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团队发表长篇综述阐述长新冠的后遗症

已有 2250 次阅读 2023-3-22 16:38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病毒学界 ,2023-03-14 19:36 发表于美国

日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教授/刘映霞教授/浅川哲也教授团队应邀在BioscienceTrends期刊在线发表题为Sequelae of long COVID, known and unknown: A review of updated information的长篇综述。该综述系统性回顾了呼吸、循环、神经、消化、泌尿、内分泌、生殖、皮肤等重要器官和脏器系统在长新冠后遗症的最新研究进展(迄2023年2月)。该文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和缺陷,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认识,并指出了未来新冠后遗症的防治/研究方向。本文将为未来长新冠的研究、临床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理论基础。https://doi.org/10.5582/bst.2023.01039


文章指出,疫情迄今已经肆虐三年,新冠感染所造成的长期损害却日益成为困惑各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从各个角度来诠释长新冠的后遗症,然鉴于目前已经发表的研究的局限性(实验设计缺陷、队列的异质性大、样本的代表性局限等),我们很难得到真正能够指导长新冠后遗症诊断和治疗的确实可靠的证据。这就需要我们系统性地认识长新冠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严格设计的研究,以获得更多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价值的证据。

论文进一步对人体各大主要系统的新冠后遗症就临床表现、潜在的发病机制、目前已经有的临床证据、目前的主要困惑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论文指出,迄今新冠已经流行有三年有余,即使其中经历了多次变异,但是已经有条件组织起更长时间的随访调查。长期的随访调查很显然有益于对长新冠本质的认识。深圳三院目前正在总结长新冠的肺纤维化的随访数据。相信这一系列工作将有益于对新冠纤维化的临床转归和影响因素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在机制上,传统认为新冠和基础疾病、危险因素的互动是“双向性”的。然而我们认为,新冠和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远远较“双向性”复杂得多,事实上新冠和基础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是“多向性的”。以糖尿病为例(图1),糖尿病和新冠之间就存在直接互作关系: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新冠,而且症状较非糖尿病患者为重。另外一方面,新冠感染也容易造成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等情况。新冠和糖尿病均为全身性疾病,他们有共同的病理因素,都对全身的各脏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个患者最终的临床表现,都是这种极其复杂的全身性的互作最后的综合结果。因此,在对一个具体患者进行诊疗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全身的高度,系统性考量一个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而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注重局部症状而忽略全身。


图1.新冠和糖尿病的全身互作机制。红色箭头代表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紫色箭头代表糖尿病的影响,灰色箭头代表共通的病理生理因素,蓝色的箭头代表各器官反作用于病理生理因素。

文章亦对未来的长新冠后遗症的科研和临床提出了诸多建议:

(1)目前大部分论文并未报道所观察病例的病毒毒株,我们建议在未来的队列研究中将病毒株分开进行观察。因为各病毒毒株的临床特点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尽管目前主流病毒毒株已经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然而前序毒株的感染幸存者的长期后遗症亦不应该被忽略。建立不同毒株的临床队列对其后遗症进行严格的比较,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2)我们认为,很多长新冠后遗症和初始感染的症状并无直接联系。很多无症状/轻症的感染者也发生了很多后遗症。而某些新冠后遗症,诸如肝肾功能损害,在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而可能被忽略,一旦出现严重症状,可能已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为此我们强烈建议,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包括无症状和轻症的感染者,都应该参加定期的健康体检,肝肾功能检查应该作为常规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可能的病理状态,及时加以干预以防止严重后遗症的发生。

(3)应该开展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炎治疗等对长新冠后遗症的影响,期待严密设计的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获得更多的临床证据。

(4)多器官互作机制,尤其是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的多器官病理生理互作链条的研究应该被重视。

(5)最新的计算机科技,譬如各种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应该应用于新冠后遗症研究。鉴于新冠感染的复杂性,新冠后遗症研究,应该是多学科协作的研究,其中不仅仅是医学,我们还期待有工学、材料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的参与。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教授、刘映霞教授、浅川哲也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浅川哲也教授、蔡庆贤教授、沈佳胤教授、张颖教授、李永双教授、陈培芬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基金的支持。

本期编辑:horizon

本期来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81465.html

上一篇:[转载]Science:新冠溯源最关键的数据被公布
下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253):2013年台历

1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