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王瑞文:《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独白》(32)——多动症

已有 1054 次阅读 2023-6-9 09:40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多动症”,一个让人直想骂娘的话题。

很早以前就有关于“多动症”的记载。有人查阅了最近300年的资料,列出一长串“多动症”研究清单。描述多动症的基本特征是多动、容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孩子无法保持安静,难以遵守规则,扰乱课堂秩序。1932年由德国的Franz Kramer和Hans Pollnow医生创造了“多动症”这一术语,并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美国的DSM-2(1968)将其称为“儿童期的多动反应”。到DSM-3(1980)就将其从“反应”升格为“障碍”——“注意力缺陷障碍”。“障碍”一词在精神医学中就是指疾病。1987年再次更名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将“注意缺陷”与“冲动-多动”合为为一种疾病。

起初多动症被认为是“轻微的大脑功能障碍”,但一直未找到生物学证据。1956年Morris等人对成年期仍持续存在的轻微脑功能障碍进行了随访研究,将成年人也拉进了多动症的范畴。

现在美国,有超过500万儿童被诊断患有多动症,大约占同年龄段儿童的10%,并且诊断率每年还在增加。约有0.96%(2016年)的成年人患多动症。我国究竟有多少多动症,谁也说不清。有学者粗略估计大约2000万。令人惊奇的是小学老师都可以给班里的学生下“多动症”诊断。我曾问过一个在小学六年级做班主任的老师,她告诉我,每个班级不止1个多动症孩子。所有成绩差,又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基本上都被贴上了“多动症”标签。那么,多动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疾病?真的有这么多吗?笔者在此将DSM-5(最新的诊断标准)复制于下,读者不妨自己对照,你的孩子是否中招?

多动症诊断标准:起病于12岁以前,在家里、学校等两个以上的环境中,出现符合以下(1)和/或(2)中的6条并持续6个月时间,症状严重程度与发育水平不相称,并明显对社会和学业活动带来直接的不良影响。症状不是由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引起,也不能由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

(一)注意缺陷症状

1. 经常不能注意细节或经常在学校、在工作或在其他活动中犯粗心的错误(如,忽视或漏掉细节,工作不精确)。

2. 在完成任务或活动中,经常维持注意困难(如,在讲演、谈话或长篇阅读)。

3. 当和别人直接交谈时,经常似乎没有倾听(如,即使环境没有明显干扰也经常走神)。

4. 经常不能遵守指令,并且不能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如,刚开始工作很快就分心且容易转移目标)。

5. 组织任务和活动经常有困难(如,维持任务顺序困难;乱放物品、材料;工作组织混乱;时间管理无序;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6.经常回避不喜欢或者勉强从事需要维持脑力的活动(如,学校活动或家务;对于青年或成年人来说:准备报告、完成表格、阅读长篇文章)。

7. 经常丢失完成任务或活动必须的物品(如,学习材料、铅笔、书本;工具、钱包、钥匙、书面作业、眼睛、手机)。

8. 无关刺激经常容易引起分心(对于青年或成年人可以包括无关想法)。

9. 经常忘记日常活动(如,家务、跑腿;对青年或成年人包括回电话、付账单、赴约会)。

(二)多动/冲动症状

1. 经常扭动不安、坐卧不宁。

2. 常在需要安坐的场合难以控制(例如,在教室、办公室或其他工作环境或需要坚守的环境经常擅离职守)。

3. 在不适宜的场所经常奔跑和攀爬(注:青年或成年人可限于不安感)。

4. 经常不能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

5. 经常不停地“活动”,似“有发动机驱动”(如,在餐馆、会议场所,时间稍有延长就坐立不安,不能与大家同步)。

6. 经常说话过多。

7. 经常他人问题还未说完,就急着回答(如,接话茬、插话)。

8. 经常不能等候(如,插队)。

9. 经常打断或干扰别人(如,粗暴插手于谈话、游戏或其他活动;未经许可随便使用他人物品;对于青年或成人包括干扰或查收别人正在做的事)。

概括这18条就是:粗心大意、三心二意、调皮好动、没有规矩。如果说这是缺乏教养,估计没有歧义。但将这些诊断为疾病,如果不是披着医学科学的外衣,谁会认为这是病?或许当以上“症状”足够严重时,可以将其视为病态。但这个“足够严重”的尺度如何掌握?仅以“症状严重程度与发育水平不相称,并明显对社会和学业活动带来直接的不良影响”来界定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多缺乏教养的孩子都可能符合上述诊断,甚至远甚于此。

如果多动症的诊断真的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倒也说得过去。毕竟孩子受益了。但结果真是这样吗?用脚趾头思考都会明白,对缺乏教养的孩子不是加强品行教育,而是给他们冠以多动症的病名,让他吃药,请不需要对其教育负责的心理医生对其进行不疼不痒的心理治疗、行为训练,能收到什么效果?笔者有个同事,他孩子非常聪明,小学时曾经跳级,参加全市各种智力比赛拿奖如探囊取物。不幸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于智商高,上课时只需稍加用功就能听懂。于是上课大部分时间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讲话,插嘴,因而被诊断为多动症。后来读书一直磕磕绊绊,大学差点肄业。

最令人不安的是对多动症的药物治疗。1937年美国的查尔斯-布拉德利医生发现一种神经兴奋剂苯丙胺(安非他明)可以减少多动症的症状(Brad-ley,1937),使一些孩子表现得更好。这也提高了他们的学校表现。今天,苯丙胺类药物仍然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多动症的主要药物。只是换了一身马甲,叫利他林、专注达、择思达等。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苯丙胺类药物可以治疗多动症,不仅让孩子变得听话,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有什么令人不安的呢?那是因为你不了解苯丙胺。当你了解了苯丙胺的前生今世之后,相信你会比我更加不安。

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我国中药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可合成苯丙胺。苯丙胺于1887年在德国首次化学合成,20世纪20年代开始用于医疗,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哮喘、抑郁症等。1932年苯丙胺吸入剂作为非处方药而成为畅销药物,用于治疗昏睡病、肥胖、低血压、性欲降低、慢性疼痛等,并成为可卡因的合法替代品。

二战中,有人发现苯丙胺的升级产品甲基苯丙胺的效果更强而且更容易合成,被日本人广泛用于作战部队,以提高他们的警觉性、自信心和战斗力。读到这里读者应该意识到苯丙胺属于什么药了吧?它在日语中称为“觉醒剂”,现代毒品“冰毒”的前身。195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觉醒剂取缔法》,但苯丙胺类药物却不断变换着“马甲”,从未在我们的医疗市场消失过。不断上演着取缔,变身;再取缔,再变身的荒诞剧情。在止咳糖浆里、减肥药里、聪明药里、运动员服用的兴奋剂里都曾流行过它们的身影。提神丸、大力丸、摇头丸,迷魂药、狂欢丸、爱芝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在多动症的治疗上,苯丙胺类一直是一线药物,商品名包括利他林,阿德拉、择思达、专注达等。

任何使用苯丙胺类药物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和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由于比赛成绩太重要,尽管检查严格,处罚严厉,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事件依然屡禁不止。但并无明确的法令禁止学生服用神经兴奋剂。即使出于治疗目,也必须实行严格的登记管理,严防滥用。有报道说27%患有药物滥用障碍的青少年患有多动症。来自公安系统的数据称10%戒毒者因服用利他林染上毒瘾。

多动症可能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由于脑功能损伤或发育障碍所致。即便如此,仍有相当部分病人随着年龄增大,心智会逐渐发育成熟,完全适应日常生活。当然他们可能难以正常完成学业。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人为制定成长模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应这样的模式。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设计一套适合活泼好动孩子成长的教育模式,而不是将他们当成病人对待。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太好动,静不下来怎么办?我问他们:“有一窝小狗,有的活蹦乱跳、四处奔跑;有的安安静静听话地坐在窝里;还有的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如果要领养一只,你会选哪只呢?”百分之百的家长会选择活蹦乱跳、四处奔跑那一只。道理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喜欢健康的小狗。我们也完全不必为孩子的好动而烦恼。同时,养了小狗就得让它学会适应狗链、不能咬人等行为习惯。道理也很简单,非如此不能生存于人类文明世界。但需要狗主人去教它,这是药物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养育孩子,道理也是如此。对多动症最需要的是父母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1391102.html

上一篇:王瑞文:《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独白》(31)——孤独症
下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266):星言入队了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