将精神分裂症分为9个亚型:单纯性(simple type);青春型(hebephrenic type);紧张型(catatonic type);偏执型(paranoid type);急性未分化型(acute undifferentiated type);慢性未分化型(chronic undifferentiated type);情感型(affective type);儿童型(childhood type);残留型(residual type)。

出于对精神疾病“病因未知”这一事实的考虑,DSM-III(1980)放弃了心理动力学观点,不探讨精神疾病的成因,改而使用一套较为中立客观的诊断术语。将精神分裂症定义为“精神分裂障碍”(Schizophrenic Disorders)。既不属于“疾病”(disease),也不属于主观推测的“行为反应”。对其亚型也做了简化处理,仅保留了瓦解型(原青春型)(disorganized Type);紧张型(catatonic Type);偏执型(paranoid Type);未分化型(undifferentiated Type)和残留型(residual Type)5个亚型。

最新的DSM系统已经更新到了第5版(DSM- V,2013)。由于缺乏生物学依据证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从临床表现上看,它更像是一组不同质的疾病。其亚型分类在稳定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上都强差人意,因此取消了原有的亚型分类,以“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表述之。

最新的ICD诊断系统版本为ICD-11。由于采取了网络维护模式,提供了网络接口(API),因此ICD的更新维护将更加迅捷。目前WHO作出了每年一次更新的计划。

ICD和DSM开始都只是一个医学统计工作的手册,由于它们对精神疾病进行了严谨的分类,并对所使用的精神医学概念做出可操作的定义或描述。大大提高了精神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今天,DSM和ICD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两个诊断标准系统。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开始学习国际通行的方法,组织建立自己的诊断系统《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至2000年更新到第3版。但现在已经停止了更新。

七、曲折的治疗历程

1. 野蛮治疗时期

从古到今对精神病的治疗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举。其基本的途径就是采用催吐、峻泄、放血等方法让病人身体趋近虚脱,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狂躁症状的目的。这些治疗方法貌似有效,但病人身体一旦从虚弱状况恢复,其精神病态也很快恢复。近代的发热疗法、脑手术疗法等看似科学,实际上对病人的身体造成的伤害更大。因此笔者将其统称为“野蛮疗法”。

20世纪中期以前,给精神病人带来重大帮助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精神病人恶劣的生存状况引起了人道主义先驱者们的重视。法国精神病学家菲利普.派尼尔(Philippe.Pinel, 1745~1826)主持比塞特精神病院工作,到任的第一天就解除了约束病人的锁链。英国的精神病医师约翰.康诺利(John.Conolly,1794~1866)提出了著名的“不约束”观点。还有各国的许多精神病学者和社会活动先驱者,在他们的努力下,精神病人的生存状况逐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初两种“休克疗法”:胰岛素休克疗法(Insulin shock therapy)和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

胰岛素休克疗法是使用胰岛素引起低血糖休克来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1928年,一位叫塞克尔的澳大利亚医生被请去医治一位著名女演员,她既患糖尿病又吸毒成瘾,精神严重混乱。塞克尔给她用了大剂量胰岛素后,致使她出现了休克。但神奇的是,当病人从休克中醒来之后,其精神错乱症状明显好转。从此后胰岛素休克疗法就被用于治疗各种功能性的精神疾病。

电休克治疗又称电抽搐治疗,是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大脑,人为制造癫痫发作以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1935年,匈牙利医师冯·梅杜纳(Von.Meduna)发现精神分裂症与癫痫是两种绝不类同而且相互拮抗的疾病(现在已经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使用10%戊四氮快速静脉注射引起痉挛的方法人为地制造癫痫发作,以拮抗精神分裂症。这便是所谓的“痉挛疗法”。1938年,意大利医师乌戈. 切莱蒂(Ugo.Cerletti)和卢西奥.比尼(Lucio.Bini)在痉挛疗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更加安全的用电击代替药物产生抽搐的方法,这就是“电休克疗法”。

由于胰岛素休克风险较高,不久就被淘汰。电休克疗法虽然看起来比较残忍,由于总体安全性尚好而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

电休克治疗起效的原理和前面提到的那些“野蛮疗法”没有本质的差别。就像用关机的方法“治疗”计算机病毒一样,不杀除病毒,开机后病毒很快就“涛声依旧”。大脑只能承受非常有限次数的电击“关机重启”,电休克治疗不能作为长期持续的治疗方法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之后,电休克治疗作为一种能够快速控制急性危险性精神症状的“开山斧”而保留使用至今。但使用的频率已经大大减少。

2. 治疗的里程碑

精神分裂症真正有效的治疗是以氯丙嗪的发现为起始的。1950年,巴黎的外科医生亨利.拉伯里特(Henri.Laborit)在探索抗组胺药物异丙嗪能否减轻休克症状时,偶然发现患者使用异丙嗪之后情绪发生了很大变化,显得平静放松。同年年12月,在异丙嗪的基础上,化学家保罗.卡本提(Paul.Charpentier)合成了化合物RP-4560,也就是日后的氯丙嗪。1952年法国精神病学家吉恩.德雷德(Jean.Delay)和皮埃尔.丹尼克(Pierre.Deniker)首先报道用氯丙嗪治疗8例高度兴奋躁动的病人获得成功,不仅兴奋得到控制,其他精神症状也有好转。结果一出立马在医学界引起轰动。

氯丙嗪(chlorpromazine)也称“冬眠灵”,是历史上第一个能够真实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它的发现和应用是精神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所以有人将其比喻其为精神科的“青霉素”,终结了精神疾病治疗的“野蛮”时代。

当欢呼声平静下来之后,氯丙嗪的缺陷开始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首先是它的疗效不够理想。它的总有效率只有60%左右,并且只是控制症状,属于对症治疗,不能根治。为了防止复发,病人必需长期服药。一旦停药,复发概率在80%以上。其次是它的毒副反应较大,对心、肝、肾等多器官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特别是有一种叫“锥体外系反应”的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的干扰最大。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为表情呆滞,流口水,吞咽困难,肌张力增高,身体僵硬,震颤,步态慌张,扭转性痉挛等,病人看上去就像日本电影《追捕》中横路敬二的样子。这不仅让病人感到非常痛苦,还对病人的尊严造成极大的伤害。

继氯丙嗪之后,不断又有新的抗精神病药问世。每种新药开始都声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临床使用后发现都存在这样或那的问题。从总体效果看,都未出氯丙嗪之右。因此,从50年代发明到80年代,氯丙嗪一直都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首选药。此时的精神科医生常常被嘲讽为“氯丙嗪医生”。

3. 不断更新的治疗理念

精神分裂症治疗史上另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药:氯氮平。早在1959年Wander实验室就发现了一种具有神经阻滞效应的三环类药物氯氮平。当时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强弱与抗精神病效果呈正相关。可氯氮平基本上没有锥体外系副作用,因而不被人看好而受到冷落。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明显优于氯丙嗪。但同时也发现,氯氮平有导致粒细胞减少的严重的毒性作用。因而导致人们对是否使用氯氮平的态度十分纠结。美国FDA直到1990年才批准氯氮平应用于临床,但要求必须在严格的血液检测监控下使用。一旦发现粒细胞减少必须立即停药。尽管这样的限制给医生和病人增添了许多麻烦,但很快氯氮平还是成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证明氯氮平综合临床疗效的确优于其他抗精神病药。

有人形容氯氮平既像天使,又像魔鬼。它的一些不良反应同样让病人难以承受的:流口水,特别有伤形象;体重增加:导致严重肥胖,继而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问题最大的可能是它的神经阻滞效应:精神萎靡,意志消沉。病人家属形容氯氮平赶走了魔鬼,但也带走了病人的灵魂。此时,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目标已经由控制症状转变为怎样减少不良反应,最大限度的让病人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

精神分裂症病人有一类比幻觉、妄想这类“阳性症状”更难对付的“阴性症状”。这类症状表现为情感淡漠、懒散、意志缺乏。长期住院病人最典型的表现是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没有兴趣。有学者将这样的状况诊断为“住院综合征”。研究认为阴性症状主要由三个来源:①疾病本身造成的病理性改变;②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脑神经功能抑制;③系长期住院所致的社会性隔离表现。

临床观察发现,除了少数单纯型病人(大约占精神分裂症总体的2%)起病就有突出的阴性症状外,其他各型病人的阴性症状与用药量的大小和住院时间长短呈正相关。这些研究结果促使临床治疗观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一方面尽量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让病人回归家庭和社区。上世纪中后期,欧美许多国家,兴起了精神康复训练治疗模式,大规模的减少了住院治疗时间。另一方面,尽量减少用药剂量。临床治疗不再主张使用大剂量药物追求完全消除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是提倡使用最小的剂量,让病人能够正常生活,学会与症状无害共存。

治疗理念的转变,大大改善了病人治疗状况,减少了病人对治疗的抗拒。另一方面,1993年美国FDA批准上市了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不仅疗效超过氯丙嗪,不良反应均明显小于传统药物。进入21世纪后,又相继有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许多新型抗精神病药问世。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小结

在医学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对精神分裂症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它仍然属于病因未明的疾病。治疗方面虽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本质上还是对症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精神分裂症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性疾病,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与病人的心理状况,家庭照顾以及社会帮助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悉心的亲情关怀,保持社会适当的社会功能,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0333.html

上一篇:[转载]印度草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证据缺口——3000年的使用历史,仅3项试验证据
下一篇:《近代中国西医本土化与职业化研究》简介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