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团队,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教授团队,华大基因方晓东教授团队以及多个资深专家开展深度合作,以六倍体雌核生殖银鲫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银鲫生殖成功的演化谜团。研究成果以“Comparative genome anatomy reveals evolutionary insights into a unique amphitriploid fish”为题,发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汪洋、李熙银、许文杰、王堃、吴斌、徐猛、陈燕为并列第一作者,桂建芳院士、周莉研究员、王文教授、方晓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论文获理文编辑专家团队润色支持。
论文信息
Comparative genome anatomy reveals evolutionary insights into a unique amphitriploid fish
论文内容简介:
单性生殖缺乏减数分裂同源重组,导致有害突变积累以及阻碍遗传多样性产生,因而单性生殖通常被认为是演化的“死胡同”。有些单性生殖鱼类和爬行类存在时间已经远超出其预测的灭绝时间,并展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然而,脊椎动物单性生殖的演化机制尚不清楚。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双三倍体概念,解析的银鲫基因组是第一个双三倍体基因组,这为单性多倍体脊椎动物生殖成功的演化机制提供了创新见解,并为促进银鲫精准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
期刊介绍
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自然•生态与进化》
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是Nature子刊,于2016年创刊,主要发表生态学和进化等领域的重大创新性研究成果。全方位展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领域的最佳研究,包括分子、机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面的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的相关部分。在前沿研究的基础上,本刊还辅以专家评论和批注,从而帮助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呈现的各种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家和决策者。
作者感言
理文编辑的学术论文润色工作做得很出色,对于重要的研究论文,交给理文编辑很放心,也向课题组其他同事推荐理文编辑的服务。
——李熙银(论文并列一作)
润色编辑
Evolutionary Biology、Genetics、Zoology
Dr. Eckstut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研究背景,主要基于进化机制和生态因子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识别和分析,拥有University of Nevada(内华达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是结合创新技术和数据去揭示生物多样性的新模式。博士研究期间,利用系统发育信息(包括基因数据、系统发育树结构和源自DNA序列的多元化率)开发新的试验方法,用于检验有关生物多样性起源和维护的假说 — 均从生命史策略与多样性(进化生态学)和整个分布情况(进化与生态生物地理学)的角度进行。除遗传学和进化学专业背景外,还拥有利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技术评估爬行动物解剖分析和生理分析之差异性的经验。作为资深研究员,在包括Journal of Mammalogy、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和Journal of Morphology等国际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了11篇文章,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鱼类学家与两栖爬虫学家大会、美国哺乳动物学会大会等)。曾担任应用动物生态学研究助理,生物学、生态学、爬虫学、微生物学实验室技术等课程的指导教师,目前是职业学术编辑。2014年加入理文编辑。
相关文章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IF:20.257)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121)
Biotechnology Advances (IF:14.227)
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2.12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10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