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老年人警惕沉默型低氧血症

已有 1199 次阅读 2023-1-17 14:11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头条, 01-09 20:11;记者 黄思华

  近来,深圳医院感染新冠患者和住院患者增多,尤其是老年患者人数激增。

  针对近段时间住院的新冠患者中老年人占比高且危重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的特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指出,老年人因为其生理特点容易发展为重症,比年轻人不易康复。

 患新冠的老年人有哪些特点?

 卢洪洲提到,首先是人体组织结构退行性变化和生理、生化功能的减退,也即常说的衰老,器官功能储备能力较年轻时减退。比如,相对于年轻人的呼吸储备功能较好,老年人因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如吸烟或被动吸烟),老年性肺间质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呼吸储备功能下降,肺活量等呼吸功能指标下降,一旦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较易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甚至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缺氧及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同时,老年人对缺氧较年轻人耐受,血氧饱和度下降早期时,年轻人可能已表现出呼吸急促、烦躁、出汗等缺氧症状;而老年人因耐受,反应迟钝,对缺氧的反应不如年轻人明显,也即所谓的“沉默型低氧血症”,家人不易察觉其变化。此外,老年人的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等均有类似特点。

 其次,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都有下降,而对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增强。因此老年人易罹患严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感染后相较于年轻人不易康复。

 经过观察发现,较多老年人患有一种甚至多种基础疾病。在深圳市三医院收治的老年新冠患者中,相当多的老年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或脑出血后遗症、冠心病或冠脉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老年新冠患者主要因基础疾病加重或恶化,引起危重临床表现。老年人的这些特点,以及基础疾病的存在,对于新冠感染的临床救治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及挑战。

 老年人需在药师指导下使用paxlovid

 长期参与新冠感染临床会诊救治工作的药学部主任药师、副主任医师陈广斌介绍,因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其对药物的治疗也有自身特点:

 1.老年人因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速度、肠蠕动减慢,胃肠、肝血流量减少,疾病影响等因素,药物吸收少、慢而持久,故口服药物的吸收不保证。

 2.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大部分药物代谢减慢,排泄减慢,易引蓄积中毒,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3.因基础疾病常使用多种药物,药物与疾病之间、药物与药物之间不良相互作用较多见。因此,在应用药物治疗新冠感染尤其是老年新冠感染患者时,需全面综合评估患者情况,精准用药、合理用药。

 陈广斌举例说,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多,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时有相关要求,就特别需要精准用药。

 一方面,该药的使用适应证、使用时机,需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考量;另一方面,该药的药品说明书对肾功能不全时的使用有详细要求,不同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用药剂量不同,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宜避免使用该药。临床药师根据中国权威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算公式,推广其的计算方法,避免简单以肌酐清除率(CCR)代替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而精准把握该药的使用适应证、禁忌证及剂量等。

 此外,对于一些肝功能不全、孕妇、儿童患者,使用该药时也应按相关规定。因该药与其它很多药物有相互作用,需调整其他药物的品种或剂量等;如老年新冠感染患者若使用paxlovid,原用的降血脂药、降压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强心药、镇静安眠药、抗结核药等,均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个别需暂停相关药物,改用与paxlovid无相互作用或相互作用小及对人体影响小的替代药物品。

 陈广斌介绍,一些药物需通过血药浓度检测,精确用药剂量,保证疗效及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一些药物需要细化至按公斤体重给药剂量。本次疫情以来时常有新冠感染患者使用退热药过量的情况发生,他建议,对于居家用药的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需使用较多种类药物的老年人,应尽可能咨询相关专业的医师、药师,避免不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72336.html

上一篇:[转载]首个国产3CLPRO 抑制剂,先声药业新冠抗病毒药物申报上市
下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234):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故事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